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長安舊賬:清算時刻

朔方軍與岐王軍隔空協作的捷報,如同久旱甘霖,滋潤著靈武行在焦灼的氣氛。郭子儀在河東站穩腳跟,李光弼太原穩如磐石,江淮漕運在岐王軍保障下重新暢通,一批批糧秣物資正艱難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靈武和前線。肅宗李亨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了幾分,朝堂上對岐王李珍“擁兵自重”的非議也暫時被壓了下去。

然而,這短暫的喘息期,并非用于歌舞升平。長安、洛陽兩京淪陷的慘痛,無數忠臣義士的鮮血,以及叛軍肆虐時暴露出的朝廷內部蛀蟲,如同一根根毒刺,深深扎在肅宗和所有心系大唐的人心中。清算的時刻,到了。

**靈武,臨時朝堂。**

氣氛莊重而肅殺。肅宗高坐御座,臉色沉郁。下方,以李輔國、張良娣(后為皇后)為首的新貴,以房琯等老臣為首的文官,以及剛剛從前線輪替回朝述職的將領分列兩旁。岐王李珍,作為新晉的揚州大都督、淮南節度使,也位列其中。他身著親王蟒袍,神色平靜,目光卻銳利如鷹。

“諸卿,”肅宗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憤怒,“胡虜肆虐,兩京蒙塵,此乃國朝三百年未有之奇恥大辱!叛賊安祿山、史思明罪該萬死!然,若非朝中有人昏聵無能,貪贓枉法,甚至暗通款曲,里應外合,我煌煌大唐,何至于此?!”

他的目光掃過群臣,尤其在幾個與楊國忠、李林甫過往甚密或風評不佳的官員身上停留片刻,引得那些人冷汗涔涔。

“陛下明鑒!”宰相房琯出列,痛心疾首,“楊國忠禍國殃民,專權跋扈,堵塞言路,致使陛下不聞民間疾苦,不察邊關異動,終釀此滔天大禍!其黨羽遍布朝野,如王鉷、邢縡之流,皆助紂為虐,罪不容誅!然楊、王、邢等首惡雖已伏誅(指馬嵬驛),其黨羽余孽,仍竊據要津,或已投敵,或隱匿于朝野,若不徹底清算,何以告慰死難軍民?何以整肅朝綱,再圖中興?”

“房相所言極是!”立刻有御史言官附和,“當務之急,需徹查楊黨余孽,清除內奸,重整吏治!”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義憤填膺要求嚴懲的,也有心懷鬼胎試圖撇清或轉移視線的。

肅宗微微頷首,目光卻轉向了李珍:“岐王。”

“臣在。”李珍出列躬身。

“朕聞你在長安時,雖…深居簡出(意指其‘紈绔自污’),然心思縝密,耳目靈通。值此非常之時,你可有良策,助朝廷厘清奸佞,肅清朝堂?”肅宗的話帶著明顯的試探和期待。他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弟在長安布有耳目,更知道他能在江淮立足,情報之功不可或缺。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李珍身上。李輔國的眼神陰鷙,張良娣則帶著審視。

李珍抬起頭,神色從容而堅定:“陛下,臣弟惶恐。長安淪陷,臣弟倉皇南奔,未能與社稷同殉,實為憾事。然,正如陛下所言,楊國忠及其黨羽禍國至深,其罪罄竹難書!首惡雖誅,余毒未清。臣弟在長安時,目睹其黨羽種種不法,憂心如焚,雖力微言輕,然亦不敢忘宗室之責,暗中收集些許證據,只為有朝一日,能呈于君前,為肅清朝綱盡綿薄之力!”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誰也沒想到,這位以“紈绔”聞名的嗣岐王,竟在楊國忠權勢熏天時,就敢暗中收集罪證!

“哦?皇弟竟有此心?”肅宗精神一振,“證據何在?”

李珍從袖中取出一份厚厚的、用火漆密封的卷宗,雙手高舉:“此乃臣弟命王府舊人,冒死從長安陷落前秘密帶出之部分證物副本!內有楊國忠黨羽(列舉幾個重要但非頂級的名字)貪墨軍餉、克扣邊鎮糧秣、構陷忠良、以及…在叛軍起兵前后,與范陽方面可疑人員往來的書信、賬目副本!更有長安城破時,數名投敵官員的名單及開門獻城之細節!”

內侍將卷宗呈上御案。肅宗迫不及待地拆開,只翻看了幾頁,臉色便由鐵青轉為震怒,猛地一拍御案:“好!好一群國之蛀蟲!食君之祿,竟行此豬狗不如之事!李輔國!”

“老奴在!”李輔國心頭一跳,連忙應聲。他沒想到李珍真能拿出如此要命的證據,而且其中一些人與他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即刻命御史臺、大理寺,以此卷宗為據,聯合岐王所部提供之線索(指柳成情報網),嚴查徹辦!凡涉案者,無論官職高低,一律鎖拿下獄,按律嚴懲!凡有投敵叛國者,罪加三等,誅其三族!”肅宗殺氣騰騰地下旨。

“老奴遵旨!”李輔國低頭領命,心中暗恨李珍攪局,卻不敢有絲毫表露。

李珍并未停下,他再次開口,聲音清朗,響徹朝堂:“陛下,臣弟尚有一事稟奏。”

“講。”

“安賊叛亂,非止楊黨之罪。吏治敗壞,綱紀松弛,亦是禍根。臣弟在江淮,見流民遍地,哀鴻遍野。究其根源,除戰亂外,地方豪強兼并土地,官吏橫征暴斂,亦是主因!臣弟斗膽建言,值此國難,當行非常之法:在朝廷控制區及收復之地,請陛下下詔,**清丈田畝,核定戶籍,嚴懲趁亂兼并之豪強,減免遭兵燹之州縣賦稅,選派清廉干吏,以安民心!**民乃國之本,民心定,則兵源足,糧餉豐,平叛大業方有根基!此非僅為江淮一地,更為我大唐中興之基!”

