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如何高效使用AI提示詞

與人溝通時,我們會盡量清晰、具體地表達,確保對方明白我們的意思。而在與AI對話時,提示詞就相當于我們的“語言橋梁”,它決定了AI能否準確理解我們的需求,并給出符合預期的回應。而大模型則是AI與我們交互的界面之一,它通過學習海量數據,模擬理解語言、回答問題和在限定場景中輔助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助手,只要你給它指令,它就能快速幫你完成任務。國內常見的大模型底座主要是這幾個:阿里云的Qwen、智譜的ChatGLM百度的文心大模型、DeepSeek、Kimi、豆包等。當然最近發布的自研大模型越來越多,而部分模型則是調用了前面的大模型底座,進行優化的結果。

盡管不同大模型(如ChatGPT-3.5,國內的Kimi k1.5、DeepSeek R1等)在架構和訓練數據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的底層邏輯是一致的。以ChatGPT-3.5為例,它背后有1750億個參數,這些參數通過海量數據訓練,學會了理解語言、挖掘信息和生成內容。當我們輸入提示詞時,其實是在引導大模型從這龐大的“知識海洋”中,撈出與我們需求最匹配的那部分內容。

打個比方,大模型就像一個超級圖書館,而提示詞是你的檢索指令。你越是精準地告訴它“找什么”“怎么找”,它就越能快速從書架上找到相應的圖書,并將它遞給你。反過來,如果指令含糊,大模型可能會“蒙”,遞給你一堆無關的東西。因此,寫好提示詞的核心,就是讓大模型從億萬參數中鎖定那幾個關鍵點,避免“雞同鴨講”。

舉個例子。

在統計學里,“回歸”指的是線性回歸這樣的數學方法,一般被用來分析變量間的關系。

而在心理學里,“回歸”卻是人在壓力下,行為變得幼稚的防御機制。

如果你只說“請用回歸的方法分析”,大模型可能會一臉茫然,不知所措;而帶有深度思考的大模型則會猜測你的意圖,選擇概率大的方向給出它的回答。但如果你說“請扮演心理學專家,用回歸方法分析員工行為”,大模型就能秒懂,給出你想要的答案。

可見,提示詞的質量直接決定大模型輸出的精準度和實用性。對于HR來說,掌握寫好提示詞的技巧,不僅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還能在招聘、培訓、績效管理等場景中,解鎖更多可能性。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如何寫出“指哪打哪”的提示詞。

一、提示詞的基本結構

要讓AI成為你的得力助手,一個高效的提示詞通常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明確的任務目標

開門見山告訴大模型你想要什么。比如“幫我寫一份崗位說明書”或“分析這份簡歷”。目標越具體,大模型的輸出就越貼近你的期待。模糊的指令只會讓大模型猜猜看,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背景信息

給大模型一點上下文,能幫它更好地“入戲”。比如在寫崗位說明書時,只要告訴大模型這是“面向應屆生的銷售崗位”還是“面向高管的戰略職位”,它就能生成更符合場景的內容。背景信息就像給大模型圈定的工作范圍,讓它有的放矢。

格式和要求(可選)

如果你對輸出有特殊要求,別忘了提前說清楚。比如“請用表格列出候選人技能”或“總結報告,控制在200字以內”。這就像給大模型套上“緊箍”,確保結果直接可用。

二、提示詞公式

通過上面的拆解,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簡單好用的提示詞公式:提示詞=角色+背景+任務+要求+輸出格式。

角色:給大模型一個身份定位,比如“你是一位資深HR”或“能源行業專家”。這能讓大模型以特定視角思考問題。如果在多輪對話中,角色就可以省略。對于具有深度思考功能的推理模型來說,這部分也可以省略。但如果是非常特殊的場景,即使是深度思考大模型,角色也是不能省略的,否則會讓它在自己的邏輯里越陷越深,而我們也拿不到想要的結果。

