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鋼筋做的玩具,比代碼更暖

劉黑娃三歲那年,終于能跑穩了。

不是程序員敲代碼時手指在鍵盤上的精準跳躍,是光著腳丫在工棚區的泥地上跌跌撞撞地跑,鞋底沾著黃泥巴,像踩著塊沒清理干凈的鍵盤。他的玩具不是前世見過的智能機器人,是父親從工地上撿回來的短鋼筋、碎木板,還有王師傅用邊角料釘的小推車。

最先愛上的是那根彎成月牙形的鋼筋。劉建國說這是報廢的箍筋,被塔吊壓彎了弧度,留著沒用。劉黑娃卻視若珍寶,攥在手里當金箍棒耍,嘴里“嗚嗚”地模仿電視劇里的打斗聲。有次他舉著鋼筋追工棚區的大黃狗,被石頭絆倒在沙堆里,鋼筋硌得胸口生疼,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可看見狗被嚇得夾著尾巴跑,又“咯咯”笑出聲來。

“這娃,跟鋼筋親。”張叔路過時笑著打趣,手里還拎著剛和好的水泥。

劉黑娃聽不懂打趣,只是舉著鋼筋給張叔看:“直……直的。”他想把彎鋼筋捋直,可使出渾身力氣,鋼筋也只動了動,像段沒調試好的代碼,固執地保持著自己的弧度。

后來他發現,不直的鋼筋更好玩。他把鋼筋插進土里當旗桿,掛上用塑料袋剪的旗子;豎在沙堆上當炮樓,指揮著幾個光屁股小孩“沖鋒”;下雨時還能頂在頭上當傘,盡管雨水順著鋼筋流進脖子里,涼得他縮脖子。這根鋼筋在他手里變幻出無數種模樣,比前世那些參數固定的 3D模型有趣多了——至少它不會報錯,不會要求你輸入正確的指令。

工地上的碎木板成了他的積木。長的當鐵軌,短的當火車,薄的當橋梁。劉黑娃蹲在沙堆旁,用木板搭出歪歪扭扭的“東方大廈”,比他前世用 CAD畫的圖紙難看一百倍,卻讓他更有成就感。有次他學著父親綁鋼筋的樣子,用草繩把木板捆起來,想搭個更高的“塔吊”,結果剛搭到三層就塌了,砸得他手背上紅了一片。

“塌了……”他愣了愣,沒哭,反而咯咯笑起來。

這要是寫代碼,程序崩潰時他準會攥緊拳頭罵娘,可看著眼前倒塌的木板堆,他只覺得好玩。他蹲下來重新搭,這次故意把底層的木板擺得歪歪扭扭,看著它們更快地塌下去,濺起的沙粒落在臉上,癢得他直吸氣。原來有些東西塌了不用修復,塌本身就是件有趣的事。

最讓他著迷的是王師傅搭的“腳手架”。那是用幾根細竹竿和麻繩捆的,也就到他胸口高,是王師傅教新工人搭架子時做的模型。劉黑娃每天都要跑去看,趁王師傅不注意,就順著竹竿往上爬,像只剛學會上樹的小猴。竹竿晃悠悠的,比前世公司的升降椅刺激多了,爬到頂上往下看,能看見李秀蓮在公共廚房門口擇菜,劉建國蹲在地上抽煙,工棚區的屋頂像片灰色的波浪。

“小心摔著!”王師傅從不趕他,只是把松動的麻繩再捆緊些,“咱黑娃以后準是個搭架子的好手。”

劉黑娃聽不懂夸獎,只知道爬架子比在腦子里排算法快樂。他不用考慮竹竿的承重,不用計算麻繩的拉力,抓著竹竿往上躥就是了,摔進沙堆里也不怕,頂多嗆口沙子,比調試代碼時遇到的死循環溫柔多了。

有天暴雨過后,工地上積了片水洼。劉黑娃和幾個孩子把木板當船劃,他的“船”是塊帶裂縫的三合板,劃著劃著就進了水,沉在水洼中央。別的孩子笑他的船是“破木頭”,他卻脫了鞋跳進水里,抱著木板往岸邊拖,水涼得他直哆嗦,可踩著水的感覺比敲鍵盤時腳底板沾著的靜電舒服。

“黑娃,上來!”李秀蓮在岸邊喊,手里拿著擰干的毛巾。

他爬上岸時渾身濕透,卻舉著木板喊:“船……修好了。”原來他發現木板的裂縫能用泥巴堵上,雖然劃不了多遠,卻讓他明白了“修復”不一定非要精密的工具。

秋末的時候,工地要拆一批舊模板,劉建國撿回幾塊完整的木板,在工棚門口搭了個小臺子。劉黑娃把它當成戲臺,站在上面給工人們表演“搭房子”——用小石子當地基,短鋼筋當柱子,碎木板當房頂,嘴里念叨著“高……高”。工人們歇工時就圍過來看,有人扔給他塊糖,有人幫他扶著歪掉的“柱子”。