這番言論,如同在朝堂投入另一顆巨石!清丈田畝、抑制豪強、減免賦稅…這每一條都觸動了大唐立國以來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尤其是那些出身世家門閥或在地方有巨大利益的官員,臉色頓時變得難看。

肅宗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珍所言切中時弊,但推行起來阻力何其巨大?然而,看看李珍在江淮的作為——岐王軍能迅速壯大,與其控制區內相對安定、民心歸附密不可分。再看看靈武朝廷的窘迫,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失去了對富庶地區的有效控制和民心。

“岐王心系黎庶,謀國之深,朕心甚慰!”肅宗最終開口,語氣鄭重,“房相,會同吏部、戶部,即刻擬出章程!先在岐王所轄江淮之地試行清丈田畝、減免賦稅、嚴懲不法豪強之策!若行之有效,再推及他處!選派干吏之事,由吏部從嚴考核,岐王亦可舉薦賢能!”

“臣遵旨!”房琯肅然領命,看向李珍的目光充滿了贊許和一絲復雜。這位年輕的親王,不僅有兵,有錢,有情報,更有治國安民的方略和膽魄!

**退朝后,靈武城內暗流洶涌。**

御史臺和大理寺的差役四出,依據李珍提供的證據和線索,開始大肆抓捕涉案官員。一時間,靈武城內風聲鶴唳。那些昔日依附楊國忠或有過不法行為的官員,人人自危。數名證據確鑿的投敵叛國者被迅速定罪,抄家滅族,其家產充作軍資,大快人心!

同時,肅宗采納李珍建議、將在江淮試行的新政消息,也如同長了翅膀般傳開。飽受戰亂和盤剝之苦的百姓聞之,無不翹首以盼,將岐王視為救星。許多在靈武郁郁不得志、心懷抱負的寒門士子和清廉官吏,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南方。

**太湖塢,捷報頻傳。**

柳成興奮地向李珍匯報:“王爺!靈武清算雷厲風行,陛下采納王爺建言,已下旨命我江淮試行新政!此乃王爺大義滅親(指清算楊黨)、心系黎庶之舉所致!如今王爺在朝野之聲望,如日中天!‘岐王’二字,不僅代表強兵,更代表清明與希望!許多被靈武新政觸動利益的官員,雖對王爺心懷怨懟,卻再不敢明言王爺‘擁兵自重’了!他們怕被王爺的‘賬本’盯上!”

王妃崔氏也微笑道:“妾身家族(博陵崔氏)亦有信來,言及朝中對王爺刮目相看,認為王爺乃宗室中真正有見識、有擔當的砥柱之才。”

李珍站在岐王大纛下,望著北方靈武的方向,目光深邃。這場“長安舊賬”的清算,他贏得漂亮。不僅沉重打擊了政敵,洗刷了自身“紈绔”的舊印象,更將自己塑造成了“為國鋤奸、為民請命”的賢王形象,極大地提升了政治威望和正義性。同時,將“岐王新政”(清丈田畝、減免賦稅、抑制豪強)以朝廷名義在江淮推行,更是名正言順,為他構建真正的“岐王治下樂土”鋪平了道路。

“聲望…正義性…”李珍低聲自語,“這是比刀劍更難鑄造,卻更為鋒利的武器。有了它,岐王大纛才能立得更穩,才能在未來的朝堂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他轉身,對眾人下令:“張翰、王妃,即刻以朝廷旨意為依據,在控制區內全面推行新政!務必公平、公正、公開!讓百姓切實感受到變化!柳成,靈武那邊,清算的‘火’可以再燒旺些,把那些證據不足但民憤極大的蠹蟲,也借機‘請’出朝堂!記住,我們是陛下的‘利刃’,鏟除的是阻礙中興的荊棘!”

“諾!”眾人齊聲應命,眼中充滿了信心。靈武朝堂的這場清算風暴,不僅沒有削弱岐王,反而成了岐王勢力更上一層樓的階梯。長安的舊賬,正在成為岐王未來新篇的序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秦安县| 桃源县| 剑川县| 兰考县| 怀柔区| 雅江县| 昆山市| 呼图壁县| 哈尔滨市| 灵川县| 大厂| 嘉定区| 昌宁县| 桐庐县| 隆回县| 阿坝县| 酒泉市| 河曲县| 当阳市| 昂仁县| 涿鹿县| 扶余县| 新兴县| 石嘴山市| 太谷县| 虹口区| 三都| 东宁县| 长治市| 芒康县| 左贡县| 绥宁县| 嵊州市| 铁力市| 三都| 略阳县| 大邑县| 安吉县| 沙田区|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