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重逢思思
- 櫻花樹下:扎進時光的約定
- 波波天地
- 1599字
- 2025-06-30 17:00:39
圖書館三樓的社科閱覽區總彌漫著舊書與陽光混合的氣息。王東峰指尖劃過第3271本書的書脊時,《管理學原理》封皮的燙金字體在斜光中晃了晃——三個月來,他從《科技通史》讀到《組織行為學》,草稿紙堆里藏著用不同顏色標注的筆記:科技類知識被他拆解成代碼邏輯,管理類理論被他比作算法優化,人文類著作則成了理解人性的“解碼手冊”。當他合上最后一本《青年領導力培養》,突然在某頁空白處看見自己寫的批注:“知識像樹的根系,扎得越深,越能觸到更高處的光。”
這種“觸到光”的感覺在他將《學生會章程》折頁夾進論文時達到頂峰。招新海報上“副主席”的燙金字樣在熒光燈下發亮,他盯著那三個字,喉結不自覺滾動——口袋里的論文錄用通知還帶著體溫,那篇關于“校園信息檢索系統”的研究,讓他第一次覺得,堆積的知識不再是對抗自卑的盾牌,而是通往“被看見”的階梯。他想起母親縫在運動服領口的襯布,突然明白:想把知識化作管理實踐,學生會或許是第一個試煉場。
木質長桌后的七位面試官里,劉思思的白襯衫最顯眼,她是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她坐在角落,珍珠手鏈隨記錄的動作輕撞桌面,發出細碎的聲響。當主席問到“如何用技術解決學生權益問題”時,王東峰的手指在褲縫間攥出褶皺——他想起櫻花樹下劉思思淡漠的側臉,又想起自己在圖書館為“隱性偏見”課題跑遍 20個院系收問卷的夜晚,突然開口:“想做一個能‘看見’所有聲音的系統,哪怕是角落里的細語。”
話音落下的瞬間,他瞥見劉思思抬了抬眼,筆尖在紙上頓了頓。直到走出面試室,后背的冷汗已浸透襯衫,他才敢回想:剛才回答時,自己的視線始終停在劉思思身后的櫻花窗欞上,生怕撞上她那雙像浸著星光的眼睛。而三天后公示的候選名單里,“王東峰”三個字赫然排在“學生會副主席”欄,旁邊標注著“技術部推薦”——后來他才知道,那行小字是劉思思作為宣傳部部長的親筆批注。
禮堂臺階12級,王東峰數到第7級時,掌心的演講稿已被汗水洇透。聚光燈打在臉上的剎那,他看見臺下第二排的劉思思正翻著他的演講稿,紙頁邊緣貼著她寫的便利貼:“這里可以提你給山區孩子做的編程課”。那娟秀的字跡讓他想起櫻花樹下她翻書時的指尖,心臟猛地撞了下肋骨,話筒里傳出的聲音都帶著顫:“技術不該有偏見,就像櫻花不該因樹影矮小而被忽略……”
掌聲雷動時,他下意識看向劉思思。她正低頭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發間的珍珠發卡隨動作輕晃,像落進他眼底的一顆星。直到主席宣布“王東峰當選學生會副主席”,他才發現自己攥著證章的手指泛白——那枚金屬徽章的重量,竟和母親寄來的家書一樣沉。
散場時劉思思穿過人群走來,礦泉水瓶上的水珠滴在他新別上的證章上。“你演講時說的‘被忽略的微光’,”她笑時眼尾彎成月牙,“和你論文里寫的‘隱性偏見’很像。”王東峰的心跳驟然加速,連耳尖都燒了起來,視線慌亂地落在她身后的櫻花樹上——當年他在這里因身高自卑到不敢抬頭,此刻卻能直面她的目光,盡管指尖還在發抖。
“論文是……是瞎寫的。”他下意識攥緊口袋里的論文復印件,那上面有他熬夜修改的二十多處批注。劉思思卻搖搖頭,珍珠手鏈滑到手腕:“我讀過你的‘校園身高歧視調研’,數據很扎實。”她的聲音很輕,卻像鑰匙撬開了他藏了多年的心事。他看著她被夕陽鍍成金邊的發梢,突然想起他兄弟柯坤說的“敢考才能及格”,喉嚨發緊地開口:“我進學生會,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夠高……”
話未說完,劉思思卻遞來半塊櫻花餅:“下次,有機會可以多多交流”。她轉身時,白色裙擺掃過草尖,發間的珍珠發卡閃了一下。王東峰捏著還帶體溫的餅,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香樟道盡頭,突然在心里補全了沒說完的話:“更是想站到能看見你的位置,告訴全世界——那些被忽略的微光,其實都能長成樹。”
夜風送來圖書館閉館的鐘聲,他摸出褲袋里揉皺的體檢單,“168.5cm”的數字在暮色里模糊成一片。但此刻他掌心的證章很燙,就像胸腔里那句沒說出口的話,正隨著知識堆砌的高度,一點點靠近那棵曾讓他自卑的櫻花樹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