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學習是精準、高效、快樂
隨著AI的迅猛發展,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拉開帷幕。那么,在教育領域,AI將會為人類帶來什么?
在2023年9月舉行的“聚焦教育新生態暨學習科學教育峰會”上,我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人類的學習正在進入全新的“軸心時代”。我們不能只讓學生掌握各學科的知識,更要培養他們像AI一樣精準、高效、快樂地處理數據。精準,不能出錯;高效,快速及時;快樂,不受情緒影響。
對于家長和教育者而言,這意味著教育模式要從以“傳統的知識傳遞為主導”,向“知識體系建立、程序思維培養、學習系統升級”三位一體轉變。怎么理解呢?我們不妨想一想曾經在知識傳遞模式下培養的大批“好學生”是什么樣的吧,可以用“小鎮做題家”來描述這類學生。“小鎮做題家”的學習成功秘籍主要是勤奮,能記憶大量的知識點,會總結解題模板,并通過不斷“刷題”磨煉出超強的解題熟練度。不得不承認,“小鎮做題家”曾是時代教育的受益者,也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然而,以AI為代表的科技進步改變了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其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地位愈加凸顯。近幾年,新高考、新中考改革呈現出了一大顯著特點:注重考查學生對信息理解和現實問題解決的能力。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考題中融入了真實場景和現實問題,變得更加靈活、務實;另一方面是出現了新定義題型,要求考生快速學習新知識,并用以解決新問題。此外,2023年9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新的中考政策,宣布“小四門”(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由考試變為考查,這實際上是進一步削弱了對學生知識記憶的考核。以上舉措無不傳遞出我國在人才需求上的變化,具有良好信息解讀與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創新能力的人才更加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顯然,這類人才是無法通過知識灌輸和大量“刷題”培養起來的。
新時代的人才該如何培養?曾經,AI通過模仿人類發展其智能;現在,AI已經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此時,我們應當考慮向AI學習以提升自身。建立知識體系、培養程序思維、升級學習系統,就是以AI思維為核心的一種教育模式。它將引領我們運用學習系統理論與方法來診斷、解決學生學習的系統問題,幫助他們逐步構建一個類似AI的學習腦,從而避免成為“小鎮做題家”。
那么,這樣的教學模式該如何開展?它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和技術?這就是本書將要闡述的核心內容。我希望能給教育工作者、家長以及學生打開一扇全新的學習之門,為基礎教育的改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