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謝罪
- 三國:荊州有個李世民
- 下午五點到期
- 3562字
- 2025-08-09 18:00:00
數日后,士孫萌負手跟在劉修身后,背后還跟著一個潘濬。
士孫萌有些幽怨的看了潘濬一眼。
這位好師兄還真是厚臉皮,自己不過隨口說了一聲,得了機會能跟那傳說中的荊州隱忍第一人,現任的江夏太守劉琦劉忠印見一面,他還真就跟著過來了。
心里雖然不愿,但是畢竟當時潘濬還是跑前跑后,給自己打聽了劉琦的事跡,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己才打定主意,要跟那位大公子搞好關系。
士孫萌這個人不是不愿分潤一些功勞給好師兄潘濬,只是上次得罪了劉琦,現在有潘濬在場,免不了許多麻煩。
自己若是和劉琦無嫌隙的,倒是帶個消息過去給劉琦,表達一下攀附的意思,帶上潘濬倒也沒什么了。
但現在本來就是過去賠罪的,身邊多了潘濬,反而有些奇怪。
為什么說奇怪,正是因為他很了解自己的這個好師兄,本就是個破落家族出身,好不容易憑殺人做了個從事,后來不得寸進,就辭官回鄉。
品出來了嗎,這人就是個急功近利之人。
他士孫萌怕的就是這潘濬亂說話,要是急著表功,這本來謝罪的場面就會很尷尬。
在士孫萌的心里,自己雖然是去賠罪的,去攀附的,但畢竟自己三公之子的身份擺在那里的,但姿態還是要擺的。
跟在士孫萌身后的潘濬渾然不知士孫萌心里的想法,反而滿臉喜色。
到了一處偏僻的巷子,劉修站在馬車前,遞過了兩個黑色的頭套。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些古怪之意,但隨著潘濬立刻戴上了頭套,士孫萌也不甘人后,套在了頭上。
兩人坐于車上,隨著車子七拐八拐,終于到了終點。
這兩人都是文士,又沒有軍旅的經歷,自然不可能像后世的間諜一樣,什么通過拐了幾個彎知道自己到了何處。
下了車,士孫萌和潘濬被帶進了一個古樸的小院子,院子看起來不大,,附近也沒什么人家,倒是個隱蔽的好地方。
可一見院子,士孫萌就傻眼了,只見十幾個粗大的壯漢,小院的石板路旁,或在鍛煉,或在磨刀。
看到他們倆個進來,紛紛用侵略的眼神掃過來,頓時把士孫萌嚇的臉色慘白,手中打顫不止。
潘濬稍微好些,他畢竟是殺過人的,盡量讓自己目不斜視。
“二位請吧!”劉修一甩袖子,指著院中,
士孫萌終于還是拿出了豪族的氣勢,整了整衣服,昂首進入。
潘濬也不甘人后,就在士孫萌身后半個身位跟了進去。
卻見一人端坐主位,正面容平靜的打理著士孫萌和潘濬二人,正是化名李世的劉琦,其身內又是四百年后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士孫萌抬眼去看,只見李世民身旁還站著兩人,一個身高八尺,相貌雄壯,自是趙云。另一個人臉上一條刀疤,皮膚黝黑,便是王平。
那趙云還好,對上士孫萌的目光只是回看了一眼,但王平卻是狠狠的瞪了回去,嚇的士孫萌立刻低頭收回了目光。
士孫萌雖然心中驚怵,但又想起來自己來前乃是要擺姿態的,心里馬上提了幾分氣來。
昂首剛要對上李世民問好謝罪,卻聽邊上潘濬已經先上前一步躬身行禮,
“在下潘濬,拜見府君!”
士孫萌不由的皺眉。
你倒是讓我先說話?。?
李世民從容起身回禮!
士孫萌上前一步,立于潘濬之前,趕忙把今天的議題拉了回來:“府君,我今日是來謝罪的。”
他怕自己再不表明來來意,自己的這位好師兄便要把這次見面的主題變個模樣了。
說著側身對一旁的潘濬說道:“承明兄,你隨我來此為我說情,自然感謝,但謝罪之事,還是我親自來為好?!?
“府君,承明(潘濬)兄是我師兄,我倆同在宋師門下讀書,前聽聞我得罪了府君,今日才過來幫我說話的。”
這話也很明白,你潘濬是跟著我來,該謝罪什么的也是我來,說話該由我來主導,你當什么現眼包。
李世名嗯了一聲,也看出這士孫萌有些動肝火,但也想不明白這兩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潘濬剛想說話,便被士孫萌搶道:“府君,那日實在是不知府君身份,才做出了那般事情。那日之后,我回去便是痛改前非,今日請三公子送我來,便是要為當日之事,謝罪的?!?
潘濬把之前想說的話咽了下去,順著士孫萌的話往下說,“府君,文始當日是不知府君身份,才會發生如此誤會的?!?
從李世民的角度來看,他今日會答應見這士孫萌和潘濬,也是起了收攏的意思。
以他現在的名望想要收攏天下名仕英雄,是極困難的。
畢竟,他這個劉家大公子的名聲在荊州之地并不怎么樣,當日便是被人評價懦弱無能,現在在江夏做了一些事業,稍微有些成績,襄陽的這些人物也沒幾個知道的。
此番,士孫萌和潘濬親自來,肯定是起了結交的意思。
那潘濬并無什么得罪的意思,來了便拜,想來也是起了攀附的意思。
倒是那個士孫萌,李世民還不知道底細,不過既然對方過來謝罪,李世民的姿態還是要擺的。
至于什么防止自己行蹤暴露之類的事情,李世民讓劉修把他們兩人的眼睛蒙住也不過做個樣子而已,想來兩人也不會因為蔡瑁之故來故意接近。
為什么?
