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愧是領(lǐng)導,高屋建瓴,提綱挈領(lǐng)
- 重生昭和:我在東京當文豪
- 養(yǎng)豬有出息
- 2009字
- 2025-07-18 23:53:24
涉谷區(qū)?松濤別墅區(qū)的嶋中雄作家中,柏村謙助端坐在茶盤旁。
(嶋中雄作是中央公論新社的第三代社長,持股比例超 60%,是絕對控股股東。
津島修治在咖啡廳提出的想法,必須經(jīng)過他,哪怕他不明確支持,但只要他不公開反對,就有成功的希望了。
因此咖啡店會面散了后,柏村謙助立刻趕來了這里。)
“柏村侄兒啊,你父親最近怎么樣?”嶋中雄作走進茶室。
“父親挺好的,多謝嶋中叔叔掛念。父親也老提到您,讓我代他向您問好。
我今天來是有些工作上的事,想要向您請教。”
柏村謙助的父親柏村昭全和嶋中雄作年輕時曾同在東大讀書,讀書時兩人還一起參與過復刊《新思潮》。
畢業(yè)后,嶋中雄作進入家族企業(yè)中央公論新社,從事熱愛的出版業(yè),后來接替其父嶋中雄輔掌管雜志社。
柏村家是醫(yī)學世家,柏村昭全畢業(yè)后進入陸軍醫(yī)校任職,此后節(jié)節(jié)高升,如今任陸軍軍醫(yī)總監(jiān)、陸軍省醫(yī)務局長,已經(jīng)是陸軍軍醫(yī)中權(quán)利最大的那個人。
而柏村謙助棄醫(yī)從文這件事,也曾在柏村家引起過巨大風波,這里不再細說。
“我早已退居二線,現(xiàn)在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了,你們商量著來就行。”嶋中雄作這個老狐貍總是這一套說辭。
可誰知道出版社內(nèi)部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在老頭子的掌握中。
“這件事比較棘手,確實需要您出手,要不我也不會來打擾您。”柏村謙助說道。
“哦,什么事啊,居然讓我文武全能的侄兒都感到為難了。”嶋中雄作繼續(xù)裝聾作啞。
柏村謙助只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從頭和老頭子說了一遍。
嶋中雄作裝作為難的樣子,久久沒有說話。
柏村謙助可太了解嶋中雄作了,就靜靜地看著他裝。見他要憋不住了,又沒有臺階下,才問道:“嶋中社長,全社上下都等著您的決策呢。”
嶋中雄作這才滿意地說道:“嗯,事情這么做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但還是要細化一下,一招不慎就會落得個玩火自焚的結(jié)果。”
嗯,很好,不愧是領(lǐng)導,高屋建瓴,提綱挈領(lǐng),沒一句廢話,也沒一句有用的,主打一個高深莫測,深謀遠慮,柏村謙助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道。
“有了嶋中社長的指示,我這邊就放心放手去做了。
您這邊還有別的指示嗎,如果沒有我就回去工作了,改天再來看您。”
作為老職場人,柏村謙助清楚地知道心里吐槽歸吐槽,面子工程該做還得做。
“嗯,還真有個事,想提前跟你溝通一下。”嶋中雄作笑面虎似的說道。
“您太客氣了,有什么事您下令就是了,我們肯定嚴格執(zhí)行。”柏村謙助笑瞇瞇地回應道。
“不不不,這件事一定要提前跟你說一下。”嶋中雄作說道。
“好,那您說,我認真聽著呢。”柏村謙助知道,老狐貍越是這個樣子,越說明這件事他早就定好了,卻也只能陪著他演戲。
“熊高回來了,我想讓他進雜志社鍛煉一下,你感覺怎么樣?”嶋中雄作問道。
“哦,熊高要回來了啊,那真是太好了。”柏村謙助裝作很開心的樣子說道。
“你們倆兄弟小時候不是還經(jīng)常在一起玩嗎?這次他進雜志社后,你做哥哥的可得好好帶帶他。”
嶋中熊高是嶋中雄作的獨子,嶋中雄作對他極其溺愛。
柏村謙助因為年齡上比人家要大上五歲左右,因此并沒有太多交集,只曾經(jīng)見過一面,絕不存在老狐貍嘴里的小時候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老狐貍信口胡謅的能力真的是越來越爐火純青。
柏村謙助對嶋中熊高的印象非常深刻,跋扈易怒。
據(jù)說高中時,就經(jīng)常和一些小混混一起打架斗毆,吸毒喝酒,多次勸解無果后,被學校開除了。
對外說是身體原因需要休養(yǎng),所以暫時休學了。
這次到雜志社說是鍛煉,其實就是為了接班做準備嘛,柏村謙助心知肚明。
這樣的人是非接班不可嗎?找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打理,少爺只負責瀟灑花錢,對出版社也好,對少爺也好。怎么聰明一輩子的老狐貍就是想不開呢。
柏村謙助不禁在心里感慨起父愛的偉大。
同時也開始為自己的處境擔心,他實在不敢想象和這樣的人一起工作,會碰撞出怎么樣的“火花”,看來要早做打算才行。
唉,早知道職業(yè)生涯要遇到這種領(lǐng)導,還不如當初學醫(yī)了,還能少挨父親一頓打。
少爺?shù)氖录辈辉谶@一時半會,實在不行,少爺來了自己就跑路,這么多年的中央公論新社總編工作經(jīng)驗,應該還不至于找不到一份工作。
現(xiàn)在最要緊的還是先要先解決《斜陽》續(xù)集的問題。
老狐貍現(xiàn)在需要自己幫他帶寶貝兒子,所以他剛剛沒有反對自己提出的意見。這就足夠了,自己今天到這里來的目的就已經(jīng)達成了。
眼下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紙張配給的問題呢,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
每個月15日是紙張配給日,中央公論新社的實際紙張配給其實是比比4萬冊要多的。
前文說過頭部出版社在紙張配給到位后,就會立刻拿出一部分賣進黑市,中央公論新社也不例外,所以才會導致《斜陽》印了22000多冊,就沒紙了。
現(xiàn)在既然預測到《斜陽》續(xù)集會爆賣,首先保證所有內(nèi)部配給紙張不流入黑市,全部用于雜志印刷;
其次,雖然現(xiàn)在“五大”正在對《斜陽》進行圍剿,但只要人找對,錢給到,搞點“五大”流出來的配額,還真不是什么難事。
至于提前發(fā)售,這個確實比較為難,《中央公論》百年,始終堅持每月1日發(fā)刊。突然提前發(fā)刊,自然得找個好名頭才行。
創(chuàng)刊百年,創(chuàng)刊百年...有了,百年紀念刊,想到這里柏村謙助不禁被自己的智慧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