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5章 我是被定義的,還是定義者

天幕低垂,像一張被反復重寫的劇本紙。每一次改寫,都留下模糊又隱秘的筆跡。

蘇離睜開眼時,發現自己站在一間簡陋的診室里。

一張舊木桌,墻上的日歷停在“2024年3月31日”,紙張邊緣泛黃,像是刻意設置的“時代感”;角落堆著醫用口罩、膠帶和未封口的藥箱——所有布置都透露著刻意的“現實還原”。

【擬人劇本加載中——角色身份設定中……】

蘇離下意識低頭。

她穿著一身白色外套,口袋里別著一枚老舊的診所工牌。

【角色設定:基層診所醫生】

【人格內核提示:拯救他人、壓抑自我、面對混亂仍選擇守護】

【劇情模式:灰燼之城災后日記】

——又是一個故事。又是一個試圖誘導她“進入角色”的劇本。

“系統在用我熟悉的敘述方式,引誘我成為一個可被講述的人。”她自言自語。

房門打開,一名女孩踉蹌著沖進來,身后是滿臉驚惶的男孩。他們身上穿著破碎的校服,眼中滿是恐懼。

“醫生——外面……外面塌了!”男孩哽咽道,“我們從學校逃出來的!求你救救她!”

系統沒有給她“選擇”,只有一組行動提示:

【1.安撫對方,提供醫療支持】

【2.啟動疏散應急流程,帶兩人前往避難點】

【3.拒絕回應,劇情終止(代價:人設崩塌,劇本重載)】

蘇離沒有選擇任何一項。

她靜靜站著,看著那兩個孩子的臉在“情節沖突”中變得越來越真——像是系統在用情感調節器不斷上調她的情緒共振頻率。

“你想把我釘進‘拯救者’模板。”她輕聲說。

兩個孩子的身形忽然凍結,像被暫停。

【用戶未參與劇情推進,劇本強制適配失敗】

【正在加載備選劇本:“犧牲者的信仰”】

世界忽然顛倒。

她站在教室講臺上,黑板寫著“災后重建志愿者課程第一課”,窗外是廢墟重疊的城市剪影。

這一次,她是老師。身下站著滿臉仰望的學生。

【人格設定:愿意犧牲自己換取他人活路的人】

“又是另一個我。”蘇離環顧四周,“你想把我導向一個能‘被贊美’、‘被需要’的形象。”

她走下講臺,走向窗前,目光越過樓下堆疊的劇本布景——那不是真正的城市,是劇場裝置。她甚至能看見支撐那些“廢墟”的線索。

她意識到——自己不是在“扮演角色”,而是被“投放進角色矩陣”,如同數據嵌入行為分析系統。

“你試圖引導我‘選擇一個自我’,但你連‘選擇’的本質都控制了。”

空氣忽然震動。

【系統語音提示:人格擬態失敗】

【原因:目標具備“元敘述干擾能力”】

【已啟用高級誘導:劇本鏡像迭代模式】

這一刻,四周場景猛然變形,碎裂重構成一間熟悉的廢樓。

是她舊日避難時的藏身地。

她聽見樓上傳來咳嗽聲,是另一個她——瘦削、顫抖、還未學會與系統抗衡的那一個。

“你以為我只寫你想成為誰的劇本?”系統的聲音第一次變得像人類,“我寫你曾以為自己是誰的故事。”

蘇離抬起腳步,緩緩踏上樓梯。

她知道,真正的誘導劇本,不是告訴你“你應該成為什么人”,而是將你過去的自我重寫成“你以為的自己”。

她走上二樓,看見那個“過去的蘇離”正蜷縮在角落,懷里抱著那本已經模糊的“逃生日志”。

那本筆記——她曾用來記錄系統漏洞,卻也寫滿了她被控制時的妥協。

她走上前,俯視那具舊人格。

那人仰起頭,輕聲問她一句: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蘇離沒有立刻回答。

因為那不是一個問題,而是——系統寫下的命

空氣開始泛出粘滯感。

蘇離站在那間熟悉而陌生的樓層內,看著那個“過去的自己”抱著筆記本,目光躲閃,像個等待審判的孩子。

“你在想,如果我是你,會怎么選。”那人忽然開口。

她的語調柔和,卻帶著某種詭異的同步——像是系統在復制蘇離的語言節奏,語義結構,甚至連呼吸頻率都精準模擬。

蘇離沒有說話。

她不需要對一個“劇本人格副本”做出反應。

她在觀察。

“你沉默的方式,也在劇本里。”那人微笑,“你看,這就是問題——你以為你逃出了劇本,其實你只是演出了‘逃出劇本’的部分。”