這兩個畢竟都是宋忠宋大儒的弟子,士人的風骨還是要的。
“文始,有句話叫不打不相識。何況那日我也是化名偽裝在前,怪不得你。再說,那日受傷的也不是我。若是為了賠罪,大可不必。”
聽了這話,士孫萌臉上一紅,“府君大人有大量,但是我之前行事魯莽,壞了府君的大事,在下心中多有歉意,今日便是帶賠罪之禮來的。”
說著,便把鳳雛龐統居與鹿門山之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聞大喜,忙拍著士孫萌的肩頭大笑道:“文始帶來的消息真是份大禮。”
那潘濬忽然咳嗽了一聲道:“府君,當日聽說文始與府君發生了誤會,我聽了前后經過,便與文始分析了此事。以府君之大才,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去宋師的文會。其中,追逐那田漢之事,頗有蹊蹺。所以,才問到了原來是府君是來尋那龐統龐士元的?!?
李世民聽完潘濬的自吹自擂的分析,心想這潘濬果然還是有些智計,畢竟說的頭頭是道,但是不是真的有才干,還需日后檢驗。
李世民微微頷首,又盯著潘濬雙目言道:“承明是吧,你說了如此多,不知意欲何為?”
“不瞞府君,在下聽聞府君在江夏的作為,心中傾慕。我在江夏做了多年執事,知道那黃家勢力之大,府君不過去了數月,便讓江夏臣服。又以江夏敗兵之勢破江東大軍,實在有高祖漢武之資?!闭f著,又是一拜,“再下雖不才,請入府君幕僚?!?
什么高祖漢武之資,是于別人聽,自然是極高的推崇,但與李世民而言,聽來倒也不覺得有什么?
但是李世民聽完,反而正色道:“廢話不多說,你愿意輔佐我,我自然高興,但,我有一條件,你若愿意,我們再聊!”
“府君請說!”
“除非你奉我為主,否則慢走不送!”
潘濬和士孫萌登時一愣,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奉為主這可比婚姻關系還要神圣的多。夫妻還可以休遣,但主從可不能輕棄,否則天下仕人必唾罵。
就連趙云雖然追隨于李世民,但也只是喊府君,并不喊主公,因為趙云已經認劉備為主。
可以說趙云現在只是在報恩而已。
但凡劉備這個主公出了事,他還是要去跟從的。
李世民對于謀士和武將自然是來者不拒,但,有個前提,必須真心認主才行,如果是歷史上知名的那些,比如趙云,他倒是可以放松些條件。但是其他人物嘛,首先你必須表忠,連表忠都做不到,以后還指望他忠心于你?
“我愿意!”潘濬只是稍微一滯,便開口答道,隨即跪下頓首。
潘濬如此利落的回答,把在場眾人都嚇了一跳。
這個好歹也是宋忠的弟子,又是被劉表賞識做過從事的,居然如此果決,也不免讓人動容。
趙云聽聞,心中不由的升起了一些異樣的情緒。
李世民將潘濬扶起,又轉向士孫萌道:“文始兄,既然將龐士元的消息帶來,你我之間的誤會便一筆勾銷了,若無事,便請回吧。”
士孫萌心中一團亂麻,他確實是打算攀附劉琦的,但要他認主,他做不到。
或者說,他來之前確實沒想過這一茬。
可是,潘濬如此果斷跪下認主,士孫萌的內心也開始動搖。
“阿修,送文始君回去吧!”李世民對劉修揮手道。
劉修剛想應下,忽然聽到噗通一聲。
原來,士孫萌也跪了下來。
“若府君不棄,我士孫文始,愿奉府君為主!”
李世民撫掌大笑,隨即將士孫萌扶起。
這突然嗎?
確實挺突然的,其實,潘濬跪下認主還可被人接受,因為他不過是個沒背景的士人,頂多也就是當年被劉表賞識,做了一任從事,又為了出名,殺了一介貪官。此刻,遇到劉琦這樣的明主,說是投機也好,說是目光長遠也罷,只要李世民成功了,他是一本萬利的,就算劉琦不成功,他也沒什么好損失的。
但士孫萌不一樣,他的父親可是做過三公的,雖然這個三公是在現在這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手下的,但三公就是三公,天下士人是認的,所以他端著這個名字,有名無實也罷,很多事情是不能輕易做的,比如說跪下認主。
但就士孫萌而言,他這人雖然有背景有名聲,但心中卻是沒什么主見。
今日潘濬的舉動觸動了他,他半是負氣半是認可潘濬識主之明,也認了主。
李世民當然不知士孫萌心中復雜心思,只是高興喚左右拿酒來。
劉修一時目瞪口呆,一是驚訝與潘濬和士孫萌二人居然如此果決的認了自己的大兄為主,一是因為他雖然懵懵懂懂,但經過這幾日的相處和四處的見聞,也知道這荊州牧的位置必然會招來一場腥風血雨,一場他們劉家內部的腥風血雨!
李世民舉杯與二人共飲,一時房中氣氛融洽,就連王平那張刀疤煞星臉也柔和的不少,但李世民飲盡杯中酒,忽然面色一沉道:
“我劉琦的情況你二位知道,既然二位已經認我為主,我便有事情吩咐你二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