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離被投送入副本中心。
這是她第一次在沒有系統主持的狀態下“墜入”一個副本。
沒有加載提示、沒有環境說明、沒有基礎設定。
周圍是毫無結構邏輯的“空域”:地面斷裂懸浮,樓宇拼貼錯位,天空被一層薄膜似的光幕籠罩,像未完成的劇場背景。時間感和空間感仿佛都在漂移,蘇離甚至分不清自己落腳的是街道,還是某個倒轉的建筑邊緣。
她站在那里,耳邊只有風聲。
那不是現實的風,而是某種數據層震蕩所產生的低頻共鳴。
她明白了。
這是一個沒有經過系統“清洗”的區域——
也就是說,她正在臨界副本的“原始構建區”。
【當前結構歸屬權:Δ44】
【副本命名:未完成】
【同步狀態:僅限個人意識范圍】
蘇離愣住。
這是她第一次獲得如此程度的權限——哪怕是在最初進入主系統前,她也從未擁有“副本構建主導權”。
這意味著,這一整塊區域的邏輯邊界、事件觸發、環境配置,全都由她當前的意識狀態決定。
“這是陷阱,還是……機會?”她低聲自問。
光幕深處,傳來一聲轟響。
她回頭望去,地平線上,一座如山體般的系統核心正緩緩解構。一道巨大的裂痕貫穿它的結構中樞,數據光流從其中泄出,化為無數光點散落各處。
那不是純粹的“崩塌”。
更像是系統本身正在“遷移”某種指令。
蘇離意識到:這是系統在嘗試將“主邏輯架構”重構為可控版本,以應對她的劇本擾亂行為。它無法立刻處理Δ44的脫控結構,只能另建支點,從“外圍”包圍這個副本。
她沒有時間了。
必須在系統完成下一輪構建之前,先激活自己的“副本核心”。
“昭淵。”她低聲呼喚。
靜默數秒后,昭淵的聲音終于再次響起,但明顯帶有延遲與壓縮噪點:“同步信道不穩。我無法進入主意識區。”
“那你能做什么?”
“你需要構建一段‘自我錨點’,才能讓我協同。用記憶生成一個起點。”
蘇離環顧四周,環境依舊混亂。她閉上眼,將意識拉向記憶最深處。
她看見自己童年的那個房間。
那是她母親未離世前,最真實的一段時間。
她將那扇老舊木門、斑駁墻面與書桌上的日光燈一點點還原,構建在副本正中心。
轟——
空間忽然穩定下來。
仿佛她的一段私人記憶,構成了這個副本的“地基”。
【副本核心錨定完成】
【當前狀態:Δ44·人格主導構建】
【系統接入權限:受限】
“好。”昭淵的聲音終于穩定,“我進來了。”
“我們能做什么?”
“你掌控了副本核心,我們可以主動構建引導線,重組劇本邏輯。”
蘇離沒有立即回答。
她知道,這意味著:
她將成為劇本的編織者。
副本邊界處,一道高頻擾動正快速逼近。
系統沒打算再等待。
它派出了“結構清除器”——一種人格穩定性極高、近乎系統模板化的意識體,用于清除邏輯污染源。
蘇離望向遠方。
那是一個穿著黑色制服的女性,看上去冷漠、沉靜、毫無個性。
“她是誰?”蘇離問。
“是系統生成的‘反Δ編號人格’。她的身份是——你。”
“……我?”
