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東瀛試煉
- 破風前行:車輪上的夢想
- 紫落姑娘
- 2826字
- 2025-07-03 14:31:25
成田機場的玻璃幕墻外,朝陽剛剛升起,將停機坪染成金色。破風車隊的隊員們拖著行李走出到達大廳,迎面撲來的是潮濕而陌生的空氣。
“這就是日本啊,“王飛深吸一口氣,“連空氣的味道都不一樣。“
蘇曼核對著一張日文便簽:“接我們的車應該在3號出口等?!?
隊員們跟著指示牌尋找出口,四周是匆忙的日本上班族和游客,廣播里流淌著柔和的日語,一切都透著新鮮與陌生。
“有人接機就不錯了,“老周拍了拍他的寶貝工具箱,“我聽說有些車隊得自己搭電車?!?
3號出口外,一名舉著“破風車隊“中文牌子的中年男子正在等候。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fā)一絲不茍地梳向腦后。
“你們好,我是佐藤健,賽事組委會的聯絡員。“他用流利但帶口音的中文自我介紹,“歡迎來到日本。“
前往酒店的大巴上,佐藤熱情地介紹著賽事安排和日本的風土人情。隊員們透過窗戶好奇地打量著沿途風景——整潔的街道,密集卻有序的建筑,騎著自行車穿梭的人群。
“看他們的自行車,“劉強指著窗外,“全都一模一樣,連車筐都一樣?!?
“那是日本的通勤自行車文化,“張振解釋道,“實用至上,不講究個性?!?
酒店位于東京市區(qū),雖不豪華但干凈舒適。大堂里,幾名穿著各色隊服的車手正在辦理入住,看到破風車隊進來,投來好奇的目光。
“那是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青年隊,“張振低聲告訴蘇曼,“穿綠衣服的是馬來西亞國家隊,都是亞洲強隊。“
蘇曼點點頭,突然意識到他們即將與這些職業(yè)強隊同場競技,手心不自覺地滲出汗水。
入住手續(xù)辦完后,佐藤帶他們參觀了酒店設施:“地下一層有臨時改裝的自行車庫和維修間,三樓是健身房和理療室,餐廳在二樓,早餐六點開始。“
“訓練怎么安排?“蘇曼問。
“組委會提供訓練路線圖,“佐藤遞給她一份文件,“但各車隊自行安排時間和內容。需要提醒的是,東京交通規(guī)則很嚴格,請務必遵守?!?
短暫的休整后,車隊立即召開會議。蘇曼將賽事手冊分發(fā)給每個人:“五個賽段的詳細資料都在這里。明天我們先適應場地,重點勘察團隊計時賽和富士山賽段?!?
“我聯系了在日本的老朋友,“張振補充道,“他提供了幾條適合高強度訓練的路段信息?!?
會議結束后,隊員們各自回房休息。蘇曼剛躺下,手機就響了起來。是楊速發(fā)來的視頻通話請求。
“到了?一切順利嗎?“屏幕那端的楊速看起來氣色不錯,已經能拄著單拐短距離行走。
“剛到酒店,“蘇曼把手機鏡頭轉向窗外,“看,東京塔。“
“真不錯,“楊速微笑,“隊員們狀態(tài)如何?“
“興奮多于緊張,我覺得是好事?!疤K曼猶豫了一下,“不過...這里的對手水平真的很高?!?
“記住,你們不是去爭冠軍的,“楊速的語氣堅定而溫和,“積累經驗,展示風采,就是成功。“
掛斷電話后,蘇曼翻開賽事手冊,再次研究對手資料。亞洲排名前二十的車隊幾乎全部參賽,其中不乏有世巡賽經驗的明星車手。相比之下,破風車隊就像誤入狼群的小羊。
“別想了,“她對自己說,“專注我們能控制的事。“
第二天清晨,車隊開始了在日本的第一次訓練。東京的早高峰尚未開始,街道安靜而整潔。隊員們騎著車,沿著預定路線向郊外駛去。
“注意左側通行,“蘇曼提醒道,“和國內相反,需要適應。“
訓練路線沿著多摩川延伸,平坦而寬闊,非常適合高速騎行。令隊員們驚訝的是,沿途已經有不少騎行隊伍,全都隊形整齊,速度驚人。
“那些是職業(yè)隊的訓練,“張振觀察道,“看他們的輪轉,幾乎分毫不差?!?
