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三 在新全球化時代順勢而行
沈瑛華
安永大中華區稅收政策主管合伙人
讀到翁怡諾的《新全球化企業的未來》一書時,正值安永中國舉辦“中企出海”系列研討會和發布《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機遇和稅務政策全攻略》之際。這一主題獲得的關注度、參與度和點擊率永遠都是那么高。誠然,隨著地緣政治沖突的加劇和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塑,在這個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相互交織的時代,中國的企業家站在了一個歷史性的十字路口上。該如何選擇?他們不約而同地想要“走出去”尋找生存和發展之路,于是,《新全球化企業的未來》的出版恰逢其時,可以給中國企業家帶來些啟發。
20多年來,作為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深耕稅務領域的專業人士,我有幸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為眾多跨國企業提供與跨境業務相關的稅務咨詢。從早年協助外國企業“走進中國”,到近年協助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我完整地見證了從“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深度變遷。在逆全球化時代,人們并不畏懼成為逆行者,但如何走好每一步,需要借鑒先行者的經驗。《新全球化企業的未來》一書以其深入的分析和豐富的案例,幫讀者厘清了思路,并指明了實踐路徑。對于“可以重點關注的海外市場主要指東南亞、南亞、非洲乃至中東”這一點,大家都已逐漸達成共識。作者已對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和投資機會做了相當深入的研究。本書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了各新興市場的發展機會,并通過案例總結出各種成功的打法。從中國企業家的角度來看,我對書中談及的“時光機理論”深有感觸,通過借鑒成熟市場的商業規則或業務模式,中國企業家可以更好地預測并把握新興市場的商機。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本書第二部分著重介紹了各大新興市場中現有的產業巨頭情況,以幫助讀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然,站在稅務從業人士的角度來看,本書對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稅務相關的痛點和要點著墨不多,這給了專業人士在隨后介入以充分空間。
我與翁怡諾已相識多年,深知他在投資行業和實際案例等“術”的基礎上形成的“道”十分深刻。他一直稱自己是個悲觀主義者,卻始終以樂觀的方式入世行事。在如今的大勢之下,我認為,中國企業家也應以悲觀的方式做好準備,以樂觀的方式去追尋希望。他向來遵循新保守主義,在尊重秩序的同時,又勇于面對復雜和無序。他面臨選擇時的原則是“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始終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追求短期的利益。希望翁怡諾秉承自身之“道”,在投資這條路上不斷修行,走得更遠。
站在當下,面前是未來,身后是過往。書中提出了“2024拐點”一說,即2024年將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分水嶺,讓人警醒。一方面,人們要拋棄幻想,慎重落子,因為每一步都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人們還要用全球視角去考慮問題,要在謹慎與勇敢之間找到平衡,既要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也要腳踏實地地去執行。在走向新全球化的進程中,愿本書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家二次創業成功,也愿出海的中國企業家能夠勇敢地走向自己的星辰大海。始終要記得《銀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的封面上用大而友善的字母寫下的那句忠告:Don't Panic!(不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