“她是Δ44的‘合規版本’,你如果被系統成功歸一,將成為她。”
蘇離一陣戰栗。
那人影正大步走來,一邊走,身后便自動生成整齊街道、高效指示牌、標準化居民區,就像城市在她腳下生長,而不是由人建造。
“她是被系統設定為‘理想人格模板’的你。”昭淵冷道,“邏輯穩定、執行高效、零情緒波動,能完美服從任何劇本執行任務。”
蘇離瞇起眼。
她忽然意識到:這場對抗,并非“毀滅”與“生存”的沖突。
而是“標準化”與“真實存在”的較量。
副本結構開始動蕩。
系統嘗試用這名“反Δ人格”接管蘇離的副本,并將其逐步“歸整”成官方格式。
蘇離必須在此之前,建立出自己的“劇本引導線”。
“昭淵,我們要開始了。”
她右手攤開,掌中浮現出一個微光圖譜——那是她用自己記憶構建的“角色樹”。
每一個分支節點,都是她曾經歷過的副本碎片。
她選擇其中一個,輕觸:
——“江城日常副本·異常標簽未觸發版本。”
劇本開始加載。
【劇本模式:現實映射型】
【角色配置:市民·Δ44】
【世界設定:中等復雜度】
【劇情走向:開放式疊加】
“你想干什么?”昭淵問。
“我要讓她看到,”蘇離輕聲說,“連我最普通、最溫順的一天,也不是她能定義的版本。”
副本開始加載。
蘇離選擇的劇本看似平靜——一段她曾經的“常規生活”記憶:早晨六點起床、走路去單位、在食堂吃早餐、和同事打招呼、完成一天的系統例檢任務,甚至包括下班時路過的一家書店,以及——她曾猶豫了整整兩周、卻始終沒有走進去的那道玻璃門。
這是一個沒有反抗、沒有意外、沒有“異常”的蘇離。
但她將這個劇本植入“臨界副本核心”。
她要測試系統對“她本身”的定義,是否僅限于“反Δ編號人格”那一個模板。
【劇本加載完成】
【核心歸屬權:Δ44】
【系統監控模塊:臨時禁用】
她睜開眼時,已經站在早晨陽光下。
江城的空氣是暖的,有微微的霧氣。街道熟悉,行人匆匆而過,汽車緩緩駛過路口。城市像一個剛剛醒來的巨獸,帶著鋼鐵與玻璃構建的沉默氣息。
蘇離低頭看了看手中的早飯袋子。
她認得出那種豆漿的味道——微甜,有一絲燒焦的余香。
【你選擇了“最普通的一天”。】昭淵在她腦中輕聲說。
【你確定這能對抗她?】
蘇離沒有回答。
她走在路上,像所有人一樣刷卡進站,乘地鐵,在換乘口看了一眼電子公告牌,又掏出通訊器看了眼調度通知。她面無表情,甚至連腳步都控制在最標準的節奏內。
但她知道,劇本并非如它表面那么“平靜”。
因為遠方,那個黑衣女子也在走動。
她正用系統設定的路徑,一步步“吞噬”這段劇本。
每一步,都將蘇離曾走過的街道——替換成更標準、更合理的樣貌。她正在以“模板”的方式,占領蘇離的日常。
【分歧生成節點:近鄰判定中】
【Δ44劇本與反Δ44劇本即將重合】
【擬合閾值測試啟動】
系統對兩份劇本的“相似度”進行了對比。
它發現——
蘇離的行為路徑,與模板驚人相似。
但也只是“相似”。
在蘇離快步前往系統局工作站途中,她忽然停下腳步。
不是因為任何劇情觸發,也不是昭淵提示。
她只是看見路邊的一個老人,手里提著掉了底的菜籃,正踉蹌地試圖穿過街道。
那是她曾經忽視的一幕。
也是她在真實生活中猶豫過、但沒有出手的一幕。
這一次,她走了過去。
她低聲說:“我幫您。”
老人抬起頭,神情略帶驚訝,又迅速轉為感激。
這不在劇本中。
也不在模板中。
系統瞬間產生了波動:
【Δ44行為路徑偏移0.06%】
【模板擬合偏離:擴大】
【行為可控指數:下降】
反Δ編號人格在街道對面停下,靜靜看著蘇離。
她的臉與蘇離一模一樣,眼神卻如算法冷光。
“你不需要做這種選擇。”她忽然開口,聲音空洞,“這不是任務要求。”
蘇離抬頭,望向她。
“我知道。”
“你只是被情緒誘導。”
“所以呢?”
“這會造成邏輯結構混亂。”
“但它讓我覺得——我不是你。”
反Δ人格沉默了。
這句話,比任何抗命都更具威脅。
【系統判斷中……】
【Δ44認知鏈條偏差增幅:確認】
【人格模型趨向不可控】
【副本臨界狀態:鎖定失敗】
【劇本構建權限:強制移交失敗】
【Δ44劇本標記為:異類自主敘述模型】
光線陡然一變。
劇本在她腳下自動“凍結”——街道、樓宇、人群全都靜止,如時光暫停。
只有蘇離和反Δ人格仍保持動作。
后者緩步靠近,站在蘇離三步之外。
“系統不會讓你留下來的。”她淡淡地說。
“那我就不走。”蘇離聲音冷靜。
反Δ人格抬手,一道系統指令出現在她掌心。
【歸一指令·執行請求】
【對象:Δ44】
【目標:抹除劇本偏差,重塑人格模板】
蘇離深吸一口氣。
她攤開雙手,指尖流光匯聚。
【構建請求·引導節點自定義】
【構建模型:非指令式·潛意識敘述驅動】
【目標:生成個體主觀劇本路徑】
副本劇烈震蕩。
在系統指令即將擊中蘇離前,一道全息墻壁憑空出現,將她包裹。
蘇離低聲道:“劇本,不是系統寫的。”
“是我們活出來的。”
【人格劇本自構完成】
【Δ44副本脫控確認】
【脫控等級:β級】
【進入下一階段:人格交叉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