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發現情境,搶占先機
1988年,一對富有的夫婦被他們的兒子發現倒在血泊中,并最終身亡。警方很快將他們17歲的兒子馬蒂·坦克立夫(Marty Tankleff)鎖定為主要的嫌疑人,將他逮捕并立刻開始審訊。馬蒂承認了他的罪行,并被判處不少于50年的刑期。
在馬蒂于2007年獲釋之前,他已經在監獄里待了17年:他并沒有殺害自己的父母。回頭看看,指控馬蒂的證據并不令人信服,但無辜的他卻為何會認罪?
斯芬克斯之謎。
魔方。
費馬大定理。
全美運動汽車競賽(NASCAR)流行的原因。
請允許我將另外一個謎題加入到這些難題的行列當中,即電視游戲節目主持人之謎。
如果你愿意,請想象以下場景。你正在物色一位輔導教師。也許是你14歲的孩子需要補習歐洲古代史,也許是你自己在這方面需要幫助,不管怎樣,學期已經開始很久,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所有有經驗的輔導教師都已經被預約了。但是,拜經濟衰退所賜,你成功地找到了幾位意想不到的申請者,他們有意應聘這個位置。最終的三位候選人沒有什么教學經驗,但是他們的名字你很熟悉:帕特·薩亞克(Pat Sajak)、瑞安·西克雷斯特(Ryan Seacrest)、亞歷克斯·特里貝克(Alex Trebek)。
請記住,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一位你所愛之人的成績將取決于此。因此,請仔細考慮。
我是認真的。在考慮的時候,請盡你所能,在頭腦中想象一下這幾個人的樣子:他們分別是《命運之輪》(Wheel of Fortune)、《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和《危險邊緣》(Jeopardy!)的節目主持人。
怎么樣?拿定主意了嗎?就像節目主持人經常問的,這是不是你的最終答案?好的,請接著往下讀。
當然,大多數人會選擇特里貝克。薩亞克位居第二。為什么?因為在這些人主持的節目當中,《危險邊緣》是最具智力挑戰性的。因此,我們假設,特里貝克肯定是一個聰明的家伙,所以他才能主持好這個節目,不管怎樣,他總是知道答案。“歐洲歷史”是他節目里的一個問題分類,而我不記得《美國偶像》的評委西蒙·考埃爾(Simon Cowell)和蘭迪·杰克遜(Randy Jackson)或者珍妮弗·洛佩斯(Jennifer Lopez)和史蒂芬·泰勒(Steven Tyler)在節目中討論過英法百年戰爭。也許特里貝克能潛移默化地學到一些相關知識?至少,你可以確信他知道如何正確地念出“Charlemagne”(1)這個詞。
但這個選擇真的明智嗎?也許特里貝克其實不是最佳的人選。如果我告訴你,西克雷斯特在耶魯大學讀的是歷史學專業,或者我告訴你,薩亞克在投身電視行業之前,曾經獲得過歐洲文學的博士學位,你是否會感到驚訝?
好吧,他們自己聽到這些也會感到驚訝,因為這都是我編的。
不過,真相是,你我都不知道這些人究竟有多聰明。一方面我們知道,他們每個人都很聰明,很博學,可以成為合格的輔導教師,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只不過是被美化的代言人,能很好地念出提詞卡片上的內容,擅長和陌生人閑談。對于這三個人,盡管我們只能從經過美化和編輯的電視節目中獲得關于他們的信息,我們仍然覺得自己知道他們是什么樣的人。
這就是問題所在。從邏輯上講,如果要從這些電視游戲節目主持人中選出最聰明的一個,我們應該放棄努力,承認自己的無知。但是大多數人卻選擇了特里貝克。理性地分析,這個結論并沒有什么根據,就像我不會相信《實習醫生格蕾》中的帕特里克·鄧普西(Patrick Dempsey)或者其他電視上的醫生真能為治療我奶奶的高血壓提供什么有用的建議一樣。但是,我的鄰居可不會同意這些,他的汽車上還貼著褪色的“馬丁·希恩(Martin Sheen)是我的總統”的貼紙,而希恩在《白宮風云》中飾演了總統。如你所見,所謂“電視游戲節目主持人之謎”,并不是你會選擇這三個人中的哪一個作為輔導教師,而是為什么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會立刻選擇同一個人。
這種現象并不只發生在特里貝克身上。即使沒有精心挑選的措辭,沒有一位和特里貝克同樣來自加拿大的溫和憨厚的人,不管他是否像特里貝克那樣有大胡子,我們依然傾向于認為電視游戲節目主持人是睿智的。請考慮一下斯坦福大學的學生結對參加的一個研究。每對學生中有一個人被隨機選中,扮演問答節目主持人,或者叫“提問者”。另一個人則成為“參賽者”。提問者有幾分鐘的時間列出10道有挑戰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關于任何主題的,唯一的要求是,他們必須知道每道題的正確答案。列完問題之后,提問者開始向參賽者提問,后者的任務自然是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
斯坦福大學的學生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真的非常聰明。但是平均來講,參賽者只答對了4道問題。不管怎樣,即使是最有學問的學者,如果問他們另一個聰明人知曉的知識,也會很有挑戰性。
只要想一想你的朋友們,想想他們各自不同的興趣、經歷和專長,你就明白了。你可能是一位美食家,但熟知某個網絡體育游戲,你的伙伴則是一位昆蟲學家,但能背出每一集《星際迷航》(Star Trek)的臺詞;你們要想用一些細節知識難倒對方,這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想在一起喝酒的時候找一些共同話題?這看起來更有挑戰性;不過,嘿,他是你的朋友,不是我的。
想象一下,對于沒打過交道的陌生人來說,這種專業知識的差異會有多大。在問答節目任務中,除非參賽者有幸被分配到一位搭檔,這位搭檔的興趣領域與她自己的完全對應,否則她很快就會被考住。例如,我在課堂上演示這個研究時,曾有一位學生表現出了相對全面的專業知識,回答出了以下全部問題:
1.Name all 5 members of NSYNC.
1.列出超級男孩組合全部5位成員的名字。
2.Who was the only President to serve on the Supreme Court?
2.誰是唯一一位曾在最高法院任職的總統?
3.Name all 5 members of the Backstreet Boys.
3.列出后街男孩全部5位成員的名字。
也許你同時精通司法政治史和流行音樂男子團體方面的知識。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組合問題都會帶來很大挑戰。
當知道所有這些時,既知道參賽者的任務很難,知道提問者是憑空想出的主題,也知道角色是隨機分配的之后,你將如何評定參加研究的被試呢?
為了考察這個問題,研究者要求中立的觀察者,即問答節目的“現場觀眾”,用1~100分的量表,評定提問者和參賽者的一般知識水平。
平均來講,提問者的得分有82分,而參賽者只有49分。
換句話說,雖然知道參賽者在這個情境中處于明顯的劣勢,旁觀者在觀察被試玩游戲的過程中,仍然做出了內部的推論。他們推測,提問者肯定是知識更淵博的那個人。他們期望提問者在真實的游戲節目中也會表現很好,并認為他們是輔導教師的合適人選。對于參賽者,他們則判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要更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