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危機降臨

聯賽第二站前夕,破風車隊來到了風景如畫的云南麗江。這里的高原環境和復雜地形是絕佳的訓練場地,楊速計劃在比賽前進行一周的高強度適應性訓練。

“高原反應是最大挑戰,“抵達第一天,楊速就警告隊員們,“前三天只做輕度訓練,讓身體適應。“

麗江古城的石板路兩旁,破風車隊的隊員們騎著車緩緩前行。遠處玉龍雪山巍峨聳立,在陽光下閃耀著銀光,美得讓人屏息。

“我從沒在這么美的地方騎過車,“林曉陽興奮地說,高原環境對他這個云南孩子來說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張振出人意料地主動擔任起高原騎行顧問:“注意呼吸節奏,兩步一呼兩步一吸。喝水要少量多次。“

蘇曼驚訝地看著這位平時沉默寡言的前輩,突然意識到張振可能比他們想象的更關心團隊。

第三天下午,車隊按計劃進行首次高強度訓練——一段20公里的爬坡騎行,海拔提升近1000米。楊速親自帶隊,準備測試隊員們在高原環境下的耐力表現。

訓練開始很順利。麗江的藍天白云下,六輛藍色戰車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隊形整齊劃一。張振和蘇曼輪流領騎,其他人緊隨其后。

“保持節奏!“楊速不時提醒,“注意心率!“

就在訓練進行到三分之二時,意外發生了。楊速的車突然搖晃了一下,接著連人帶車摔倒在路邊。

“教練!“蘇曼第一個停下來,驚恐地看到楊速臉色慘白,雙手緊抓著左膝。

其他隊員也迅速停下,圍攏過來。張振經驗豐富,立即檢查了楊速的狀況:“膝蓋舊傷復發,需要冰敷和抬高。“

眾人手忙腳亂地把楊速抬到路邊樹蔭下,老周從支援車中取來急救包,林曉陽則跑去附近村莊買冰塊。

“沒事,“楊速強忍疼痛說,“只是舊傷,休息一下就好。“

但張振檢查后表情凝重:“腫脹很嚴重,可能不只是簡單復發。“

支援車很快將楊速送往麗江人民醫院,其他人完成訓練后也立即趕回城里。

醫院診斷結果比預想的更糟——左膝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半月板損傷,需要立即手術和至少三個月的康復治療。

“三個月?“病房里,蘇曼難以置信地問醫生,“可他是教練,車隊離不開他...“

“如果不好好康復,可能永遠無法正常行走,“醫生嚴肅地說,“更別說騎車了。“

楊速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但出奇地平靜:“聽醫生的。車隊...會找到臨時解決辦法。“

那天晚上,隊員們聚集在酒店會議室,氣氛凝重得像要滴出水來。

“現在怎么辦?“王飛打破沉默,“沒有楊教練,我們就像失去舵手的船。“

所有人的目光不自覺地轉向張振,作為隊內唯一有過職業車隊經驗的人,他自然成為臨時領袖的最佳人選。

但張振出人意料地搖頭:“我不適合當教練。我的強項是騎行,不是戰術分析和團隊管理。“

“那誰...?“劉強的問題懸在半空。

蘇曼深吸一口氣:“我來吧。“

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她。

“我是隊長,對車隊情況和每個人的能力最了解,“蘇曼的聲音越來越堅定,“而且過去半年,我一直在跟楊教練學習戰術分析和訓練計劃制定。“

“但她沒有經驗...“老周擔憂地說。

“誰一開始就有經驗呢?“蘇曼反問,“破風車隊從零開始,不也是一步步學過來的嗎?“

張振沉思良久,最終點頭:“可以試試。但我建議分工合作——蘇曼負責戰術和訓練計劃,我負責賽場指揮,老周管車輛,其他人各司其職。“

這一折中方案得到了大家認同。會議結束后,蘇曼立即趕往醫院向楊速匯報決定。

“你確定嗎?“楊速認真地問,“壓力會很大。“

“不確定,“蘇曼誠實地說,“但我不能看著車隊就這樣停滯不前。“

楊速微微一笑,從床頭柜拿出一個筆記本:“過去半年我記錄的所有戰術分析和訓練要點都在這里。還有...“他頓了頓,“職業聯賽各支主要車隊和車手的詳細分析。“

蘇曼接過筆記本,感覺手中沉甸甸的不僅是紙張重量,更是責任和信任。

“謝謝,“她輕聲說,“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第二天清晨,蘇曼早早起床研究楊速的筆記。她很快發現,楊速早已為每站比賽準備了詳細預案,包括針對不同對手的戰術和每個隊員的訓練重點。這份專業和遠見讓她既敬佩又倍感壓力。