背景:提供任務的上下文,比如“正在籌備校園招聘”,這能幫助大模型抓住重點。

任務:明確告訴大模型你要它完成的任務,比如“寫一份校招文案”。

要求:盡可能明確和細化你的期待,比如“用一句slogan(口號,標語)開頭,100字以內”。

輸出格式:指定結果樣式,比如“以表格形式返回”或“采用markdown(做記號)格式”。

來看一個實戰例子。

示例1

你是一位資深HR,正在準備校園招聘,請為團隊面試設計題目。面試形式是7人一組,每組討論30分鐘,總計10個小組。請以表格形式返回面試題目,包括面試要求、考查要點、評分維度,并附上供面試官使用的評分標準、觀察重點和打分表格。

我們來拆解一下這份提示詞。

角色:資深HR——要求大模型基于“資深HR”的專業經驗給出高質量建議,而不是新手水平的內容。

背景:校園招聘——提示大模型圍繞應屆生特點(如學習力強、經驗少)設計題目。

任務:設計團隊面試題目——聚焦群面而非一對一,突出協作性。

要求:面試題目+面試要求+考查要點+評分維度+評分標準+觀察重點+打分表格——細化輸出內容,確保全面實用。

輸出格式:表格——方便HR直接使用。

這樣的提示詞既清晰又有層次,大模型能迅速抓住重點,給出高質量回應。如果缺了某些部分,比如不提“校園招聘”,大模型就可能會設計出偏難的題目,讓應屆生摸不著頭腦;如果不提“表格”,結果就可能是散亂的文字,需要你再花時間整理。

通過這種結構化的提示詞,大模型能更高效、更準確地完成任務,從而幫助HR快速解決實際問題。提示詞是與大模型高效溝通的“鑰匙”。它就像操控大模型的方向盤,越精準清晰,大模型就越能跑在正軌上。對于HR來說,寫好提示詞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讓AI在招聘、培訓、績效管理等場景中發揮更大價值。

以下是DeepSeek(V3版本,在沒有使用聯網搜索和深度思考的情況下)返回的結果。

以下是面試題目(見表1.1)及配套評估工具(見表1.2)。

面試題目

表1.1 DeepSeek返回的團隊面試題目

觀察重點清單

·發言質量:觀點是否具有建設性、邏輯是否自洽。

·角色適應:是否自發承擔必要角色(計時者、記錄員、總結者等)。

·互動模式:如何回應他人觀點(補充、質疑、引導)。

·壓力應對:面對反對意見時的情緒管理能力。

·決策貢獻:關鍵節點是否提出突破性建議。

·時間管理:是否有效推進議程。

打分表格模板

表1.2 DeepSeek返回的團隊面試打分表

·5分:超越預期——持續引領討論方向,貢獻關鍵洞見,展現卓越專業素養。

·4分:優秀表現——主動推動進程,提出有效建議,展現復合能力。

·3分:符合預期——穩定參與討論,完成角色任務,無明顯失誤。

·2分:有待提升——參與度不足,貢獻有限,存在認知偏差。

·1分:不符合要求——消極應對,干擾進程,出現原則性錯誤。

注意事項

·采用“行為錨定法”:記錄具體行為事例,將之作為評分依據。

·強制分布原則:每組建議不超過兩人進入下一輪。

·多維驗證:特別關注候選人觀點與簡歷經歷的關聯性。

·文化匹配度:注意觀察與公司價值觀契合的表現(如客戶第一、擁抱變化等)。

·校準討論:建議每組安排兩位面試官,分別側重觀察發言內容和過程行為,討論結束后20分鐘內完成獨立評分,對差異超過2分的維度需進行校準討論。

在使用AI工具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大模型工具返回的結果會有很大不同,當我們提供給大模型的提示詞不同的時候,得到的回復也會有很大區別,甚至將同一個指令輸入給大模型后,前后兩次也會獲得不同的答復。這主要是由AI的工作原理造成的,大多數語言模型都是在一定概率的基礎上進行文字接龍,大家可以嘗試用不同大模型工具獲取不同回答,再選擇一個比較接近自己思路的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制訂校招群面方案。比如,有可能你希望AI生成一份校招群面方案,它卻給出一堆通用模板,無法直接使用。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優化結果:一是通過與AI持續溝通來改進回答;二是根據需求自己調整輸出。這兩種方法不僅能提升AI的實用性,也是本書希望教給大家的核心技巧,讓你從“用AI”升級到“駕馭AI”。