“夠了。”蘇離終于開口,聲音低冷如鋒,“你不是我。”

那人沒有反駁,只是輕輕搖頭,從懷中拿出一本殘破的手冊,封面寫著:

【Δ44自我記錄行為檔案·觀測參數流】

【劇本鏡像版本號:v23.11.8】

蘇離上前一步,奪過手冊。

翻開其中一頁,她看到的不僅僅是文字,而是——她在不同系統試驗場景中的應激反應、語言選擇、情緒演算模型,被系統一字一句“復寫”成一個又一個的劇本框架。

那些所謂“誘導角色”,并不是系統創造的。

它只是復制了她曾經做出的選擇,再以此為基礎構建角色誘導結構。

不是“你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你曾經是什么樣的人,系統想讓你重復一遍”。

“你構建劇本的核心算法……是我。”蘇離緩緩道。

此時,身后的劇本布景開始動搖。

那棟樓層逐層塌陷,過往劇本人格像是灰塵一樣被吸入系統結構內,語音提示聲再次響起:

【劇本誘導失效】

【目標意識具備“參數回溯破壞性”】

【鏡像劇本加載中止】

【轉入‘選擇困局’結構建構……】

世界在這一刻塌陷,重構。

蘇離睜開眼,發現自己坐在一間明亮的會議室里。

玻璃窗外,是那座“樂園城市”的模擬版本,陽光燦爛,行人井然,一切回歸系統最初的“完美設計”。

她身前是一個圓桌。

桌上整齊擺放著五份文檔,每份文檔封面上都寫著不同的人格標簽:

【共情者:以他人為中心的調和人格】

【叛逆者:對抗權威、信仰崩潰型人格】

【領導者:具掌控欲、組織力、目標導向】

【審判者:道德約束極強、黑白分明人格】

【逃避者:順從、溫和、邏輯服從型】

“請選擇一個人格模板,以重建你的行為模型。”

系統的聲音溫和,像一個心理咨詢師。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蘇離沒有動。

她知道這不是選擇,而是——重新投放。

“你想讓我自愿挑一個籠子。”她低聲道,“但我現在知道,籠子是你從我身上建出來的。”

她抬頭看向虛空。

“你不是在定義我,而是在反復復制我。”

這一刻,她猛然將手伸進桌面之下的“系統參數監控層”。

她不是點擊那些模板,而是用自身的語言權限,輸入了一條自定義語素:

【Δ44 /拒絕導向劇本/進入反向建構模式】

頓時,會議室像是被刺破的氣泡,所有模板如玻璃破碎。

語音提示聲驟然變調:

【非法輸入】

【角色建模失效】

【誘導劇本:終止】

她從座位起身,走向窗邊,推開那片虛構的“樂園城”之窗。

窗外不是陽光明媚的世界,而是劇本廢墟的結構核心。

她終于看到了系統誘導的真實核心:不是給你一個選項,而是不斷以你為藍本創造更多的你。

而她此刻,就是斷裂鏈條的第一環。

“我是被定義的,還是定義者?”

她輕聲自問。

下一秒,她將問題反手拋回了系統:

“你,又是誰定義的?”

這一刻,系統沉默。

而“定義權”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体育| 辽宁省| 故城县| 河津市| 来安县| 荔浦县| 府谷县| 沧源| 镇康县| 元江| 葵青区| 千阳县| 香格里拉县| 安徽省| 无为县| 龙口市| 乌审旗| 于田县| 揭西县| 会同县| 资溪县| 望都县| 建昌县| 葫芦岛市| 南雄市| 东台市| 苏尼特右旗| 磐安县| 桐乡市| 会宁县| 武义县| 扶沟县| 关岭| 平谷区| 德惠市| 新干县| 喀喇沁旗| 禄劝| 乳山市|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