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登黃山懷古】寬韻

山高帽染雪,崖峭臂橫虹。

松老盤龍勢,石堅凝國忠。

登臨知地闊,俯仰見天崇。

此是中華脊,千年傲碧空。

賞析:

《登黃山懷古》以擬人化的筆觸與雄渾的意象,將黃山的自然風骨與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熔鑄為一,在山水登臨的懷古之情中激蕩著深沉的愛國情懷。全詩從景物刻畫到情志升華,結構嚴謹而氣韻貫通,堪稱自然物象與家國精神的精妙綰合。

一、擬人化寫景:雄奇山水的人格化賦形

首聯“山高帽染雪,崖峭臂橫虹”以奇絕的想象開啟全篇:山巔積雪如巨人冠帽覆雪,陡峭崖壁似臂膀橫亙虹影?!懊薄薄氨邸倍謱ⅫS山峰崖化為有姿態、有力量的生命體,既精準勾勒出黃山“奇險天下第一”的地貌特征(如天都峰的積雪、始信峰的絕壁),又以擬人化的動態賦予山水以凜然風骨——雪帽顯其高潔,臂虹見其雄闊,為后文的精神象征埋下伏筆。這種寫法突破了單純的景物描摹,讓自然山水成為民族品格的視覺載體。

二、托物言志:自然物象中的家國精魂

頷聯“松老盤龍勢,石堅凝國忠”是全詩的情感樞紐。黃山松以“奇松”聞名,詩中以“盤龍勢”狀其盤曲蒼勁,既契合迎客松、臥龍松等實景,又以“龍”這一民族圖騰喻指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石堅”則暗合黃山奇石(如“猴子觀?!薄帮w來石”)的嶙峋風骨,而“凝國忠”三字堪稱神來之筆——將堅硬的巖石人格化為凝聚著“國之忠誠”的精神豐碑,使自然物象超越了物理屬性,成為忠臣義士氣節的象征。此處“松”與“石”的對舉,恰似民族精神中“韌性”與“剛毅”的雙重特質,剛柔相濟,渾然一體。

三、時空俯仰:登臨體驗中的家國情懷

頸聯“登臨知地闊,俯仰見天崇”從個人視角拓展至天地境界。“登臨”呼應題目“登黃山”,既是實寫登山動作,也象征著對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追溯;“知地闊”以空間遼闊感喚起對祖國疆域的自豪感,“見天崇”則以天宇崇高喻指民族精神的不朽。這兩句通過“俯仰”的動作(俯觀大地,仰瞻蒼穹),在時空交織中構建出“個人—山水—家國”的情感脈絡:人在山水間雖渺小,卻能通過登臨感悟天地之壯闊、歷史之厚重,從而將個人情懷融入對家國的深沉眷戀。

四、卒章顯志:黃山作為“中華脊”的精神象征

尾聯“此是中華脊,千年傲碧空”以斬釘截鐵的判斷收束全篇,將黃山直接升華為“中華脊梁”。這一比喻極具張力:黃山群峰的巍峨屹立,恰似中華民族歷經千年滄桑而不倒的堅韌;“傲碧空”三字既寫黃山云巔高聳的自然姿態,又暗喻民族精神的崇高不屈——它不僅是地理上的高峰,更是文化與精神上的豐碑?!扒辍倍謩t將自然山水的永恒與民族歷史的綿長相勾連,使“懷古”之意落在“今之傲立”的現實情懷上,最終將對黃山的贊美升華為對祖國的禮贊。

五、聲韻與結構:寬韻中的雄渾氣象

全詩押平水韻上平一東(虹、忠、崇、空),屬寬韻范疇,韻腳字聲調舒展(平聲),適合表達豪邁之情。結構上,首聯繪形,頷聯鑄魂,頸聯拓境,尾聯升華,從“景”到“情”再到“志”,層層遞進。尤其“國忠”“中華脊”等詞的運用,將山水詩的傳統題材與愛國主題深度融合,既不失古典詩詞的含蓄韻味,又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精神,使黃山這一自然景觀成為民族精神的生動注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宁远县| 德格县| 宝山区| 平潭县| 巴南区| 曲水县| 明星| 淮南市| 金溪县| 右玉县| 密山市| 白朗县| 吉木乃县| 茌平县| 阿拉善右旗| 阿克陶县| 长顺县| 浠水县| 宝坻区| 英山县| 库尔勒市| 新邵县| 辛集市| 郧西县| 巴彦淖尔市| 剑河县| 鸡泽县| 荆州市| 广平县| 奉节县| 乌拉特前旗| 谷城县| 女性| 肇东市| 灌阳县| 永福县| 峨眉山市| 建昌县| 莲花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