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證據保全的時限
- 致使曖昧在心田
- 款款獨行.
- 3634字
- 2025-07-07 21:33:45
市立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走廊,彌漫著消毒水和焦慮混合的氣息。王強的妻子坐在長椅上,眼睛紅腫,手里緊緊攥著一團皺巴巴的紙巾。她身邊圍著幾個同樣面帶愁容和憤怒的親戚,聲音不大卻激烈地討論著“討說法”、“曝光黑心醫院”。
沈聽瀾就是在這片壓抑的低氣壓中走來的。一身剪裁利落的深灰色西裝套裙,高跟鞋敲擊地面的聲音清脆而富有節奏,與周圍的嘈雜格格不入。她手里拿著一個看似普通的文件夾,臉上帶著一種職業化的、恰到好處的關切,嘴角甚至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弧度,但鏡片后的眼神卻銳利如刀,精準地鎖定了目標。
“王太太?”沈聽瀾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瞬間讓那圈低聲議論停了下來。她微微俯身,遞上一張素雅的名片,“我是沈聽瀾律師。方便借一步說話嗎?關于王老師的病情和后續處理,有些非常重要的法律建議,可能關系到你們能否獲得應有的賠償和真相。”
王強的妻子有些茫然地接過名片,看著上面“恒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的頭銜,又看看眼前這位氣場強大卻態度溫和的女律師,猶豫地點了點頭。
沈聽瀾將她引到走廊盡頭相對安靜的一角。沒有寒暄,開門見山:“王太太,我理解你們現在的心情。但憤怒和沖動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讓關鍵證據消失。”她翻開文件夾,指尖精準地點在打印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七條上,清晰地將條款展示給對方:
“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王老師術后突發腦疝,直接誘因是引流管斷裂,這屬于‘醫療器械引起不良后果’的明確范疇。”沈聽瀾語速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按照這條規定,你們現在就有權要求醫院,共同對王老師手術中使用過的剩余耗材——特別是同批次的引流管、電極——以及他完整的病歷資料,進行現場封存!這是法律賦予你們的權利,也是保全證據、防止有人篡改或毀滅的唯一有效途徑!過了這個時限,或者實物被轉移、處理掉,后續就算打官司,你們也極其被動。”
她的話像一盆冷水,澆在王強妻子被憤怒和悲傷燒得發昏的頭上。“封…封存?現在?”她有些無措。
“對,就是現在,立刻。”沈聽瀾斬釘截鐵,“帶上你們所有直系親屬,一起去醫務科,明確引用這一條提出要求。他們不敢拒絕,拒絕就是違法。我在這里等你們,如果需要,我可以陪同你們去,確保流程規范。”她語氣放緩,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悲憫,“這不僅是為了可能的賠償,更是為了弄清楚王老師到底遭遇了什么,讓那些該負責的人付出代價。”
法律條款的冰冷權威和沈聽瀾話語中隱含的對真相的承諾,擊潰了家屬最后的猶豫。王強的妻子用力抹了把眼淚,眼神變得堅定起來,轉身招呼親戚:“走!去醫務科!”
看著家屬們急匆匆離去的背影,沈聽瀾臉上那絲職業化的溫和瞬間褪去,只剩下冰冷的銳利。她拿出手機,點開一個只有四個人的加密群聊,里面是蘇硯剛發來的康健達股權穿透圖最終版和可疑資金流摘要,以及江敘白標注了“專家費”異常的發票憑證截圖。
她走到消防通道無人處,背靠著冰冷的墻壁,仿佛置身于空曠的法庭。她閉上眼睛,模擬著康健達律師可能的辯護角度,然后睜開眼,對著空氣,用一種冷靜到近乎殘酷的語調,開始她的“庭審預演”:
“法官大人,對方律師指控我方產品存在缺陷導致患者損害,依據僅僅是術后斷裂的單一引流管殘端。我方認為,這無法排除術中操作不當、患者個體差異或術后護理失誤等干擾因素。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醫療器械使用單位發現使用的醫療器械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停止使用,通知生產企業、供貨者……必要時向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和衛生主管部門報告’——本案中,市立醫院作為使用單位,在發現問題后是否嚴格履行了立即停用、報告的義務?是否有證據證明斷裂的引流管本身存在設計或制造上的固有缺陷?而非偶發的、由其他因素導致的損壞?”
沈聽瀾嘴角勾起一絲冷笑,仿佛看到了對手在庭上的狡辯。她迅速在腦中構建反擊:
“反駁點一:強調斷裂的‘材質脆化’特性,符合《條例》第五十五條‘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定義,非操作或護理可解釋。
反駁點二:指出醫院設備科已出具初步檢測報告(雖原件丟失,但掃描件存證),證實理化指標嚴重不合格,已構成‘安全隱患’初步證據。
關鍵行動:立即依據《條例》第六十三條,向藥監部門申請對康健達該批次所有相關耗材啟動‘醫療器械缺陷調查’和‘產品召回評估’!用官方鑒定結論堵死對方‘偶發’論的退路!”
