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跑啟示錄
- (澳)凱·布雷茨
- 2968字
- 2025-07-03 17:00:37
情緒控制橡皮筋
突然,弗里曼的表情開始嚴肅起來。他提醒我更大的挑戰還在后面。我不應忘記,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在即將到來的柏林馬拉松賽中,我將面臨一場心理戰,能否在此次比賽的壓力下保持穩定發揮,是對我的重大考驗。我感覺到壓力在不斷增加,所以此時弗里曼再次改變策略,并給我帶來了另一個驚喜。
弗里曼要求我放棄追求的目標。他先是要求我不要制訂任何計劃,然后又擾亂我的常規行為模式,現在居然要我放棄追求的目標。弗里曼說,我只需下定決心不做任何干預,讓不可能之事順其自然發生。他指出,設定任何目標都是武斷的做法,并且很可能會限制我的發揮。目標當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我非常擅長設定實際的目標,但非常不擅長讓事物順其自然地發展。
隨后,弗里曼表情嚴肅地遞給我一根橡皮筋,是大多數人會扔在廚房抽屜里的廉價的那種。我剛要調侃他的這份禮物是多么“慷慨”,弗里曼解釋了它的作用。他要求我在比賽時將這根橡皮筋戴在手腕上,一旦在大腦中遇到嚴重問題,我只需輕彈橡皮筋,問題便會自動消失。這其中并不涉及任何巫術。從心理學上來說,橡皮筋彈到我皮膚上造成的輕微疼痛,會產生一種叫作“思維阻斷”的效果。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從腦中輪番上演的各種大劇中抽離,將消極情緒拋在腦后,重回正軌。
我帶著弗里曼給我的最后一條建議,結束我們的聊天。他一如往常地想著不斷改變現狀,他建議我在接下來的跑步訓練中,除了好好享受其中之外,不要抱有其他目的。由于定位手表能讓我在跑完之后查看跑過的路線,因此弗里曼建議我試著在地圖上跑出上司的名字。他希望我文藝一點兒,自由發揮,破例一次,以輕松的心態對待跑步。我覺得這個建議還挺傻的。
我決定自由發揮一次,但不完全采用他的建議。
我選擇了家附近的一片街區,將整片區域中的每條街道都跑上至少一遍。從地圖上看,我似乎給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街道涂上了顏色。雖然我不喜歡畫畫,但我對自己用雙腳在地圖上完成的作品感到非常滿意。于是,我將我的第一張“畢加索之跑”截屏下來,發給了弗里曼。之后,我又在家附近的其他街區這樣跑了兩次。轉眼間便到了該收拾行李去歐洲的時候了,我即將參加的柏林馬拉松賽遠比此類跑步訓練要嚴肅得多。
此次能有機會回到德國,擁抱多年未見的母親,這種感覺實在太美好了。5歲的時候,我經常會像跳蹦蹦床那樣一下子跳上父母的床,撲進母親懷里。我會告訴她我有多愛她,還會張開小手臂,笨拙地向她比畫我對她的愛有那么多。盡管自我們上次見面已過去很長時間,但我堅信母親將會在精神上給予我莫大的支持,我還希望能夠在柏林馬拉松賽時觀賽的人群中看到她。當然在整場比賽的大多數時候,我都必須一個人面對挑戰。
當我抵達柏林并在酒店辦理登記入住時,我才得知由于比賽開始得太早,酒店無法提供早餐。如果說在這幾個月與弗里曼的合作中我學到了什么,那便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我當然不可能餓著肚子參賽。我說服酒店工作人員借給我一臺微波爐,這樣一來,我早上就可以自己準備早餐了。
拿到比賽號碼牌后,我還需完成兩項重要任務。其中之一是弄清如何乘地鐵趕往起跑點。弗里曼告訴我,通過事先預演比賽當天早上的流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壓力。我很慶幸自己這么做了,因為當我在比賽前一天下午乘地鐵去往起跑點時,得知直達地鐵在比賽當天需接受維修保養,于是摸清了如何乘坐臨時線路抵達起跑點。我的自律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睡前,我還需完成另一項對我來說比較陌生的任務,那就是冥想。雖然對我來說,單純地坐著并將精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是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但冥想的確讓我更加鎮靜。由于對這場比賽傾注了太多心血,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壓力與日俱增。弗里曼無償給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我的任務,是確保他的慷慨之舉不被白白浪費。
此前,我從未參加過像柏林馬拉松這樣大型的體育賽事。比賽當天,起跑點上的緊張氛圍讓我不由得感嘆,之前所有上班前的早起訓練都值了!我有幸被安排在精英參賽者的后面,而且距離幾位肯尼亞選手只有幾米遠。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比賽就開始了。我簡直太愛這種感覺了!
