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巨寇入汴京
書名: 北宋造反筆記作者名: 百里透黑本章字數: 2437字更新時間: 2025-07-16 23:59:46
時值六月,天氣炎熱難耐。
呼保義宋江,過去半年一直很憋屈。
自從他揭竿而起后,先是連續攻城奪寨,占下十多個縣,響應者數萬人。
但朝廷派來的招安之人,竟然只愿給他一個知縣、兩個縣尉、四個主蒲的名額。
簡直是欺人太甚!
他手下那么多弟兄,竟然只能換這么幾個鳥官。他手底下有大小軍頭三十多個,該怎么分?
若是他答應下來,就是背棄兄弟,自己腦袋可能就要搬家了。
后續朝廷派軍隊鎮壓,宋江手底下全是農民兵,連甲都沒幾件。
難以抵擋的情況下,采納吳用的主意,舍棄老弱只留精銳,轉而在各州縣之間游擊作戰。
恰逢去歲河北遭了旱災,他每至一二州縣,便能煽動裹挾流民上萬人。
在周邊搶奪一番,就再次丟下這些流民,主力精銳帶著財貨糧食,乘船而走。
成了流寇的宋江,宋軍連他屁股都摸不到,只能四處救火,亡于奔命。
只是這樣風餐露宿,終無定所的日子并不好過,尤其手下一些弟兄們,各個都有了意見。
那些遠離家鄉、親人的精銳兵卒,也生出怨氣。
宋江感覺,再這樣下去,不出半年手底下就會離心離德,甚至一些軍頭將棄他而去。
這天他和幾個親信軍頭商議此事,吳用說:
“公明兄,上次前來招安的只是一個知州,諒他也不敢許諾什么大官。
不若進京尋一大官促成此事,或是索性找人牽線搭橋,直接求到皇帝趙佶頭上。
那皇帝好大喜功,要是得知兄長愿意歸附,定然會欣然接受。
皇帝為滿足面子,也肯定會封兄長一個大官兒,我們這些兄弟,也能謀個通判縣令當當。”
宋江乃河北漢子身形高大,目光如炬,面容陰鷙。
他被吳用這番話說動心了,只是如何搭上線,又成了一個問題。
“京中大官,視我等為賊寇,怎會出面見吾?若是找人牽線搭橋,又找何人為好?”
吳用幾人皆靜,他們當賊前,不是小民就是土豪。
像宋江這樣的鄆城押司,已經是這群人里最高質量的人才了。
見眾人耷拉著腦袋,李逵起身說道:
“哥哥,我等這般干著急,何不先去汴京一趟!”
宋江聽后大笑道:“哈哈哈,李逵說得對,我等都沒去試一試,就這般沒了心氣,算什么好漢!?”
于是決定冒險去汴京,找機會與趙佶通氣,省去中間商賺差價,為大伙兒謀個富貴。
江水之上,李逵發著牢騷:“哥哥為何不愿帶俺!”
“你這黑廝,不似好人,一去汴京就露出原形,豈不是害了兄長?”吳用調笑道。
無奈李逵只能遠遠看著,宋江幾人乘船遠去。
五日之后,宋江出現在汴京城外。
————
自從識破陳途安馬甲后,李師師便經常邀請他,或是不請自來。
兩人關系也越發融洽,甚至陳途安覺得,只要自己一句話,就能夜宿醉杏樓。
這日李師師正在陳途安書房,纏著他索要新詩。
她環抱住陳途安手臂,祈求道:
“仙郎弟弟,再給姐姐一首詞如何?”
陳途安手臂在晃動間,時不時觸碰到一點柔軟,這讓他有些難以把持。
他甩開胳膊,皺眉說:“不是半個月前,才寫給你一首《青玉案·元夕》嗎?”
