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后裝填火炮
書名: 回到明末,我成了海盜?作者名: 小六問題不大本章字數: 2165字更新時間: 2025-07-26 12:46:30
在黑鯊島的各項“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時,霍成將他的目光投向了下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火炮。
之前他已經對黑鯊島現有的一些火炮做了改裝,但還遠遠不夠。
在海上,一艘戰(zhàn)船就算再快,如果沒有足夠鋒利的爪牙,終究只是一個跑得快的靶子。
而“黑鯊開山雷”雖然威力巨大,但投擲距離有限,更多的是一種近距離的攻堅或防御性武器。
想要真正制霸海洋,主宰戰(zhàn)場,就必須擁有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射速更快的火炮。
兵工廠的工匠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濕法制粒”技術,顆粒火藥的生產已經走上了正軌,這為火炮性能的飛躍提供了最基礎的保障。
此時,霍成已經完成了雙體翼帆船的改進,以及蒸汽船的設計。
接下來,他一頭扎進了新式火炮的研發(fā)之中。
這一次,他吸取了之前冒進研制黃色炸藥而慘痛失敗的教訓。
他明白,技術的革新不能一蹴而就,必須腳踏實地,在現有工藝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和迭代。
所以,他并沒有立即去挑戰(zhàn)這個時代的技術難以解決的速射炮,那太復雜了。
光是一些零件,就足以讓黑鯊島最頂尖的工匠們抓狂數月也未必能搞定。
霍成的目標,是制造一種“跨代”但又“可實現”的武器——一種具備了部分現代火炮特征的、全面優(yōu)化的改良式火炮。
這天,霍成召集了劉大等一眾核心鐵匠,在督造司守備府里,展開了一場關于新式火炮的“技術研討會”。
沒有什么客套,霍成開門見山。
“各位師傅,關于火炮,大家應該都很熟了!”
“咱們現在的炮,說白了,就是一根一頭堵死的鐵管子。要威力沒威力,要準頭沒準頭,打一炮要半天,這炮還容易炸膛。這樣的東西,不能再用了!”
霍成的話無人反駁,大家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霍守備說的是!那炮,有時候還沒打著敵人,先把自家兄弟給崩了!”
“我們的炮裝填忒慢了!打完一炮之后,等咱們把第二發(fā)炮子兒塞進去,人家的船都快靠上來了!”
……
工匠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
“所以,我打算對火炮進行一次全面的革新!”霍成一邊說,一邊打開了一幅設計圖,掛到了墻上。
這是一幅火炮結構圖,是他的最新設計,以島上現有的火炮為藍本,總體外形看上去和老式火炮很像,但其中做了大量的改良。
接著,霍成拿起一根長長的木桿,指向了圖紙的第一個部分。
“第一,我們要讓炮‘活’起來!”
他指的位置是炮架,那是一個由鋼鐵部件和堅硬鐵木組成的復雜機械結構。
炮架底部是一個巨大的圓形轉盤,可以讓火炮實現三百六十度的水平旋轉,而炮身則被固定在一個可以上下活動的搖架上。
“這個叫‘回旋俯仰炮架’。”霍成解釋道。
“霍守備,這是啥意思?”一名工匠問道。
“有了這個東西,我們的炮手就不需要再用撬棍和人肉去死扛著調整炮口。只需要轉動這兩個搖柄,就可以輕松地讓炮口上下左右移動,瞄準目標又快又準!”
霍成解釋道。
匠人們看著圖紙上那精巧的齒輪和搖桿結構,眼中充滿了驚嘆和困惑。
接著,霍成指向了圖紙的另一個核心——炮管。
“第二,我們要讓炮彈飛得更‘直’!”
“這……霍守備,炮彈打出去,都是一道弧線,怎么能飛得直呢?”劉大不解地問。
“我說的‘直’,不是指彈道,而是指炮彈在飛行中不會胡亂翻滾,能一頭扎向目標!”霍成解釋說。
接著,他拿起一支箭,比劃道:“為何箭能射得又遠又準?是因為有尾羽,能讓它在空中保持穩(wěn)定。炮彈是圓的,沒有尾羽,飛出去自然就像個沒頭蒼蠅。”
“那……該如何是好?”
“在炮膛里,刻上螺旋形的凹槽!”霍成微微一笑。
“螺旋形的……凹槽?”所有匠人都愣住了,這個想法簡直是聞所未聞,匪夷所思。
“對,這個東西叫膛線!”霍成說道。
“膛線?”眾位工匠全都是一臉不解。
“所謂膛線,就是這些螺旋線,能讓炮彈在射出去的時候旋轉起來。”
“這有啥用啊?”又一名工匠問道。
“你們可以想象一下陀螺,只要它轉起來,就非常穩(wěn)定,不會輕易倒下。旋轉的炮彈也是一樣,它能像箭一樣,穩(wěn)定地撕開空氣,精準地飛向目標!”
霍成的解釋讓眾位工匠恍然大悟。
這種東西,他們之前可沒人想到過。
“可是……霍守備,”劉大抬手向霍成提問,“在這鐵管子里面刻上這么精細的螺旋紋路……這……這怎么可能做到?”
“這就要靠我們的新寶貝了!”霍成神秘一笑,他指向了另一張圖紙,上面畫著的,正是已經完成迭代升級的第二代簡易鏜床。
這臺鏜床的“鏜刀”變得更加精巧,機械結構也更復雜,還預留了蒸汽機“接口”。
這臺二代鏜床上的很多零件,包括鏜刀在內,都是由上一代的各種機床加工出來的,是一種承接自上一代產品的迭代產物。
沒有上一代的簡易或者說簡陋的機床,也就沒有這第二代產品,這就是工業(yè)能力的積累。
“有了這臺由蒸汽機驅動的鏜床,只要我們制作出更加精細的特殊‘鏜刀’,在炮膛內加工出膛線,并非難事!”霍成向工匠們解釋道。
最后,霍成指向了圖紙的最后一個部分,也是最顛覆性的一個設計。
“我們的新式火炮,炮彈要從后方裝填!”霍成指著火炮后面的后裝填機構,說道。
“從……從后方裝填?”一個年輕的銅匠疑惑地看著設計圖,“炮……炮彈還能從屁股后面塞進去?”
這個問題,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
霍成笑了。他知道,自己拋出的這個概念,已經觸及到了這個時代軍事技術的天花板——后裝炮的核心。
“當然可以。”他的語氣充滿了自信,“但這需要我們對火炮本身,進行一次徹底的、革命性的改造。”
接著,霍成又展示了火炮的關鍵閉鎖構件炮閂,以及關于后裝填部分各種零件的詳細設計圖。
看著設計圖,工匠們議論紛紛。
霍成沒有停下,而是繼續(xù)拿出了另一套更為復雜的圖紙,掛在了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