將這兩招結合起來,你不僅能讓大模型的輸出更符合預期,還能將它變成HR工作的得力助手。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如何與AI合作,讓它真正為你的需求服務。

三、通用模型提示詞的寫法技巧

與通用模型“對話”時,提示詞(也就是我們給通用模型的指令)就像開車的導航,直接決定我們能走到哪。簡而言之,通用模型輸出的質量好壞,跟你輸入的提示詞息息相關。要想讓通用模型給出既精準又好用的結果,學會寫出合理、有效的提示詞是關鍵。不管是用封裝好的智能助手,還是日常隨便聊聊,只要稍微調整一下策略,就能讓通用模型的回答更貼合你的期待。以下是幾個實用技巧,幫你把與通用模型的“溝通”效果拉滿。

具體而非模糊

通用模型最擅長處理清晰具體的任務,含糊的指令會讓它隨機尋找可能的回答,輸出亂七八糟的結果。所以,告訴通用模型你到底想要什么,至關重要。

示例2

假設你要為校園招聘設計面試題目。

·不具體的提示詞:

“請幫我寫一些面試問題。”

這個指令太籠統,通用模型完全摸不著頭腦:這是給誰的面試?難度有多高?有什么特別要求?結果可能是得到一些沒有針對性的題目。

·具體的提示詞:

“你是一位資深HR,正在準備校園招聘的團隊面試。請為即將到來的面試提供5個題目,面試形式是7人一組,每組討論30分鐘。題目要考慮應屆畢業生的背景,難度別太高。”

這樣一說,通用模型就有了清晰的方向,能生成符合招聘需求的題目,避免來回折騰。

越具體的提示詞,越能幫助通用模型抓住任務的目標、背景和細節,輸出對味的內容。比如只要明確題目類型、職位背景、候選人水平,就能讓通用模型少走彎路,減少那些隨機答案。

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

上下文是通用模型理解你意圖的參照物。它能不能給出靠譜的回答,全看你給了多少背景信息。充分的上下文能讓通用模型迅速進入狀態,生成更精準、更貼合需求的內容。

示例3

假設你需要設計面試問題。

·缺乏背景信息的提示詞:

“請幫我設計一些面試問題。”

沒頭沒尾,通用模型哪知道這是什么崗位的面試?候選人有什么背景?結果很可能是得到一堆泛泛而談的問題,這些問題缺乏針對性,很難被用到實際面試中。

·提供背景信息的提示詞:

“你是一位資深HR,正在為校園招聘面試設計問題。候選人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面試要考查其團隊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請設計五個題目,確保每個問題都能有效評估這些能力。”

有了崗位背景、候選人情況和考查重點,通用模型就能有的放矢,設計出既實用又貼合實際的題目。

如果背景信息不夠,通用模型就會像盲人摸象,只能根據最常見的情況給出隨機的回答。背景信息能幫它快速鎖定你的需求。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場景中,面試題的設計取決于崗位職責和候選人能力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命中靶心,切中面試考查的要害。

避免過度簡化

簡潔是好事,但過度簡化可能會讓通用模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影響輸出質量。提示詞需要在簡潔與信息充分之間找到平衡,確保通用模型能準確抓住你的意圖。

示例4

假設你需要AI設計一篇招聘文案。

·過度簡化的提示詞:

“請寫一份招聘文案。”

這個指令太“單薄”,沒說清目標崗位是什么、受眾是誰、文案風格如何,通用模型可能會甩給你一篇大而化之的通用文案,這樣的文案大概率不會貼合實際需求。

·詳細的提示詞:

“請幫我寫一份校園招聘文案,目標崗位是市場營銷專員,面向應屆畢業生。文案要簡潔明了,突出公司文化和職位亮點,字數控制在300字以內。”

