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書掌握HR必需AI技術:從招聘、培訓、激勵到戰略決策的全流程優化
- 趙冬存
- 3983字
- 2025-07-03 16:41:04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認識AI工具:工具使用技巧
第一節 什么是AI工具
在信息化、數字化的浪潮中,AI早已不再是科幻電影里的遙遠幻想,而是實實在在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從醫療診斷到教育創新,從金融分析到零售優化,AI的身影無處不在。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來說,AI更像一位悄然崛起的“超級助手”,正在招聘、培訓、績效管理等環節大顯身手。許多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專業供應商已經推出了成熟的AI服務,助力HR實現效率飛躍。
但在探討AI如何賦能HR之前,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基礎問題:到底什么是AI工具?
一、AI工具的定義
簡單來說,AI是通過計算機系統來模擬人類智能的技術和科學領域,AI的智能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從環境中感知并執行動作的代理。每個這樣的代理都實現了一個將感知序列映射到動作的功能,例如生產系統、反應式代理、邏輯規劃器、神經網絡和決策理論系統。它包括感知、學習、推理、問題解決、決策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的全過程,最終讓機器能夠執行那些需要依靠人類認知能力才能完成的任務,通過算法、數據和計算能力,使系統在特定場景中表現出類人的智能行為。換句話說,AI賦予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的能力,讓它們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計算工具,而是可以處理復雜問題的“智能伙伴”。
舉個例子,當你讓AI分析一份簡歷時,它會按以下步驟操作。
你輸入了一個指令:“分析這份簡歷,判斷候選人是否適合市場營銷經理崗位。”AI接到指令后,首先會把你輸入的簡歷和市場營銷經理崗位說明轉化為計算機能理解的形式,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將它們編碼成數字化的表示(比如向量),這時它的后臺可能主要由拆分后的字段組成,例如“三年”“市場營銷”。
AI接下來就會調用一個預先訓練好的模型——例如ChatGPT或者DeepSeek等。這個模型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HR(模型參數在十幾億或者更多)。
然后AI開始對比你的指令和簡歷中的內容。它會掃描簡歷,提取關鍵信息,比如受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技能等,然后與“市場營銷經理”的要求進行匹配,通過算法計算簡歷中的關鍵詞與崗位需求的匹配度。這時,如果有多個候選人簡歷的話,它還會對不同候選人的不同維度進行得分的記錄。
AI綜合所有匹配結果,推理出整體適合度。它可能會給每部分打分(比如經驗80分,技能75分),然后加權計算出一個總分。
最后,AI把分析結果轉化回人類能懂的語言,告訴你:“候選人適合度75%,建議面試,但需關注團隊管理能力。”這個過程可能只要幾秒,但背后是大量數據的快速處理。
想象一下,AI工具就像你身邊一位特別聰明的助理:你只要給它一個任務,它就能根據內置的知識庫和大模型,幫你分析、推理,甚至給出決策建議。對于HR來說,AI工具不僅是效率提升的利器,更是解放雙手、優化決策的“神器”。
具體到人力資源管理,AI工具可以自動篩選簡歷、生成培訓內容、分析員工績效,甚至輔助員工培訓。它既能幫助你從煩瑣的事務中抽身,又能在核心業務中提供專業支持。
最近幾個月,國內涌現了不少好用的AI工具,比如豆包、Kimi、智譜清言、訊飛星火這些通用模型,隨時解決日常問題;尤其是春節前后刷屏的DeepSeek,更是引發了大家對AI領域的極大熱情。這些通用模型的主要使用方法大體相似,從HR用戶(非計算機專業)角度看其實差別不大,它們的差別類似于不同瀏覽器之間的差別:比如IE瀏覽器、360瀏覽器、Chrome瀏覽器的操作指令和交互細節可能會略有不同,但本質上相差不大;而帶有深度思考功能的推理模型,例如DeepSeek,則有點像在瀏覽器中接入了插件,在完成特定任務時提供了更強大的功能,對于某些任務的輸出效果會更好。后文會詳細聊聊它們的用法,先在這里埋個小伏筆。
二、AI工具的分類和特點
目前AI工具主要分為兩類——通用模型和推理模型,它們也可以統稱為語言模型。通用模型是最早出現的一類,例如ChatGPT、豆包、訊飛星火、智譜清言等,DeepSeek的V3版本模型也屬于這一類別。這類模型的特點是側重于語言理解和上下文推理,能夠處理廣泛的自然語言任務,如對話生成、文本摘要和問答等,適用于多樣化的日常應用場景。
推理模型則以春節前后爆火的DeepSeek R1版本為代表,包括ChatGPT的o1版本和o1-mini版本。這類模型的特點是專注于邏輯推理和復雜問題解決,通常通過“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等方式逐步推導答案,特別在數學、編碼和科學分析等需要深度思考的領域表現出色。相較于通用模型,推理模型在處理結構化、邏輯性強的任務時更具優勢。
從使用體驗上看,通用模型就像一個聰明且聽話的實習生助理,需要我們引導著一步一步完成任務。與它打交道時,HR需要側重過程管理,使用指令式語言,清晰描述每一步的要求,最好提供示例或模板以確保結果符合預期。例如,HR可以用通用模型生成標準化的職位描述或員工手冊,這類任務規范性強,與通用模型的“聽話”特性相匹配。相比之下,推理模型更像一個聰明但有自己想法的專家,我們需要與它合作完成任務。與它打交道時,只要目標清晰即可,其他細節可以模糊,并且最好不要過多干預它的推理鏈條——就像不要打斷一個比你聰明的乙方顧問。在提示詞中只需說明“干什么、給誰干、要什么、不要什么”,無須做過多限定。例如,讓推理模型在分析員工流失風險時,只要提供數據和目標,它就會自行推導出邏輯結果。