于是,我開始與4萬名運動員一起在德國首都的街道上奔跑,街道旁擠滿了觀賽者。之前的參賽經歷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過了30公里之后,全程馬拉松才算真正開始。30公里以后,我必須盡自己的最大努力。
弗里曼叮囑過我,比賽中可能會發生一些完全出人意料的事情。果不其然,我還沒跑到半程,災難就降臨了。僅僅跑了18公里后,毫無來由地,我突然感覺胸口像是被人揍了一拳。胸口疼痛難忍,幾乎令我無法呼吸。怎么回事?我以前從未有過這種經歷,這太可怕了。難道是身體出現了什么危險狀況?我不由得擔心起自己的身體情況。
疼痛迫使我放慢了速度。繼續跑了幾步之后,我甚至不得不以走代跑。由于缺氧,我根本無法繼續跑步,內心的恐懼感也在不斷增加。這樣下去,我根本無法完成比賽。難道我要放棄夢想,放棄比賽嗎?我和弗里曼共赴的征途難道要以這種方式草草收場嗎?
其他參賽者接二連三地從我身邊趕超過去。我試著通過深呼吸減輕胸口的沉重感,然后,我突然想起弗里曼給的橡皮筋。在彈橡皮筋的那一剎那,我的注意力從胸口轉向手腕,那種短暫而尖銳的疼痛居然給我巨大的寬慰。彈橡皮筋產生的痛感來得快也去得快,并未做任何停留,還帶走了我胸口上的疼痛。彈橡皮筋真的奏效了。我重新掌握跑步的節奏,也重拾希望。胸口的疼痛神奇地減輕了,一如它出現時的那般突然。不到100米的距離,我就已重回正軌。這一切似乎是大腦在故意捉弄我,但我沒有時間細想。我的夢想已經復活。在接下來的24公里中,我必須集中精神,全力以赴。
距離終點線還有很長的路程,我必須把握好接下來的每一米。以前參加過的馬拉松賽和這一次比起來可算是小巫見大巫了。隨后,勃蘭登堡門映入眼簾。最終,我以自己有生以來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這場馬拉松賽,將個人最佳成績提高了2分鐘,以2小時44分跑完全程。
然而,我心頭產生一絲奇怪的感覺。一方面,我感到高興和自豪,2小時44分是那幾年我取得的最好成績,我已經完成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也證明自己能夠在壓力下保持穩定的表現;另一方面,一些消極想法卻總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因為此次柏林馬拉松賽并未實現我暗暗期待的巨大突破。好在母親使我重新打起精神。和她在一起,讓我想起童年時因中耳炎而不得不臥床休息的那段時光。她是我堅強的后盾,無論是在人生的高峰期還是低谷期,她都能給我帶來慰藉和力量。
比賽結束后,我們在柏林一家風格奇特的餐廳吃了意大利面作為午餐。那天,母親對我的提醒使我認識到成績數據體現不出來的道理——我取得的個人進步遠比成績更具價值,也更有可持續性。她告訴我,通過挑戰自己來實現個人成長,這使我整個人看起來狀態很好。的確,準備這次比賽過程本身的價值遠遠超過了比賽獎牌。“右轉”使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教會我如何在壓力下保持穩定表現,更重要的是,我在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口選擇了新的方向,并自此踏上一條非凡的旅途。盡管不能確定這趟旅途通往何方,但我深知自己的心態正在轉變。
幸虧有弗里曼和科里,我才能夠在家鄉創造奇跡。以我對慣常行為模式產生懷疑為起點,我開啟了通往無數未知可能性的大門。我已經踏上一場遠離舒適區的探索冒險之旅,并嘗到了跟著直覺走的甜頭。一旦掙脫自我限制,我的內心就仿佛有什么東西噴薄而出。當下的問題是,如果繼續前進,我將會成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