有了具體要求,通用模型就能有的放矢,生成一份既吸引人又實用的文案,省去你反復修改的麻煩。

如果指令太簡單,通用模型就像少了導航的司機,只能靠猜開車。適當補充細節,比如崗位背景或輸出要求,能讓通用模型直奔目標,既高效又精準。

使用命令式語氣

通用模型喜歡直來直去的指令。清晰的、命令式的語氣能讓它迅速明白任務,避免含糊其詞或讓它“腦補”你的意圖。用簡明的話告訴它“干什么”“怎么干”,效果會更好。

示例5

·不清晰的提示詞:

“我給你一些候選人簡歷,他們都申請了HR崗位。”

這句話像在吊胃口,通用模型不知道你要它分析、篩選還是干別的,可能得繞幾圈才能猜對意圖。即使是DeepSeek這種推理能力強的模型,也可能會猜錯,浪費時間。

·明確的提示詞:

“請幫我篩選出符合以下條件的候選人:具有三年以上人力資源管理經驗,擅長招聘和員工培訓。”

簡單直接,通用模型馬上就能上手,按條件篩選出結果。

通用模型是按指令行動的“執行者”,命令式語氣就像給它指明跑道,能提升它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避免不必要的對話拉鋸。

考慮通用模型的限制與能力

通用模型很強大,但不是萬能的。它在處理數據、生成內容上得心應手,卻很難像人類一樣理解復雜情感、社交細節或文化背景。寫提示詞時,要清楚它的“邊界”,別指望它干超出能力的事,例如避免過度依賴它執行情感分析或深度人際溝通等任務。

示例6

·不考慮通用模型限制與能力的提示詞:

“請分析這份候選人的面試反饋,并給出是否錄用的建議。”

面試反饋往往夾雜著主觀評價、情感色彩和面試官的個人傾向,這些細膩的東西通用模型很難完全吃透。它可能會機械化分析,得出草率和片面的結論。

·考慮通用模型限制與能力的提示詞:

“請分析這份候選人面試反饋,重點關注其在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溝通能力方面的表現。基于這些反饋,提供初步評估,輔助我決定是否錄用。”

這版提示詞把任務限定在通用模型擅長的領域——數據分析和初步判斷,既發揮了它的優勢,又留出了最終拍板的余地。

當任務涉及情感或主觀判斷時,通用模型容易“翻車”。合理設定任務范圍,讓它提供有價值的輔助分析,既能減少偏差,又能加速你的決策過程。

四、推理模型提示詞的寫法與技巧

與具有推理功能的模型例如DeepSeek R1“對話”時,要注意我們的提示詞不能太瑣碎,這時需要像給專家下達任務書,而不是像帶實習生。相比通用模型需要得到詳細引導,推理模型更像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合作伙伴,HR需要用簡潔但目標明確的方式與它溝通。以下是幾個實用技巧,幫助你在人力資源管理場景中用好推理模型,最大化其推理價值。

目標明確,細節可選

推理模型最擅長根據目標自主推導答案,不需要事無巨細的指令。只要告訴它“要什么”,它就能通過“思維鏈”自己找到路徑。過多的細節反而可能會限制它的發揮。

示例7

假設你要分析員工流失風險。

·過于煩瑣的提示詞:

“請分析以下數據:員工A出勤率80%,績效3/5[2],入職1年;員工B出勤率95%,績效4/5,入職3年。按步驟檢查出勤率,再看績效,最后考慮入職時間,告訴我誰可能會離職。”

這種指令束縛了推理過程,推理模型可能會進行機械執行而非深度思考。如果你堅持使用這套提示詞的話,就請關閉“深度思考”功能,以確保可以獲得恰當的結果。

·目標明確的提示詞:

“基于以下數據:員工A出勤率80%,績效3/5,入職1年;員工B出勤率95%,績效4/5,入職3年。分析誰更可能離職,并說明原因。”