要真正用好這兩種語言模型,了解它們的“性格”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至關重要。以下是這兩種語言模型的幾個核心特點,這既是它們的優勢,也是HR能借力的關鍵。
通用模型的核心特點:
·靈活性——能快速適應多種任務,如起草郵件、設計問卷等;
·依賴引導——需要明確的指令和模板,適合規范性、重復性工作;
·適合的人力資源管理場景——生成招聘廣告、整理培訓材料、模擬用戶反饋等。
推理模型的核心特點:
·深度分析——擅長挖掘數據并進行洞察,如預測趨勢、評估風險等;
·自主性——受目標驅動,結果邏輯性強,適合為復雜決策提供支持;
·適合的人力資源管理場景——分析績效數據、優化招聘流程、預測團隊士氣變化等。
通過理解這兩種語言模型的“性格”差異,HR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用通用模型提升效率,用推理模型解決難題,從而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實現效率與深度的雙贏。
這里再補充一個問題,有些HR也會注意到,有一些大模型具備了聯網搜索(例如DeepSeek的聯網搜索)功能,這個功能適合在什么時候使用呢?聯網搜索功能特別適合需要實時信息或外部數據的場景。例如DeepSeek的主要數據庫的數據都是2024年8月之前的數據,當我們需要使用2024年8月及以后的數據時,就需要使用這一功能。但不同模型的數據收錄截止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具體需要根據自己當時使用的模型來確認。例如,在進行招聘市場分析時,我們需要獲取最新的行業薪資趨勢、競爭對手的招聘動態或特定職位的供需情況,就需要打開“聯網搜索”功能。又如,在制訂員工的AI培訓計劃時,HR可以通過聯網搜索找到最新的行業實踐或在線課程資源,以設計更貼合實際的內容。此外,聯網搜索還能進一步提升推理模型的分析能力,比如在評估某項政策影響時,它可以結合網絡上的實時案例和數據,推導出更準確的結論。
但是,在使用語言模型時,大家一定需要注意它們的缺點:大模型幻覺[1]。由于通用模型是通過預測“最可能的詞序列”生成回答的,在使用時需注意數據的可信度,建議結合明確的目標提示詞(如“只引用權威來源”,添加置信度標簽等),或者進行多個語言模型檢索結果的交叉驗證,以確保結果的質量。
三、AI工具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應用
了解了AI工具的定義和特點,我們再來看看它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用武之地。隨著技術進步,AI已經滲透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方面面,成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新動能。以下是幾個典型場景。
招聘是HR的重頭戲,也是AI大展身手的舞臺。在傳統招聘流程里,簡歷篩選、面試安排、候選人評估等耗時耗力。而AI卻能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快速分析簡歷,匹配技能和文化契合度,甚至生成面試問題。更有趣的是,有些工具還能在面試中通過語音和情緒分析,幫你更全面地了解候選人。這是我在接觸AI時,最先看到的落地場景,效率提升立竿見影。
過去,員工培訓往往投入巨大效果卻難控。現在,AI能根據員工的學習習慣、知識短板和職業目標,推薦個性化課程,甚至定制案例。它還能實時跟蹤學習進度,幫助HR動態調整培訓內容。你可能曾在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或新聞里聽過類似案例,這種“私人定制”正在改變培訓體驗。
AI能讓績效管理更高效、更公平。它能分析員工的工作成果、項目表現和團隊協作數據,生成客觀的評估報告,還能提供個性化反饋建議。尤其是,當AI加入到績效管理流程中的時候,是可以輕松完成多維度、海量數據的分析的,在績效目標設計和業績達成過程分析中,會為大家帶來更多助力。這些環節不僅減少了以往的人為偏見,也讓績效管理的每一步都更扎實。
AI還能當“情緒偵探”。通過分析員工反饋、社交互動或工作狀態,它能發現潛在問題,比如士氣低落或離職傾向。國外企業如沃爾瑪、星巴克已經在用AI監測員工情緒,國內雖少有落地案例,但AI在情緒監測方面潛力巨大。當然,得嚴格遵守隱私法規,確保合規操作。
從假期審批到考勤記錄,再到微信公眾號運營,AI都能輕松接管。網上還有人戲稱,AI能一鍵搞定周報、月報、工作總結這些頭疼的活兒。只要把這些瑣事交給AI, HR就能從事務中解脫出來,做更有“人味兒”的事。
AI的參數高達數億甚至千億,堪稱“讀過千本書的專家”。只要你用對方法,它就能扮演顧問角色,幫你設計方案甚至研究戰略。借助AI的洞察力,HR可以從更多角度審視組織發展(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以下簡稱OD)計劃,找到更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認識AI工具,是我們擁抱智能時代的第一步。把它想象成人力資源部的“全能助理”吧——隨時待命,既聰明又勤快。對于HR專業人士來說,掌握AI工具不僅能讓我們從煩瑣事務中解脫,還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聊聊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用好這些AI工具,優化流程,提升價值。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邁出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