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今日祭祖
- 香火神道:從宗族祠堂開始
- 舅這德性
- 2044字
- 2025-07-25 23:35:04
清明,晴空萬里,卻照不暖榆錢坳的貧瘠。
李家祠堂前,氣氛肅穆。
在執事李三石的指揮下,祠堂內外被徹底灑掃過,雖依舊破敗,卻整潔異常,臨時搬來的幾張破舊桌椅擺放整齊。
祠堂大門緊閉,透著神秘與莊嚴。
李阿一早便帶著妹妹李蕓來到祠堂門口。
族人們已陸續到來。
個個衣衫襤褸,面有菜色,但每個人的神情都異常莊重。
他們按照李守拙事先的要求,默默地尋找著自己的位置:男丁在左,女眷在右,依輩分高低前后肅立。無人喧嘩,連孩童都異常安靜,空氣中只有壓抑的呼吸聲。
李守拙早已到場。
他手持一卷寫在粗糙毛邊紙上的祭文,神情肅穆,銳利的目光掃視著人群的站位,不時低聲糾正一兩個站錯位置的族人。
李老蔫穿著他唯一的長衫,臉色緊繃,站在男丁隊伍最前列,身體微微發抖。
李三石則帶著幾個后生,在祠堂一角檢查著香燭祭品,確保無誤。
李柳芽站在女眷隊伍最末尾,低著頭,雙手緊緊攥著衣角,但努力挺直著背脊。
巳時正刻將至。
李守拙走到祠堂正門臺階中央,深吸一口氣,蒼老卻異常洪亮、帶著金石之音的聲音驟然響起,瞬間壓下了所有雜念:
“肅靜——”
祠堂內外,落針可聞。
“吉時已到!”
他目光如電,掃視全場,確認所有人皆已就位,神情肅穆。
“啟——戶——禮——行——!”
隨著他悠長而極具穿透力的唱喏,兩位擔任引贊的少年,深吸一口氣,神情無比鄭重,緩緩推動那兩扇沉重的祠堂大門。
“吱——嘎——”
干澀的門軸摩擦聲響起,大門洞開,露出祠堂內的景象。
神龕上,烏木牌位靜靜矗立。
供案上鋪著洗得發白的舊布,擺放著瘦削的羊頭、粗糙的豆塑“素牲”、一碗黍飯、幾枚干果。
香爐中三支細香青煙裊裊,燭臺上火光跳動。
“參神禮行!”
李老蔫走到香案前,按照李守拙提前反復叮囑的步驟,雙手撩起長衫前擺,緩緩、鄭重地跪了下去。
“跪!”李守拙唱道。
身后所有李家男丁,如同聽到軍令,齊刷刷跪倒。
動作整齊劃一,膝蓋撞擊石板的聲音沉悶而震撼。
女眷在院中也紛紛跪下。
“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起——”
“跪——”
“司香者,就位。”李守拙唱道。
擔任司香的李老蔫之妻,一位頭發花白、面容沉靜的老婦人,從旁肅立的位置沉穩地走到香案側前方站定。
“司帛者,就位。”一位穿著整潔舊衣、神情緊張的少年也走到香案另一側站定,手中捧著一個盛滿清水的粗陶碗。
“引贊,引主祭,詣香案前。”引贊少年引導著依舊緊張的李老蔫走到香案正前方。
“上香!”李守拙唱道。
司香老婦上前一步,動作沉穩而恭敬,從香筒中取出三支新香,就著燭火點燃,輕輕晃動熄滅明火,然后雙手高舉過眉,將香穩穩插入香爐。
青煙裊裊上升。
“獻酒!”李守拙唱道。
司帛少年上前一步,將盛滿清水的陶碗恭敬地捧給主祭李老蔫。
李老蔫接過碗,將碗高舉過頭,然后微微躬身,將碗放置在供案上指定的位置。
亞獻禮、終獻禮依次進行,儀式一絲不茍地重復。
到了誦讀祭文的環節。
李守拙展開手中卷軸,聲音陡然拔高,響徹祠堂內外:
“維慶歷三年,歲在丙戌,節屆清明。”
“榆錢坳李氏闔族不肖子孫,謹以清水素饈、心香一瓣,泣血稽顙,叩告于列祖列宗神位前曰。”
“赫赫始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子孫不肖,家族黯淡,祠宇傾頹,香火幾絕……此皆子孫之罪也!痛何如哉!”
“幸賴天恩祖德未泯,兇邪伏誅……然劫后余生,家徒四壁……祭品寒酸,清水代酒……非敢忘本,實困頓難全……唯此心昭昭,可對日月!”
“伏乞祖宗李稷府君,垂憐子孫……賜我輩堅韌之氣,重整破碎家園……佑我血脈不絕,香火永續……伏惟……尚饗!”
祭文誦畢,李守拙聲音微顫:“焚帛告天!”
司帛少年將祭文卷軸與一疊象征性的黃紙“元寶”投入化寶盆中。火焰升騰,紙灰混合著粗布燃燒的氣味,盤旋上升。
“辭神禮行。”
儀式結束,祠堂外一片寂靜。
李守拙站在臺階上,長長地、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
李阿走到他身邊,深深一揖:“先生辛苦了!”
李守拙微微頷首,疲憊卻滿足:“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李阿站到臺階上,李阿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在角落努力挺直脊背的李柳芽身上微微停頓。
“祭禮已成,先祖有知。”
“今日祭祖,告慰先靈,更在凝聚我李氏血脈,大災雖過,家園待興,前路艱難,非一人一家之力可渡,我等同根同源,自當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他頓了頓,聲音更加沉凝:
“但祭無禮不興,法不立不廢,今祠堂重開,香火再續,籍此良日,當立新規,以正家風,以聚人心,以度時艱!”
此言一出,人群一陣輕微的騷動。
立家規?
這在榆錢坳李家,已是久遠到幾乎被遺忘的記憶了。
連廊下的李守拙都微微抬起了眼皮,渾濁的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顯然李阿此舉并未與他事先商議,但他并未出言,只是靜觀。
李阿看向李老蔫,李老蔫點了點頭,“把人帶上來!”
不多時,李貴被兩個精壯漢子反剪著胳膊挾了進來。
“咚”的一聲,他被狠狠摜在青石板地上。
圍觀的族人里有人啐了口唾沫,有人捂著孩子的眼睛,有人驚惶不安,怕被事后清算。
漢子們按著李貴的肩,迫使他臉朝著牌位跪下。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李阿聲音低沉,“此人姓李名貴,乃我李家旁系子弟,前幾日偷盜財物,被族人當場抓獲,且供認不諱,特罰杖刑三十,以儆效尤。”
“李家眾人,當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