李師師再次抓住,搖晃個不停,眼中帶著幾分狡黠。
“那都是半個月前了,還望仙郎憐惜姐姐。”
什么亂七八糟的。
陳途安這次決計不會給她再寫了,本來就沒多少存貨,叫她搜干刮盡就不好了。
恰在此時,王鑫匆匆進來,只瞥了眼環住表弟手臂的李師師。
心道:看來表弟喜歡年紀大的女人,曹蓉比他大幾歲,現在又是一個李師師。
他也不多想,將幾封信交給陳途安,便匆匆離去。
陳途安一瞧,有翁翁陳啟坊寄來的,也有母親王氏的,還有一封來自曹蓉。
看到曹蓉這封信,陳途安有些心虛,他雖然和李師師沒發生什么,但總覺得“姐弟”情會變質。
“這是仙郎那位紅顏寄來的?”李師師見他瞧著這封信發呆,故作哀嘆:
“不知是誰家女子,竟能得嫁仙郎,師師便沒這份好福氣。”
受不了她這陰陽怪氣的話,陳途安無奈道:“師師姐,莫要鬧了,我再寫給你一首便是。”
李師師頓時面露喜色。
待他將一首陸游的《仆算子·詠梅》交給她,李師師看后,驚喜道: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真不知你小小年紀,怎寫的都是這等好詩。”
她卻不知道,陸游都快被薅禿了……
陳途安難以回答,雙方皆不語,兩人之間沉默片刻后,李師師忽然說:
“宮里傳來消息,要在我院中挖掘暗道,暗道挖通后官家就會來,仙郎以為如何?”
趙佶要挖地道?陳途安忽然有些想笑,但明白這個時候絕對不能笑出來。
李師師的意思很明顯,她即想問問自己的態度,亦是表明心意……雖然在她看來,仍舊無法擺脫趙佶。
可陳途安不怕趙佶啊!甚至可以立即南下,潛藏至今年十月,起兵造反。
“師師姐,可愿意跟我南下?”陳途安目光直視她。
李師師以為陳途安是想帶她私奔,伸出柔荑握住他的手,搖頭說:“仙郎,師師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她苦笑道:“官家第一次見我,是在大觀三年,那時我還未滿十三歲,官家從此便視我為禁臠。(1109年)
他定然不會放我走的,還會連累仙郎。”
陳途安輕捏柔荑,搖頭說:“師師姐,不必說那么多,途安只問你愿不愿隨我南下,若是愿意趙佶也攔不住。
我素來不喜什么轉世仙童,我在家中排行第七,若是師師愿隨我南下,便稱呼我七郎即可。”
李師師即心驚他,竟然直呼皇帝姓名。
亦為此感動萬分,腦海中回想陳途安所寫一首首詩詞,竟生出就陪他瘋一把的癲狂癡念。
不禁向前擁住他,輕薄紗衣下柔軟身軀,貼在陳途安健碩背部。
在他耳邊吐氣如蘭:“七郎,我跟你南下。”
————
宋江碰壁了,汴京城這么大、官那么多,可他根本找不到路子。
他派人去過蔡京、童貫、高俅、鄭居中等人府上。
可這些大官門檻太高,他派去的人連二門都進不去。
他和幾個頭目,又不敢親自去,害怕被當場捉拿邀功。
在京中盤亙十來天,身上盤纏也花得差不多。
無奈之下,他決定今天見一見傳說中的李師師,就打道回去。(《宣和遺事》記載,宋江起事后,曾潛入東京,于李師師家寫下反詞)
就在這時,吳用忽然拿了份報紙進來,一臉笑意道:“兄長可知此物?”
“小報而已,有甚要緊的?”
“非也,此乃兄長進身之階!”吳用搖頭道:
“這份小說報,是官家親封三品道官的產業,那位三品道官所住之處,吳用已經打聽到。”
“那又如何!那等高的門檻,如何進去?”宋江這幾天,已經看盡了汴京城高官嘴臉。
暗自生恨,有朝一日,必將領兵打進汴京!
“非也!”吳用笑道:“兄長,這位道官年僅十四,為人清廉,只住在外城城北一處二進宅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