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九轉大腸!
- 我的飯館通東漢末年!
- 書蟲一只
- 2657字
- 2025-07-08 16:43:38
半上午的陽光透過百味小樓的木窗,在青石板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半個時辰后,馬元義果然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了,手里的空碗擦得锃亮,碗沿還沾著點咸菜末。
“掌柜的,我小妹說……說這包子比年夜飯還香!”他跑得臉紅脖子粗,卻笑得露出兩排白牙,“她還讓我問,能不能跟您學揉面?說長大了也想做這么好吃的包子。”
劉昴星正蹲在灶臺邊擦拭那口新磨亮的鐵鍋,聽見馬元義已經回來的動靜,抬頭道:“元義,你往殺豬巷去時,記著跟王屠戶說,要那掛在最里頭的腸頭。”
馬元義聞言直起腰:“腸頭?王屠戶說腸頭油多,比腸尾貴兩文錢呢。”
“貴有貴的道理。”劉昴星用手指敲了敲鍋沿,“腸頭厚實,壁上那層筋膜得有半指厚,燉起來才夠勁道。你跟他說,要沒刮過油的原腸,我自己回來收拾。”
他其實是怕這東漢人處理不干凈,只要留著一點油星子沒處理好,這九轉大腸可就會腥臭無比。
在某節目中,三位評委為何在吃下著名“美食家”俞濤所制作的九轉大腸后,不約而同地戴上了痛苦面具?
就是因為俞濤當時沒把豬大腸里面油星子處理好。
當然,俞濤自己的說法是:“我是故意保留了一點油星子,這樣別人才知道他吃的是九轉大腸!”
劉昴星從錢袋里數出三十文錢,用麻紙包好遞過去:“這些夠買三斤了。要是他肯送點豬骨,就多給一文錢,回來能熬湯。對了,讓他把腸頭用麻繩捆好,你路上別磕碰,那玩意兒嬌氣,顛散了筋膜就不嫩了。”
馬元義把銅錢揣進懷里,手按在胸口拍了拍:“掌柜的放心,我記著呢!要最里頭的腸頭,不刮油,捆好別顛,送豬骨多給一文。”他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遍,忽然想起什么,“那要不要讓王屠戶用茱萸葉擦一遍?據說那樣能去味。”
劉昴星笑了:“不用,我自有法子。你就說下午要用來招待貴客,讓他揀最新鮮的,要是敢摻隔夜的,往后咱們就換張屠戶家買。”
“好咧!”馬元義拔腿便跑。
過了一會兒,馬元義扛著半副豬腸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了,粗布短打被汗水浸得發深,懷里還揣著用油紙包好的花椒和姜片這是劉昴星特意囑咐買的。
“掌柜的,新鮮的豬腸!肉鋪老板說這是今早剛殺的,還帶著熱乎氣呢!”他把沉甸甸的竹筐往灶臺上一放,竹篾碰撞的脆響里,混著豬腸特有的腥氣。
劉昴星正蹲在地上調試鹵水,聞言抬頭笑了:“來得正好,我這老鹵剛燒開。”
他起身揭開陶甕蓋子,一股混合著八角、桂皮和陳年醬油的醇厚香氣漫出來,瞬間壓過了豬腸的腥氣。
馬元義盯著那堆滑膩的豬腸直皺眉。
他在餅鋪打雜時見過去腸穢的伙計,無非是用清水沖沖,撒把粗鹽搓兩下,哪次不是腥得人躲老遠?
可眼下劉昴星竟要拿這東西做菜,還給大儒鄭玄吃?
正發怔時,見劉昴星舀了半碗面粉,又倒了些黑褐色的液體(醋),挽起袖子就往豬腸上搓。
白花花的面粉裹著黏液成團,他卻眉頭都沒皺一下,指腹反復揉捏腸壁褶皺,連腸頭那截最難洗的地方都沒放過。
“掌柜的,這……這能洗干凈?”馬元義忍不住問,手里的抹布都捏皺了。
“你看著就是。”劉昴星頭也不抬,搓到面粉發黏就倒進清水里漂,渾濁的水換了三盆,又拎起醋瓶往腸子里灌,“醋能去膩,面粉吸污,比你們用草木灰搓兵器還徹底。”
果然,原本滑膩腥臊的豬腸漸漸變得白凈,指尖捏上去只剩韌勁。
馬元義湊近聞了聞,竟真的沒了那股沖鼻的味兒,不由得咋舌:“乖乖,比洗兵器還干凈!這法子要是傳到軍營,伙夫們得謝您八輩祖宗!”
