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江南米,蜀中錦:遠方的退路**

長安的繁華喧囂被厚重的車廂壁隔絕在外。嗣岐王李珍的馬車在親隨護衛下,低調地行駛在通往東市的街道上。車內,李珍閉目養神,指尖無意識地在膝蓋上敲擊著,那并非閑適的節奏,而是焦慮的鼓點。百工院的爐火、南山別苑的操練聲猶在耳畔,但更沉重的,是來自范陽的情報——安祿山三鎮節度使的兵員名冊上,那觸目驚心的虛報數額和暗中擴編的數字,像毒蛇般纏繞著他的心神。

時間,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逝。

“殿下,到了。”阿吉的聲音從車簾外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惕。

李珍睜開眼,眸中疲憊盡掃,換上一種屬于“紈绔王爺”特有的、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亮光。他掀開車簾,眼前并非東市繁華的店鋪,而是一條相對僻靜的后巷。巷子深處,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門悄然開啟,露出老管家趙福那張溝壑縱橫、卻永遠透著精明的臉。

“王爺,您要的‘新羅參’和‘南海珠’,老奴尋了幾家,都不甚滿意,聽說‘匯通商行’新到了一批上等貨色,特請您來掌掌眼。”趙福的聲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讓巷口偶爾經過的人聽見,言語間滿是為主子尋珍覓寶的殷勤。

“哦?趙福你辦事,本王向來放心。帶路!”李珍語氣輕快,仿佛真是一位只為奇珍異寶而來的富貴閑人。

主仆幾人迅速閃入門內,木門隨即無聲關閉,將外界徹底隔絕。門內并非店鋪,而是一個干凈雅致的院落,正堂的門楣上掛著一塊樸素的“匯通商行”匾額。這里,是趙福用了數年時間,以王府隱秘資金為后盾,在長安悄然建立并完全掌控的核心商號之一,也是李珍整個“南方退路”計劃在長安的神經中樞。

正堂內,門窗緊閉。李珍臉上那副尋寶的興致瞬間消失無蹤,只剩下沉凝。

“趙福,江南和蜀中那邊,進展如何?”李珍的聲音壓得很低,直奔主題。

趙福臉上的諂媚也換成了全然的肅穆,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用蠟封好的薄薄紙卷,雙手奉上:“王爺,這是‘揚州’和‘成都府’的掌柜柳成、吳啟才聯名送來的密報,按您定的‘三線并行’之法,走不同商隊,昨日才到齊。”

李珍接過紙卷,小心破開蠟封,里面是幾張寫滿了蠅頭小楷的紙張,用的正是張翰在百工院推演成熟的“復式記賬法”格式,但內容遠不止是賬目。

**蜀中錦線:**

***據點:“錦云莊”**-在成都府最繁華的錦里附近,盤下了一家老字號綢緞莊。明面上經營蜀錦、刺繡,是正經生意,且因貨真價實、管理得法(用了王府改良的記賬和伙計激勵法),生意蒸蒸日上,名聲甚佳,無人起疑。

***核心:“浣花別業”**-利用綢緞莊利潤和王府秘密注資,在城外浣花溪畔購置了一處占地頗廣、帶倉儲功能的莊園。此地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水路可達長江),又相對隱蔽。莊園已按李珍的草圖進行了改造加固,外圍增筑了簡易但堅固的土石圍墻,內部劃分出生活區、倉儲區、甚至預留了小片訓練場。首批從王府秘密抽調的可靠工匠(擅長營造、制械、醫藥的)及其家眷,已分批以“莊戶”身份抵達安置。