思路清晰如刀鋒。她迅速在備忘錄里敲下要點。
當晚,城市霓虹初上。蘇硯名下某棟高級公寓的頂層天臺,卻是另一番景象。晚風帶著城市喧囂的余溫和一絲清涼,巨大的無邊際泳池倒映著璀璨燈火。角落的戶外燒烤架上,滋滋冒著油煙。
“資本家,你這A5和牛是金子鑲邊了嗎?再被你烤下去,就只剩下碳了!”林晚舟看著蘇硯笨拙地試圖翻動烤網上一塊快變成焦炭的高級牛肉,忍不住吐槽。她難得地脫下了白大褂,穿著一件寬松的米色毛衣,臉色在暖黃燈光下顯得比白天柔和些,但眼底的疲憊和緊繃仍未完全散去。
蘇硯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剛想反駁,一雙戴著一次性透明手套的手伸了過來,手里的公筷精準地夾走了那塊備受摧殘的和牛,放到了烤架火力稍弱的邊緣。是江敘白。她依舊穿著熨帖的襯衫,只是解開了最上面一顆扣子,動作一絲不茍,像是在處理文件。
“火候過了,影響蛋白質結構,產生有害物質概率增加。”江敘白平靜地陳述,仿佛在宣讀科學文獻。那塊和牛在她“搶救”下,邊緣依舊頑強地糊著。
“江紀委,你這職業病能不能收一收?燒烤要的是煙火氣和隨性!”蘇硯哀嚎,放棄了拯救牛肉,拿起旁邊的氣泡水猛灌一口。
沈聽瀾斜倚在舒適的戶外沙發上,晃著手中剔透的紅酒杯,看著眼前這煙火氣十足又帶著點荒誕的閨蜜互動,嘴角噙著看戲的笑意。燈光在她精心打理的發絲上跳躍。當林晚舟的目光不經意掃過來,帶著詢問時,沈聽瀾微微一笑。她伸出纖長的手指,用指甲尖在紅酒杯細長的杯腳上,輕輕敲擊起來。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聲音清脆而富有節奏,在烤肉的滋滋聲和城市的背景音中并不突兀,卻精準地傳入林晚舟、蘇硯、江敘白的耳中。多年的默契讓她們瞬間識別出這熟悉的節奏——摩爾斯電碼。
·—··(M)
—·(A)
—·—·(C)
—·(T)
·(I)
···(O)
—·(N)
拼出來,就是:ACTION(行動)。
沈聽瀾敲完最后一個點,優雅地抿了一口紅酒,對著看過來的三人,用口型無聲地說了兩個字:“明天。”
天臺上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瞬。烤肉的煙火氣依舊,城市的霓虹依舊閃爍,但一種無形的、蓄勢待發的力量在四人之間悄然流轉。蘇硯放下氣泡水,眼神變得銳利;江敘白推了推眼鏡,鏡片后的目光沉靜如水;林晚舟深吸了一口氣,手指無意識地蜷縮了一下。沈聽瀾的紅酒杯在燈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
第二天下午,神外手術室準備間。
林晚舟正在為下午那臺備受威脅的喚醒手術做最后的器械檢查。手術顯微鏡已經推到了手術臺旁。她需要親自校準目鏡焦距和光源亮度。這臺顯微鏡是神經外科的“眼睛”,容不得半點偏差。
她俯身,調整著復雜的旋鈕,眉頭微蹙。光線似乎總差那么一點理想。
“焦距微調旋鈕有點敏感,需要很慢。”一個低沉的聲音在旁邊響起。程敘不知何時走了進來,他已經換好了綠色的急診備班手術服,帽子口罩戴得嚴實,只露出一雙沉靜專注的眼睛。
林晚舟微微一怔。程敘已經自然地走到她身側,伸出手指,輕輕搭在了顯微鏡那銀色的焦距微調旋鈕上,覆蓋在林晚舟還沒來得及收回的手指上方。他的指尖帶著外科醫生特有的穩定和微涼。
“這里,”程敘的聲音很近,透過口罩顯得有些悶,卻異常清晰,“逆時針半格,再順時針回一點點,找那個臨界點。”他一邊說,一邊帶著她的手指,極其緩慢、精確地轉動著那個小小的旋鈕。兩人的指尖隔著薄薄的手術手套,共同感受著旋鈕細微的阻尼變化。
時間仿佛被拉長了。顯微鏡目鏡中的影像從模糊變得無比清晰銳利,手術視野亮如白晝。而林晚舟所有的感官,卻似乎都聚焦在兩人交疊的指尖上,那微小的、同步的移動軌跡,以及旋鈕金屬冰冷的觸感透過手套傳遞過來。三秒?還是五秒?她無法判斷。只覺得自己的心跳聲在安靜的預備間里被無限放大。
就在焦距達到完美的瞬間,程敘的手指極其自然地移開了,仿佛剛才的觸碰只是最尋常不過的技術指導。他退后半步:“現在可以了。”
林晚舟猛地回過神,迅速將眼睛湊近目鏡確認。視野確實完美。她直起身,低聲道:“謝謝程醫生。”
程敘點點頭,目光掃過她確認過的顯微鏡,轉身去檢查其他急救設備。就在他擦身而過的瞬間,林晚舟聞到了一股淡淡的、熟悉的碘伏消毒液的氣味,從他干凈的手術服上傳來。這味道本該是手術室最尋常的背景,此刻卻帶著一種奇異的、令人心悸的清晰度,和她指尖殘留的、那短暫觸碰的微涼觸感一起,縈繞不去。
她定了定神,將雜念強行壓下,目光重新變得專注而銳利。顯微鏡已經校準,視野清晰。手術即將開始。而口袋里的手機,仿佛也感受到了風暴來臨前的寂靜,沉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