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鳳雛的下落
- 三國:荊州有個李世民
- 下午五點到期
- 2363字
- 2025-08-09 08:00:00
襄陽城西,宋府掩映在一片翠竹之中。清晨的薄霧尚未散盡,竹葉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
士孫萌拖著尚未痊愈的身子,步履沉重地穿過竹林小徑。
每走一步,肋下的傷處便傳來一陣刺痛,但他咬緊牙關,硬是沒哼一聲。
“老師可在?“士孫萌站在院門外,聲音刻意放輕。
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青衣童子探出頭來:“原來是文始君,先生正在晨讀。“
士孫萌整了整衣冠,跟著童子穿過回廊。遠遠地,就聽見一個蒼老卻中氣十足的聲音在誦讀《孝經》。
宋忠一身素色深衣,正襟危坐在書案前。見士孫萌進來,他放下竹簡,眉頭微皺:“文始,你臉色怎么這般難看?“
士孫萌連忙行禮:“學生偶感風寒,已無大礙。今日特來向先生請教。“
宋忠示意他坐下,目光在他青紫未消的臉上停留片刻:“你向來身子強健,怎會突然染病?“
“這...“士孫萌眼神閃爍,支吾道,“前日去城外踏青,不慎摔了一跤。“
“摔的?“宋忠笑而不語,他知道自己這個學生有隱瞞。
隱瞞也就隱瞞了吧,明顯不是摔的,但是既然士孫萌不愿說,他也就不問了。
但看老師的眼神,士孫萌反而低下頭去,不再隱瞞:“學生確實與人起了爭執。”
宋忠聽士孫萌說了實話,緩緩頷首,復又搖頭:“這襄陽城里,只要不去惹那劉蔡蒯龐幾家的人,難道還有人人能欺負你?”
作為老師,宋忠可不只是掌州學那么簡單,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既然入了官場,那首先他必須是個政治人物。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會不知道士孫萌的所作所為!
士孫萌低頭不語。
宋忠面色一變:“難道真是那幾家的人?”
士孫萌依舊不言!
宋忠嘆了口氣:“你父親英年早逝,他將你托付于我,是望你修身養性。如今與人斗毆,成何體統?'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你可還記得?“
“學生知錯了。“士孫萌垂首,心中卻急轉。
他此來是為打聽那日文會上田漢的下落,若被先生訓斥一頓就打發走,豈不白跑一趟?
宋忠見他認錯,語氣稍緩:“說吧,為何與人爭執?“
士孫萌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先生可還記得前日文會上,那個作詠蟬詩的李世?“
“自然記得。“宋忠捋須,“那詩意境高遠,非尋常人能作。怎么,你與他起了沖突?“
“正是。“士孫萌故作憤懣,“其實,當日學生聞他詩意,起了結交之意,好意邀他論詩,他卻出言不遜……”
宋忠突然拍案而起,案上茶盞震得叮當作響:“你倒是編的好事~“
士孫萌嚇了一跳,差點從席上跌下來。
“那日老夫親眼所見,分明是你咄咄逼人,非要拉人家去飲酒!“宋忠怒道,“如今倒打一耙,'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到了此刻,你還有與我說偽?”
士孫萌面如土色,沒想到當日情形竟被先生看在眼里。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學生...學生...“
宋忠見他如此,長嘆一聲:“文始啊文始,你父親在世時,最重名聲。若知你如此行徑,該當如何?“
士孫萌額頭抵地,冷汗涔涔。忽然,他心一橫,咬牙道:“先生教訓的是。學生...學生其實另有隱情!“
“哦?“宋忠挑眉。
“那李世...并非真名。“士孫萌壓低聲音,“他實則是...是劉府君!“
宋忠瞳孔猛地收縮:“劉琦劉忠印?“
“正是。“士孫萌抬頭,見宋忠神色震驚,繼續道,“學生無意中得知此事,想試探其來意,這才...“
宋忠緩緩坐回席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竹簡,頷首不止:“難怪……難怪……”
他本以為那李世是個受不到重用的士子,在劉表手下得不到重用而已,沒想到居然是劉琦。
這一切都說的通了。
半月之前,他聽說江夏大破江東軍的時便感嘆,這位大公子真是深藏不露。
怎么說他深藏不露,在襄陽隱忍了數年,到了江夏便一飛沖天了,總不可能是突然變了性子吧。
自然是因為襄陽這邊蔡家勢大,那大公子只能裝作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尋一個翻身的機會。
而且大破江東兩萬水軍,生擒甘寧、魯肅,這是荊州多少年沒有過的大勝了!
想那黃氏鎮守江夏多年,只能御敵,多年來寸土未進,反而失了許多人口土地,到這年初,反而連自己的人頭都保不住。
當日,蔡瑁對那大公子劉琦去江夏赴任的事未加阻撓,便也是看到了江夏不過是個爛攤子而已。
也想不到,居然是放虎歸山,游龍歸海了吧!
“好一個居高聲自遠!”宋忠忽然捻須笑了起來:“文始,你今日來此,到底所謂何事!”
“先生明鑒。“士孫萌咽了口唾沫,“學生想知道...那日文會上,劉府君追趕的田漢是誰?“
宋忠瞇起眼睛:“你問這個做什么?”
“學生...學生想將功折罪。“士孫萌硬著頭皮道,“若能助劉府君尋得此人...“
“哈!“宋忠捻須輕笑,“你這小子,倒有幾分眼光!我本以為你在襄陽蹉跎了這些日子,便是棱角都磨沒了。”
士孫萌汗顏,原來之前做的荒唐事情老師居然都知道。
他起身踱了幾步,突然轉身:“你可知龐德公?“
“自然知曉。“士孫萌點頭,“龐德公乃荊襄名士,隱居鹿門山,與先生齊名。“
“那田漢便是龐德公之侄,龐統龐士元。“宋忠捋須道,“此人雖形貌不揚,卻胸藏韜略,有'鳳雛'之稱。劉府君尋他,必是為招攬賢才。“
士孫萌眼前一亮:“老師可知龐統現在何處?“
“鹿門山東麓有片茶田,他常在那里耕讀。“宋忠意味深長地看著士孫萌,“文始,你雖行事魯莽,但能識得劉府君這等明主,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士孫萌心中大喜,連忙拜謝:“多謝宋師指點!“
宋忠扶他起來,正色道:“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士孫萌鄭重行禮。
離開私塾時,日頭已高。士孫萌站在竹林中,眺望鹿門山方向,心中自然激動。
若是將龐統的消息告訴劉府君,自己與府君的恩怨定能一筆勾銷,說不定還能借此攀附上劉府君。
他在襄陽城雖然行了很多糊涂事,但心中總還是想做一番事業出來的。要做一番事業,必然是要尋一明主,他早年依父親生前之言,依附于劉表,卻未得一官半職,只能隨宋忠讀書,心中多有不甘。
現在,劉琦便是他最好的機會!
與此同時,鹿門山東麓的桃林中,一個身著粗布短褐的胖子正倚在樹下打盹,一卷簡牘攤開在膝上。
龐統撓了撓肚皮,迷迷糊糊地嘟囔:“奇怪...怎么總覺得有人要來找麻煩...”
他翻了個身,繼續酣睡。
樹影婆娑,落在他圓潤的臉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