“這房子能住人不?”李胖子的侄子逗他,這小子總愛搶別的孩子的玩具。

劉黑娃把“房頂”往“柱子”上按得更緊:“能……結實。”他想起父親說過,房子結實不結實,不在好看,在根基穩不穩。

那侄子伸手就想搶他的鋼筋“柱子”,被劉建國一把攔住:“娃的東西,別亂動。”劉建國從口袋里摸出顆水果糖,塞給那侄子,又給了劉黑娃一顆,“咱黑娃搭的房子,比你叔蓋的結實。”

劉黑娃含著糖,甜味在嘴里化開,比前世加班時喝的功能飲料甜多了。他看著自己搭的“房子”,雖然歪歪扭扭,卻比任何 CAD圖紙都讓他滿足。至少這房子不會因為一行錯誤代碼就崩塌,不會因為內存不足就消失,它就在那里,立在工棚門口的泥地上,被夕陽鍍上層暖光。

冬天來臨前,工棚區要統一加固屋頂。劉建國和幾個工人爬上油氈房,用新的竹竿替換朽壞的椽子。劉黑娃站在下面,仰頭看著父親在房頂上移動,像只靈活的猴子。他把短鋼筋一根根遞上去,父親伸手接住,動作默契得像在傳遞什么秘密。有次鋼筋沒遞穩,掉在地上發出“哐當”響,劉建國在上面喊:“沒事,再遞一根。”

這聲音比編譯器的提示音好聽多了,劉黑娃想。他撿起鋼筋,再次舉過頭頂,父親的大手穩穩接住,掌心的溫度透過鋼筋傳下來,暖得他手指發麻。

夜里躺在被窩里,他的手還殘留著鋼筋的涼意和木頭的紋路。他不再想那些復雜的代碼,而是數著房梁上的釘子——一共七顆,有兩顆松動了,明天要提醒父親釘緊。這些具體的、能摸得著的東西,比抽象的算法讓他安心。

下雪那天,工棚區一片白茫茫。劉黑娃和孩子們用木板當雪橇,從土坡上往下滑,笑聲在雪地里炸開。他的“雪橇”是塊磨得光滑的模板,比別人的破木板快多了,風從耳邊呼嘯而過,像在給他加油。滑到坡底時撞上堆干草,他滾在雪地里,嘴里塞滿了雪,冰涼涼的,卻笑得停不下來。

李秀蓮站在坡上喊他回家喝姜湯,他從雪地里爬起來,舉著木板往回跑,腳印在雪地上踩出串歪歪扭扭的痕跡,像段沒按格式對齊的代碼。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代碼錯了要改,腳印歪了卻不用,它就在那里,記錄著他摔了幾跤,笑了幾聲。

喝姜湯時,他看著窗外的雪落在鋼筋上,慢慢融化成水珠。突然覺得,或許重生不是讓他帶著代碼回到過去,而是讓他忘了代碼,重新學一次怎么玩。用鋼筋當金箍棒,用木板當小船,用竹竿當腳手架,在泥地里打滾,在雪地里歡笑——這些簡單的快樂,比編譯成功的提示音更暖,比上線后的慶功宴更實在。

劉黑娃舔了舔嘴角的姜湯,甜味混著辣味,像極了這工棚里的日子。他把凍得通紅的小手伸進父親寬厚的手掌里,感受著那粗糙的紋路和溫暖的溫度,突然不想長大了。至少現在,他不用考慮 35歲會不會被裁員,不用糾結代碼有沒有優化,只要管好手里那根彎鋼筋,明天還能在沙堆里搭出座歪歪扭扭的“大廈”。

雪還在下,工棚的鐵皮屋頂被雪壓得“咯吱”響,像在哼首不成調的歌。劉黑娃靠在父親懷里,聽著外面孩子們的歡笑聲,眼皮越來越沉。夢里沒有代碼,只有根彎鋼筋,在雪地里劃出道金色的弧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尔夫| 策勒县| 久治县| 云龙县| 玉山县| 乳源| 宁明县| 鹰潭市| 永宁县| 威海市| 嵩明县| 台北县| 铜山县| 沈丘县| 会泽县| 屏东市| 伊春市| 罗山县| 建始县| 乐清市| 海口市| 紫金县| 钦州市| 咸阳市| 曲水县| 视频| 磐石市| 长丰县| 鹿邑县| 繁昌县| 玛纳斯县| 甘德县| 镇坪县| 遂川县| 南岸区| 民权县| 西乌珠穆沁旗| 胶州市| 内丘县| 仁怀市|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