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實彈射擊
- 回到明末,我成了海盜?
- 小六問題不大
- 2127字
- 2025-07-27 11:16:55
“各位,除了火炮主體,瞄準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要讓火炮的瞄準,變成一門可以計算的‘算學’!”
他指著新設計圖,大聲道。
這張圖紙上,畫著各種標尺、游標和角度盤。
“這是我設計的簡易測距和瞄準系統。”霍成說道,“它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炮規瞄準具,另一部分,是一個手持的、名為‘象限儀’的測距工具。”
“炮手可以通過這個象限儀,測量出敵船與我船的大致距離。”
“然后,根據我們事先計算好的射表,在炮規表尺上設定好相應的刻度,再通過準星操作火炮瞄準。只要操作得當,便可大幅提升命中率!”
這套理論,對于這些憑感覺和經驗開炮的海盜們來說,簡直如同天書。
“霍……霍守備,這……這真的能行嗎?”一個年輕的銅匠結結巴巴地問。
“當然能行!”霍成斬釘截鐵地回答,“不過,這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實彈測試來驗證和校準。而這個任務,我已經有最佳人選了。”
說著,他微笑著將目光投向了門外。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只見沈綾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俏生生地站在門外,手中抱著一疊厚厚的草稿紙。
她,霍成的“人形計算機”,即將再次上線。
“二小姐好!”
眾位工匠趕忙起身向沈綾問好。
“不必多禮!”沈綾快步走了進來,把圖紙放在了桌上。
“各位!”霍成對所有人說道,“接下來,關于這套瞄準系統的各種零件,二小姐將會帶領大家逐個完成,大家要聽從二小姐的吩咐!”
“得令!”眾位工匠齊聲道。
散會后,所有人都立即行動起來。
新式火炮的研發,是一項系統性的龐大工程,其實并不比建造船只或者改良火藥簡單。
它不僅考驗著黑鯊島現有的“工業”制造能力,更考驗著霍成和他的團隊進行科學研究與試驗的能力。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金屬器具造辦處的匠人們圍繞著這門劃時代的武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金屬造辦處內,劉大親自帶領著最精銳的鐵匠,夜以繼日地進行著新式炮管的鑄造與鍛造。
他們嚴格按照霍成提供的圖紙,打造火炮的炮管以及各種鐵制零件。
而幾名銅匠則在沈綾的指揮下,開始精細打造火炮瞄準系統上的各種精密零件。
很快,新式火炮的第一根炮管鑄造完畢。
在機械造辦處,由蒸汽機帶動的第二代鏜床也已經安裝調試完畢。
在曹賓的監督下,工匠們正小心翼翼地操作著這臺轟鳴的巨獸,嘗試在第一根試驗性炮管的內壁上,加工出那神秘的膛線。
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鏜刀的材質、轉速、進刀的深度和角度,每一個參數的微小變動,都可能導致整個炮管的報廢。
最終,第一根炮管順利“下線”。
另一頭,在沈綾的帶領下,火炮瞄準具的制造也順利完成,這套東西看上去有些像游標卡尺,不過還帶有一個類似量角器的刻度盤,看上去復雜又精密。
工程進展到這里,霍成十分滿意。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數據的測算以及試驗校準了。
督造司守備府里,霍成和沈綾再次沉浸在了數據的海洋里。
他們的面前,鋪滿了各種各樣的圖紙和寫滿了復雜公式的草稿紙。
這時候的沈綾已經接受了來自霍成的大量現代科學教育,她已經習慣性地開始學習使用一些后世的科學名詞和數量單位,比如彈道、仰角角度、秒等等。
“阿成,根據初步的彈道模擬計算,如果我們使用三號顆粒火藥,裝藥量為五斤,炮彈出膛初速大約在每秒三百六十米左右。”
“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以三十度的仰角發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兩千四百米!”
沈綾指著一串密密麻麻的數字,清脆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興奮,對霍成說。
她的面前,放著霍成為她特制的、帶有刻度的木制“計算尺”和畫著標準拋物線坐標系的圖紙。
霍成看著沈綾的計算結果,微微點了點頭:“嗯,兩千四百米,很好!”
這個數字與他記憶中的一些數據大致吻合,證明他們的計算方向是正確的。
“但是,空氣阻力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遠射程的情況下。而且,我們的炮彈是球形的,彈道穩定性很差。”霍成微微皺起眉頭。
“是的,”沈綾的眉頭也微微蹙起,“我引入了一個你教我的‘風阻系數’進行修正,但這個系數本身就是個估算值,計算出的結果偏差很大。我們必須通過實際測試,才能得到更精準的數據。”
“沒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霍成深以為然,“只有通過一次次的實彈射擊,不斷地收集數據,修正我們的模型,才能最終制作出精準可靠的射表。”
于是,數日后,第一門經過膛線加工的試驗型火炮,連同全新的回旋俯仰炮架,被小心翼翼地運送到了黑鯊島南端的一處懸崖上。
這里視野開闊,正對著一片廣闊的海域,是進行火炮試射的理想地點。
海面上,每隔一百丈,就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木制浮標,上面還插著醒目的紅色旗幟,作為射擊的靶子。
陳魁和張大順再次親臨現場,他們身后,是黑鯊島所有核心的頭目和最精銳的炮手。
所有人都想親眼見證,這門被霍成寄予厚望的新式武器,究竟有何等神威。
霍成親自擔任試射的總指揮,沈綾則帶著幾個識字的親衛,手持紙筆和霍成設計的簡易計時器、測角儀,負責記錄數據。
“一號射擊單元!目標,三百丈浮標!裝藥,三號火藥,四斤!仰角,八度!”霍成高聲下達了第一條射擊指令。
幾名經過專門培訓的炮手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熟練地轉動著炮架上的搖柄,沉重的炮身隨之平穩地抬起、旋轉,黑洞洞的炮口精準地指向了遠方的目標。
一名炮手拿著一個帶有鉛垂和刻度盤的象限儀,仔細地校對著炮管的仰角。
另一名炮手則將預先用布包好的火藥包和一枚鐵制炮彈,從炮口依次推入炮膛底部。
“準備完畢!”
“點火!”
隨著霍成一聲令下,炮手拉動了連接在炮尾火門上的拉火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