***儲備:**已秘密囤積了大量不易腐壞的糧食(粟米、稻谷)、藥材(尤其金瘡藥、防治瘧痢的常備藥)、桐油、生漆、鹽鐵(以商行名義少量多次購入)。庫房嚴格按照防潮、防火要求建造。

***人脈:**掌柜吳啟才(趙福遠房侄子,精明可靠,讀過書)已初步結交了部分蜀中地方官吏(縣丞、稅吏)、以及掌握水路運輸的船幫頭目,建立起初步的“潤滑”關系網,用銀錢和王府(匿名)的潛在影響力開路。

**江南米線:**

***據點:“廣源米行”**-設于揚州運河碼頭附近,規模中等。明面上主營江淮米糧轉運,兼營一些南北雜貨。生意同樣紅火,成為碼頭一景。

***核心:“瓜洲倉”與“太湖塢”**-在揚州下游的瓜洲渡口附近,租賃并改造了數座官方廢棄但結構尚可的舊糧倉,囤積了海量的稻米(以米行正常周轉為掩護)。同時在太湖深處,通過當地漁民牽線,秘密購置了一處帶小型天然港灣的湖心島(太湖塢),島上正在修建更為隱蔽的倉庫和簡易碼頭,作為最后的避風港和秘密中轉站。這里將是未來接收北方流亡人員和物資的關鍵節點。

***命脈:漕運!**掌柜柳成(趙福年輕時在江南行商救下的落魄書生,智計過人,忠誠可靠)將七成精力都放在了打通和維持漕運關節上。利用米行的掩護和巨額利潤,已暗中控制或深度合作了數支中小型、信譽良好的私人船隊,船老大皆由柳成親自考察,許以重利并掌握其家眷(安置在安全處)。這些船隊能在必要時,避開官方監控,執行特殊運輸任務。

***情報:**揚州地處要沖,柳成利用商行往來便利,已建立起一個覆蓋江淮主要州縣的初級情報網絡,重點關注官場動向、物價波動、民間輿情以及……可能出現的流民潮預兆。

李珍逐字逐句看完,指尖在“瓜洲倉”、“太湖塢”、“船隊”、“浣花別業”等字眼上反復摩挲。紙上冰冷的文字背后,是趙福、柳成、吳啟才等人耗費無數心血、冒著巨大風險在千里之外構筑的堡壘。這些都是他用王府的財力和超越時代的商業、管理理念,提前埋下的種子。

“好!柳成、吳啟才,當記首功!”李珍眼中精光一閃,壓抑著激動,“趙福,你調度有方,功不可沒!”

“老奴不敢居功,皆是王爺深謀遠慮,運籌帷幄。”趙福躬身,語氣懇切,“只是王爺,維持這兩條線,尤其是打通關節、囤積物資、控制船隊,耗費巨大。王府秘庫雖豐,但如此下去,恐難以為繼。且百工院、南山別苑開支日增……”

錢!永遠是最大的掣肘。李珍深知,再先進的理念,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撐,也只是空中樓閣。

“開源節流!”李珍斬釘截鐵,“節流方面,王府明面上的用度,再削減兩成!本王‘享樂’的花費,多用在看得見的地方(如宴請、歌舞),那些看不見的,能省則省。開源……”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兩條腿走路!”

“第一,加大‘錦云莊’和‘廣源米行’的明面生意!把張翰那套記賬法、伙計分級獎懲制、還有那些改良的營銷點子(如‘會員’、‘預售’),擇其可用者,全部用上!目標只有一個:賺取更多的、干凈的利潤!讓商行本身成為強大的現金牛!”

“第二,”李珍的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絲冷冽,“啟動‘暗線’計劃。趙福,你手里掌握的那些長安、洛陽乃至范陽附近,與我們有生意往來,且背景不太干凈、有把柄的豪商、官吏名單……是時候動一動了。”

趙福瞳孔微縮,瞬間明白了李珍的意思:“王爺是說……用他們‘借’糧‘借’錢?”這是非常危險的手段,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設想。

“不是借,是‘買’。”李珍糾正道,嘴角勾起一抹沒有溫度的弧度,“用他們最害怕的東西——足以讓他們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把柄——去買!目標鎖定那些為富不仁、勾結權貴、魚肉百姓,且與楊黨、李黨甚至……安祿山有不清不楚關系的蛀蟲!柳成、吳啟才那邊,也可以依此行事,目標對準當地的地頭蛇和貪官污吏。記住,只取浮財和易于變現、轉運的物資(金帛、珍玩、部分糧食藥材),動作要快、要隱秘、要干凈!所得財物,七成注入江南蜀中據點,三成送回王府秘庫。此事,由你親自挑選絕對可靠、身手利落且背景清白無牽掛的‘影子’去執行,只對你一人負責!”