劉昴星被逗笑了,將處理好的豬腸切成寸段,丟進沸水鍋。“再加點料去去底味。”
他抓了把花椒、幾片生姜扔進去,水面立刻浮起一層白沫,“這叫焯水,得煮到用筷子能戳透才成。”
馬元義蹲在灶邊添柴,看著劉昴星用長筷翻攪腸段,忽然發現鍋里的水竟泛著淡淡的褐色。
原是剛才那壇老鹵舀了半勺進去。“掌柜的,這老鹵是啥做的?聞著比酒肆的醬肉還香。”
“秘密。”劉昴星故意賣關子,眼尖地瞥見灶臺上的糖罐,“對了,炒糖色的火候還差三分,得再熬三十息。”
他這話像是對著空氣說的,馬元義卻見他真的數著數添了半勺冷水,琥珀色的糖汁瞬間泛起細密的泡。
原來這便是“菜品鑒定術”在作祟。
方才炒糖色時,淡藍色的光幕突然跳出來:【糖色偏淺(70分),需延長熬制時間 10秒,加冷水激出光澤】;鹵制時又提示【鹵制時間不足(當前 20分鐘,建議 35分鐘),香料味未浸透腸壁】。
劉昴星依言調整,連鹵水的咸度都按提示加了小半勺鹽。
等鄭玄拄著拐杖走進來時,整間后廚都飄著鹵味的濃香。
老儒的目光剛落在陶碗里的九轉大腸上,眉頭便微微一皺。
那腸段裹著紅亮的醬汁,斷面的褶皺里還嵌著細碎的辣椒末,看著實在算不上雅觀。
“劉小郎君,這……便是你說的‘九轉大腸’?”鄭玄捻著胡須,語氣里帶著遲疑,“老夫雖非膏粱子弟,卻也知曉內臟乃市井粗食,登不得大雅之堂啊。”
“先生此言差矣。”劉昴星遞過筷子,“食材本無貴賤,關鍵看如何相待。您嘗嘗,若是不合口味,我再換道清蒸鱸魚?”
鄭玄被那香氣勾得喉結微動,終是架不住勸,夾了一小塊送進嘴里。
初入口是微辣,緊接著是鹵汁的醇厚,細細咀嚼,腸壁的韌勁里裹著花椒的麻香,最后竟品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回甘。
“這……”老儒眼睛陡然睜大,又夾了一塊,這次特意咬開斷面,“內里竟如此潔凈,毫無腥氣!這滋味層層遞進,竟比珍饈更有風骨!”
他連吃三塊才停箸,望著空了大半的碗感嘆,“老夫講學二十載,自詡‘食不厭精’,今日才知是坐井觀天了。”
劉昴星趁機笑道:“先生過獎。其實百味小樓不僅有這般‘粗食細作’,也能做些清爽小菜。聽聞先生常與門生在太學論道,若是不嫌棄,往后我每日備些便當,熱乎干凈,定比市集上的冷食強。”
鄭玄撫掌道:“甚好!我那些門生常抱怨太學食堂的蒸餅硬如頑石,若有你這手藝相助,怕是論道都能多辯三個時辰!”
他頓了頓,又道,“明日我便讓大弟子來訂三十份,也算為小郎君揚揚名。”
話音剛落,劉昴星腦海里便響起熟悉的“叮”聲:【聲望+ 200,解鎖技能“鹵味初級配方”,可制作基礎鹵蛋、鹵豆干】。
傍晚收攤時,馬元義抱著油紙包往家跑。
巷子里的孩童見了他都喊“百味小樓的小哥”,他卻只顧著把懷里的包子捂得更緊。
這是掌柜的特意多蒸的豆沙包,說給小妹當點心。
推開破廟的木門,六歲的小妹正蹲在草堆旁數螞蟻,見他回來立刻撲上來:“哥!你帶啥好東西了?”
當看清油紙包里雪白的包子,眼睛亮得像兩顆星子。
“慢點吃,別噎著。”馬元義看著妹妹滿嘴豆沙的模樣,忽然想起劉昴星擦桌子時說的話:“干活不只是為了糊口,得讓手里的東西沾著心勁兒。”
他摸了摸懷里揣著的八十文工錢,夠給妹妹買雙新草鞋了。
夜風從破廟的窗洞鉆進來,帶著遠處酒肆的喧囂。
馬元義望著妹妹啃包子的笑臉,悄悄握緊了拳頭。
跟著劉掌柜,或許真能讓妹妹不再住破廟,不再啃硬麥餅。
這百味小樓,好像真的能給人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