正當破風車隊準備開始自己的訓練時,一隊穿著鮮紅色隊服的車手從后方接近,整齊的輪轉聲像一臺精密機器。
“讓路!“領騎的日本車手用英語喊道。
破風車隊趕緊靠邊,紅色車隊如一陣風般掠過,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那是日本最強的太陽神車隊,“張振目送他們遠去,“去年亞洲巡回賽總冠軍。“
王飛吹了聲口哨:“這速度...我們真的能和這種隊伍比賽嗎?“
蘇曼沒有立即回答。太陽神車隊的實力確實震撼,但更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那種軍事般的紀律性——每個車手的姿勢、踏頻、甚至呼吸節(jié)奏都近乎一致。
“我們也許沒他們快,“她最終說道,“但可以學習他們的專業(yè)和紀律?!?
訓練繼續(xù)進行,但氣氛明顯凝重了許多。親眼見識亞洲頂級車隊的實力,讓破風隊員們意識到差距比想象中更大。
中午休息時,車隊在一家便利店外吃便當。突然,天空烏云密布,轉眼間大雨傾盆而下。
“快躲進來!“便利店店員招呼他們。
隊員們狼狽地擠進狹小的店內,渾身濕透。就在這時,一輛熟悉的紅色車隊大巴停在路邊——是太陽神車隊。
日本車手們迅速下車,有序地從行李艙取出自行車和裝備。令人驚訝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他們沒有慌亂躲雨,而是繼續(xù)按計劃準備訓練。
“他們瘋了嗎?“王飛瞪大眼睛,“這種天氣還訓練?“
蘇曼注意到,太陽神車隊的后勤人員正為每位車手遞上特制的防雨騎行服和專業(yè)雨鏡。
“不是瘋狂,是專業(yè),“張振輕聲說,“他們有應對各種天氣的完備方案。“
更令人意外的是,太陽神車隊的教練注意到躲雨的破風車隊,走過來用英語詢問:“需要雨具嗎?我們可以分享一些。“
蘇曼一時語塞。按常理,競爭對手之間很少有這樣的善意。
“非常感謝,“張振代表車隊回答,“但我們人太多,不方便...“
“沒關系,“日本教練微笑道,“比賽是對手,訓練是伙伴。這是自行車運動的傳統(tǒng)?!?
最終,太陽神車隊慷慨地借給破風車隊六套防雨裝備,讓他們能夠完成剩余訓練。
雨中騎行對破風車隊來說是全新體驗。專業(yè)防雨裝備的效果令人驚喜,而太陽神車隊分享的雨天騎行技巧更是寶貴。
“重心后移,下坡更穩(wěn)...“
“剎車要提前輕剎,去除剎車面上的水分...“
“轉彎角度放大,避免側滑...“
訓練結束后,太陽神車隊收拾裝備準備離開。蘇曼追上他們的教練,深深鞠了一躬:“非常感謝您的幫助?!?
“不用客氣,“日本教練回禮,“期待比賽中見到你們的表現。“
回酒店的大巴上,隊員們沉默不語,各自沉浸在今天的見聞中。最終,老周打破了沉默:“他們?yōu)槭裁磶臀覀??明明是對?..“
“職業(yè)精神,“張振回答,“真正的強者不怕分享,因為他們知道勝利取決于自身實力,而非對手的不足?!?
蘇曼若有所思。太陽神車隊的專業(yè)和慷慨,給她上了生動的一課——職業(yè)自行車不僅是速度和力量的比拼,更是精神和文化的較量。
那天晚上的戰(zhàn)術會議上,蘇曼提出了全新思路:“我們之前的計劃太保守了。與其全面防守,不如集中力量在特定賽段突襲?!?
“什么意思?“王飛問。
“放棄全面競爭,選擇最適合我們的賽段全力出擊,“蘇曼指著賽段圖,“比如團隊計時賽和富士山賽段。“
張振眼前一亮:“游擊戰(zhàn)術。避開敵人主力,尋找局部優(yōu)勢?!?
“正是如此,“蘇曼點頭,“其他賽段以完賽和學習為主,把全部精力放在能發(fā)揮我們特長的賽段。“
這一戰(zhàn)略調整得到了全員贊同。會議持續(xù)到深夜,詳細制定了團隊計時賽的戰(zhàn)術安排。蘇曼借鑒了太陽神車隊的部分訓練方法,特別是精確到秒的輪換計時和手勢信號系統(tǒng)。
“明天開始新訓練計劃,“會議結束時蘇曼宣布,“我們要讓亞洲看到破風的實力!“
窗外,東京的夜色璀璨如星海。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這支來自中國的小車隊正悄然準備著他們的國際首秀。前方的路充滿未知,但破風的車輪已經轉動,帶著他們的夢想,駛向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