趙福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飲鴆止渴,但在大廈將傾的危機前,這是最快積累“戰爭資本”的險招。他沉聲道:“老奴明白!定會安排妥當,不留首尾!”

李珍點點頭,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細縫,望著長安城湛藍的天空。陽光正好,市井的喧鬧隱隱傳來,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誰能想到,在這繁華的表象之下,一個年輕的親王正如同蜘蛛般,在帝國的南方織就一張龐大而隱秘的網?這張網,不是為了捕食,而是為了在滔天洪水淹沒一切時,能兜住一線生機,能成為反擊的支點。

“還有,”李珍沒有回頭,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告訴柳成和吳啟才,加快核心據點的防御工事建設,尤其是浣花別業和太湖塢。按我上次給他們的‘塢堡’簡圖,不求華麗,但求堅固、隱蔽、易守難攻!儲備的物資,尤其是糧食、藥材、箭矢耗材,數量再翻一倍!錢不夠,就用‘暗線’得來的補!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了。”

“喏!”趙福肅然應命。

“另外,”李珍忽然想起什么,“柳成信中提到,他在運河上發現一個叫‘浪里蛟’周通的船把頭,手下有幾十條漢子,水性極好,在漕工中頗有威望,為人仗義,但屢受官府盤剝?想辦法接觸他,施以恩惠,看看能否收為己用。未來水路,我們需要真正精通水性、熟悉水道的好手。”

“王爺慧眼,老奴記下了。”趙福暗暗佩服李珍對細節的洞察。

“好了,戲還要演下去。”李珍臉上重新掛起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仿佛剛才那個運籌帷幄、手段凌厲的親王從未存在過。他隨手拿起桌上一個精美的錦盒,打開,里面是幾顆碩大圓潤的“南海珠”,在昏暗的光線下也難掩其光澤。“趙福,這珠子成色不錯,包起來,本王要帶回府去,讓王妃也開開眼。”

“是,王爺!”趙福心領神會,立刻高聲應和,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王爺對王妃真是情深意重啊!”

主仆二人一唱一和,捧著錦盒,如同尋常的富家翁采購歸來般,走出了“匯通商行”的后門。巷口的陽光有些刺眼,李珍瞇了瞇眼,感受著那份虛假的溫暖。

馬車啟動,再次匯入長安的車水馬龍。車廂內,李珍摩挲著錦盒里冰涼的珍珠,心思卻已飛越千山萬水,落在煙波浩渺的太湖深處和天府之國的浣花溪畔。那里,是他用黃金、謀略,甚至帶著血腥的“暗線”澆灌出的希望之地,是他在即將到來的亂世風暴中,為自己,也為追隨他的人,預留的最后堡壘和反擊跳板。

江南的稻米,蜀中的錦繡,這些盛世的象征,正在他手中,悄然轉化為支撐亂世烽火的基石。這條通往遠方的退路,亦是通向未來的征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吕梁市| 平山县| 茶陵县| 斗六市| 盐津县| 永和县| 淅川县| 思茅市| 蓬莱市| 磴口县| 平凉市| 淮北市| 天柱县| 黑河市| 铜山县| 安岳县| 永宁县| 张家口市| 新干县| 绥德县| 青海省| 河北省| 城固县| 简阳市| 济宁市| 石城县| 宣武区| 尼勒克县| 奉贤区| 竹北市| 蓝山县| 商河县| 綦江县| 林州市| 龙陵县| 璧山县| 高青县| 阳谷县| 彭阳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