目標清晰后,推理模型會自行推導因果關系,輸出邏輯性強的結果。

提示詞越聚焦目標,推理模型就越能發揮自主性。當與推理模型進行配合時,HR只需提供核心問題和必要數據,剩下的交給它去“想明白”。

提供關鍵數據或條件

推理模型的強項是基于輸入進行邏輯推演,因此必須給它足夠的基礎信息。沒有數據或條件,它就會像空轉的引擎,推不出有意義的結論。

示例8

假設你要優化招聘流程。

·缺乏關鍵數據或條件的提示詞:

“請告訴我如何優化招聘流程。”

沒有具體背景,推理模型只能泛泛而談,輸出空洞的建議。

·提供關鍵數據或條件的提示詞:

“當前招聘流程耗時30天,篩選簡歷占15天,面試環節占10天,目標是縮短至20天。請分析瓶頸并提出優化建議。”

有了時間數據和目標,推理模型就能精準定位問題(比如篩選簡歷過慢),并給出可行方案。

數據是推理的“燃料”。HR在設計提示詞時,要確保輸入關鍵指標(如時間、成本、績效),讓推理模型有據可依。

避免干預推理過程

推理模型的“思維鏈”是它的核心優勢,過多干預會打斷它的邏輯推導,降低輸出質量。相信它的能力,把過程交給它,只關注結果是否符合需求。

示例9

假設你要預測團隊士氣。

·干預過多的提示詞:

“分析員工滿意度數據,先看薪資滿意度,再看工作環境滿意度,最后看團隊活動參與率,告訴我士氣如何。”

這種指令限制了推理模型的自由度,可能會使推理模型漏掉其他關鍵因素。

·放手的提示詞:

“基于員工滿意度數據(薪資滿意度70%,工作環境滿意度60%,團隊活動參與率50%),預測團隊士氣變化趨勢,并解釋原因。”

不限定步驟,推理模型會綜合所有變量,得出更全面的結論。

HR應避免手把手教推理模型。它的價值在于自己找路徑,像我們與“專家乙方”打交道一樣,過多的“干擾”反而會適得其反。

明確輸出格式與范圍

推理模型能生成復雜結果,但如果不指定格式或范圍,結果可能會過于冗長或偏離需求。簡單告訴它“要什么”“不要什么”,能讓結果更實用。

示例10

假設你要評估績效管理效果。

·不限格式與范圍的提示詞:

“請分析績效管理系統的效果。”

結果可能會得到長篇大論,包含很多與它的推理過程無關的細節。

·限定格式與范圍的提示詞:

“基于以下數據(員工參與率80%,目標達成率75%,反饋率60%),評估績效管理系統的效果,以表格形式輸出,重點分析效率和員工接受度,不涉及技術細節。”

明確格式與范圍后,推理模型會直奔主題,輸出簡潔實用的表格。

HR可以通過格式要求(如“表格、列表”)或范圍限制(如“不要技術細節”),讓推理結果更符合實際需求。

利用其深度分析能力

推理模型擅長挖掘數據背后的邏輯和趨勢,HR應把復雜、有挑戰性的任務交給它,而不是只讓它進行簡單的內容生成。清楚它的強項,才能物盡其用。

示例11

·不適合推理模型的提示詞:

“寫一篇300字的招聘廣告。”

這是通用模型的強項,將推理模型用在這上面是大材小用;并且,推理模型很可能會發揮它的強大功能,給你一篇非常復雜的廣告,既慢又效果不好。

·適合推理模型的提示詞:

“基于過去6個月的招聘數據(應聘者100人,錄用10人,平均面試耗時2小時),分析招聘效率瓶頸,并提出改進建議。”

