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對比
- 重生75年,從知青年代崛起
- 吃剁椒魚頭
- 2069字
- 2025-07-24 01:09:37
“好家伙!默小子,你小子有點東西呀,每次的貨個頭都這么足,活力旺!這品相真好??!”
陳默看著拿著竹筐的吳師傅,憨厚的笑了笑,還是那套說辭:
“吳師傅,這也是我運氣好,天天跑鵬城河,廢了不少功夫才湊夠這點。”
吳師傅也沒深究,臉上笑開了花,趕緊指揮工人趕緊過磅。
竹筐抬上磅秤,吳師傅親自盯著秤砣:
“默小子,這次的量不錯呀,二百二十五斤六兩!
按二百二十六斤算!來,這是二百二六塊錢整!
還有這幾次你送的貨量夠了,可以兌換一些票,這次還是要肉票嗎?”
陳默想了想,憨厚的笑道:
“吳大爺,我家老婆懷孕了,這次我打算換些布票,得給即將到來的小孩準備些衣服和尿布?!?
吳師傅自然知道陳默的老婆懷孕了,聽到陳默的話,呵呵一笑,打開門市的抽屜,從中拿出兩張票遞給陳默,說道:
“來,默小子,這是兩張5尺的布票,給你?!?
陳默開心的接過布票,放進口袋里,
“嗨,感謝吳大爺,謝謝吳大爺?!?
“沒事,事辦完了,你小子先去忙吧,以后多送點好貨來就好了?!?
“我辦事您放心,一定會的,
那…吳大爺,我先走了,您忙?!?
“嗯,去吧,去吧?!?
陳默從縣水產公司出來,就往縣百貨商店走去。
縣百貨商店是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筑,在這會的保安縣城屬于標志性建筑。
進入百貨商店,陳默沒有在其他的柜臺停留,直接來到賣布的玻璃柜臺,
里面的玻璃柜臺像一道結界,隔開喧囂與秩序。
陳默攥著兩張汗濕的布票擠到布匹柜臺,眼前豁然鋪開一片色彩海洋,
燈芯絨深藍如海,陳默不由自主的用指腹撫過絨面留下蜿蜒紋路,
女售貨員立刻敲柜臺警告:“別摸!扯壞了你賠?”
這年代的人,服務態度不好,真不是什么狗眼看人低,而是這年代人民當家做主,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
大家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干的工作不一樣而已,大家根本就沒有這工作是服務誰的概念,自然不怕顧客什么的,
這年頭就是這樣,畢竟是陳默的行為草率了,被女售貨員制止,也沒生氣,
而是繼續看著柜臺上的布匹,這會國內最流行的就是的確良布了,
陳默看了看的確良標價牌上“每尺1.5元”,這價格刺得陳默眼皮一跳——夠陳默買五斤豬骨給楊柳熬湯。
然后陳默又看向純棉的大花薄軟布料,陳默眼睛一亮,“這花色鮮亮!”
不是陳默沒錢,事實上這兩三個月通過去水產公司賣小龍蝦,陳默空間里少說也有800來塊錢了。
雖然這年代流行的確良衣服,但是陳默是真不喜歡,因為的確良做的衣服確實好看,但是不透氣,人穿久了不舒服。
“同志,這兩個顏色的大花棉布給我各扯5尺?!标惸赶蚬衽_上的藍白布料和紅百布料,
布票和鈔票被售貨員夾進頭頂鐵絲滑輪的夾子,女售貨員也沒為難陳默,
拿起剪刀“咔嚓”鉸開布邊,量尺的木質棱角在布面壓出折痕;
最后一方花布裹進牛皮紙,麻繩十字捆扎,結結實實落進陳默懷里。
1975年正值計劃經濟鼎盛期,隨著化纖工業的發展,的確良價格也會逐年下降,最終在80年代普及。
后世很多人對這個年代有個誤解,那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很窮,
其實不是,這個年代城市的人,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工作,相對于這時候的物價,每個月的工資收入并不低,
1975年全國的城市人口約有1.6億,約3300萬戶。
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儲蓄文化,這年代的農村人口先不說,就說這些城市家庭,少的幾百上千塊的儲蓄,多的幾千甚至上萬塊的家庭儲蓄是有的。
這年代真正讓大家眾生平等,團結一心、共同致富的秤砣,是統購統銷的票據。
這年代特別是城市戶口的人們,大家普遍缺的不是錢,而是票,
要是人民真的貧窮,開革開放初期,那些倒爺又怎么能夠快速致富,成為一個個暴發戶呢?
怎么還會有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一說呢?
還不都是老百姓普遍手里有錢沒票,錢花不出去,只能存起來唄。
這年月每個人每個月吃多少糧食,用多少布匹,吃多少油,吃
多少肉,多少蔬菜,每年要多少工業品等等,國家全部給你計算的清清楚楚,并且按照人均要求強行計算到每個人頭上,杜絕那些有錢有權之人多吃多占,
確保每個人獲取的物資相差不大,金錢的價值沒那么大,社會貧富差距不大,大家過的日子都差不多,
所以這個年代的人們,普遍相信黨,相信政府,沒有生活的后顧之憂,全心全意建設祖國,為國家做貢獻。
人民雖然貧窮,但大家知道那是百年恥辱造成的,不是國家造成的,
這年代的人民,除了少數人,都沒有精神內耗,各行各業大家都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的為國家富強而奮斗。
對于陳默來說,你說好吧,這年代的政府真的管的太寬,衣食住行、條條框框都被管的死死的。
你說不好吧,這年代絕大多數的人們,城市里的人,生老病死國家都管了,沒有太多的后顧之憂,普遍都覺得幸福,生活有奔頭,
特別是隨著國內工業化進度的加速,農村里也開始初步的機械化耕種,甚至大量的工廠開始往農村里建設,人們對國家的認可那不是一般的高,國內老百姓的生活肉眼可見的在變好。
只是平均主義注定無法像改革開放那樣,通過迅速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釋放大家心中的欲望,放開大家的手腳,刺激經濟發展,
讓國內的經濟開始大規模的提升。
陳默前生今世都算是經歷了兩個社會階段的人,也說不上哪個社會階段更好。
只是從個人的角度,陳默還是更喜歡改革開放之后的社會,
雖然這個階段的社會,基本上完全靠自己努力了,但是活的相對自由,自己想干嘛干嘛,活的沒有那么多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