“第一件事,“訓練前她召集隊員們開會,“我們需要調整第二站的比賽目標。“

根據楊速的筆記和分析,蘇曼提出了新的策略——放棄全面競爭,集中力量在最適合的賽段爭取好成績。具體來說,平路賽以完賽為主,保存實力;團隊計時賽爭取中游名次;全力備戰山地賽段,那是林曉陽和張振的強項。

“明智的調整,“張振罕見地表示贊同,“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訓練開始后,蘇曼的教練才能逐漸顯現。她結合楊速的筆記和自己的觀察,為每個人制定了針對性的高原適應計劃。更令人驚喜的是,她引入了許多新穎的訓練方法,如心率區間訓練、功率計分析和視頻回放技術評估。

“這些是...?“張振看著復雜的功率曲線圖,疑惑地問。

“現代訓練方法,“蘇曼解釋道,“楊教練的筆記里有提到,但之前我們設備有限沒實施。現在有了職業隊的資源,可以更科學地訓練。“

張振將信將疑,但幾次訓練后,他不得不承認這些方法確實有效。他的爬坡效率提高了近5%,這在職業比賽中是巨大的進步。

然而,新老理念的碰撞并未結束。在賽前最后一次戰術會議上,蘇曼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山地賽段戰術,基于詳細的數據分析。

“根據功率數據和往績分析,“她指著投影圖表,“林曉陽在前兩個爬坡點發起進攻最有利,張振則保留實力到最后HC級爬坡。“

“這太理論化了,“張振皺眉,“比賽是瞬息萬變的,不能完全依賴數據。“

“數據只是參考,“蘇曼耐心解釋,“最終還要看臨場狀態。但科學分析能提高勝算。“

爭論持續了很久,最終達成了妥協方案——基本按照數據分析制定戰術,但保留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的空間。

比賽前一天,蘇曼去醫院向楊速匯報準備情況。讓她驚訝的是,楊速已經能拄拐短距離行走了。

“恢復得不錯,“楊速樂觀地說,“醫生說如果一切順利,兩個月后就能開始康復騎行。“

“太好了!“蘇曼真心高興,但隨即又憂慮起來,“不過比賽...“

“車隊準備得怎么樣?“

蘇曼詳細匯報了訓練和戰術安排,包括與張振的爭論和妥協。楊速聽完,若有所思。

“知道嗎?“他突然說,“這種新老理念的碰撞是好事。張振代表傳統經驗,你帶來科學方法,二者的結合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真這么想?“

“當然,“楊速微笑,“破風車隊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我們不斷學習、適應、進化。“

回到酒店,蘇曼發現張振獨自在健身房加練。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過去。

“明天的比賽...“她開口道。

“我會遵守戰術,“張振打斷她,汗水順著臉頰滑落,“雖然不完全認同,但你是教練,我尊重團隊決定。“

蘇曼點點頭,突然注意到張振左膝上有一道長長的疤痕:“那是...?“

“兩年前的手術,“張振簡短地說,“差點終結我的職業生涯。“

一瞬間,蘇曼理解了張振對楊速傷勢的敏感,以及他對重返賽場的執著。兩人沉默地站了一會兒,一種無言的理解在空氣中流動。

“明天會是一場硬仗,“最終蘇曼說,“但我們會讓所有人記住破風的名字。“

張振罕見地露出一絲微笑:“是的,隊長。“

比賽日清晨,麗江的天空湛藍如洗。破風車隊的隊員們穿著藍色隊服站在起點處,神情專注而堅定。沒有楊速在場指導,他們看起來依然專業而團結。

“記住戰術,“出發前蘇曼最后叮囑,“安全第一,團隊至上。“

“破風前行!“隊員們齊聲喊道,連張振也加入了呼喊。

發令槍響,比賽開始。破風車隊的新篇章,就此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扶绥县| 清徐县| 泊头市| 延川县| 临夏县| 内黄县| 镇江市| 东乡县| 大兴区| 肥东县| 福海县| 林西县| 大庆市| 上饶县| 布尔津县| 逊克县| 宜川县| 通山县| 于田县| 商水县| 巴彦县| 木兰县| 泗水县| 根河市| 娄烦县| 苗栗市| 汉阴县| 绍兴县| 博罗县| 崇礼县| 江城| 闽清县| 莱西市| 秭归县| 凤阳县| 江口县| 平遥县| 定西市| 乐平市|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