這種任務需要邏輯推導和洞察,正是推理模型的“主場”。

推理模型不是“文案機器”,而是“分析專家”。HR應聚焦數據驅動的決策任務,比如風險預測、流程優化,充分發揮其深度思考能力。

五、提示詞實例與應用

為了讓你更直觀地掌握提示詞的用法,下面是HR常見場景的幾個實例。它們展示了如何通過精準提示詞,引導大模型高效完成任務,產出實用結果。

以下示例均采用通用模型的對話方式展開。當我們能夠熟練掌握通用模型的對話技巧時,轉而使用推理模型將如虎添翼,進一步提升效率與增加深度。

崗位說明書生成

崗位說明書是招聘的“門面”,既要清晰傳遞信息,又要吸引人才。好的提示詞能讓大模型快速生成符合需求的崗位說明書。

示例12

請根據以下職位要求,寫一份崗位說明書。

職位:產品經理。

職責:負責產品規劃、市場分析、團隊管理。

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五年以上產品經理經驗,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解析:職位、職責、要求一目了然,大模型能據此直接生成一份結構清晰、重點突出的崗位說明書,避免需要通過多次對話反復修改的情況。

簡歷篩選

篩選簡歷是HR的“體力活”,精準的提示詞能讓大模型幫你快速挑出硬性條件(否決性條件)符合要求的候選人。

示例13

請根據以下職位要求,評估并為這兩份簡歷排序。

職位:數據分析師。

要求:三年以上數據分析經驗,熟練使用Excel和Python,具備中臺項目經驗和良好溝通能力。

兩份簡歷:候選人1(略),候選人2(略)。

解析:明確的要求和簡歷信息,讓大模型能按條件逐項比對,輸出排序結果,既省時又省力。

設計面試題和考查標準

面試題是考驗候選人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清晰的提示詞能讓大模型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示例14

為銷售經理崗位生成10個面試題,重點考查客戶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銷售技巧。

解析:任務目標和考查重點明確,大模型能直奔主題,設計出貼合崗位需求的題目,幫你高效評估候選人。

寫校園招聘slogan和海報文案

校招宣傳要抓眼球,好的提示詞能讓大模型產出既有創意又實用的文案。

示例15

我們是一家網絡游戲公司,計劃在上海大學組織校招,主要面向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請提供5個招聘slogan建議和2份海報文案建議,每份不超過100字。

崗位:計算機程序員。

要求:理解二次元,對新事物充滿熱情。

解析:背景、崗位信息、要求齊全,大模型能生成契合公司調性和學生喜好的文案,助力校招。

寫感謝信或通知

面試后的溝通能體現公司專業性,精準提示詞能讓大模型快速搞定感謝信或通知。

示例16

請寫一封感謝信,感謝候選人參加銷售經理崗位面試。內容要簡潔,表達對候選人背景的認可,并告知一周內通知結果。

解析:語氣和內容要求清晰,大模型能生成一封既專業又友好的信件,節省HR時間。

寫好提示詞是與大模型高效協作的“敲門磚”。通過清晰、具體、帶上下文的指令,HR能精準引導大模型,產出符合需求的結果。不管是招聘、培訓還是日常事務,掌握提示詞相關技能都能讓大模型成為你的得力助手。隨著AI技術的發展,這項技能會越來越重要,為你的工作注入更多智能動力。準備好試試了嗎?

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涉及候選人簡歷、個人隱私信息等內容的部分均為保密信息,因此本書會全部略去。

同時,在后面的示例中,涉及公司戰略、業務敏感信息之類的內容,本書也會進行省略,請讀者在實踐過程中,注意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添加。

此外,在后面的示例中,一些不是很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內容,例如工作總結或者一些會議紀要等文稿示例,出于節約篇幅的原因,本書也在不影響意思表達和效果呈現的前提下,進行了相應省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潮州市| 宁河县| 荔浦县| 屏东市| 张掖市| 梁平县| 金山区| 九寨沟县| 阳朔县| 滨海县| 海原县| 洪江市| 蓝田县| 深泽县| 靖江市| 克拉玛依市| 林州市| 普安县| 涪陵区| 平罗县| 景东| 右玉县| 盘锦市| 鄂托克前旗| 蓝山县| 理塘县| 攀枝花市| 察雅县| 长白| 丰宁| 满洲里市| 沧州市| 孟村| 凤庆县| 石阡县| 依安县| 马边| 桂平市| 铅山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