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文獻的迷霧與急診的警鈴
- 醫路平凡:從縣醫院急診開始加點
- 火雞味嘎嘣脆
- 2132字
- 2025-07-20 08:41:56
省醫科大附一院進修生宿舍的燈光亮到深夜。
張偉坐在書桌前,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面前攤開的不是熟悉的解剖圖譜或手術錄像記錄表,而是陳主任給的那幾篇厚厚的英文文獻。
旁邊放著一本快被翻爛的醫學英語詞典和一本寫滿潦草筆記的本子。
“Vascular anomalies… prevalenc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張偉低聲念著拗口的單詞,手指在詞典上快速劃過。
專業術語像一堵高墻,擋住了他的理解。
那些描述變異血管分型的復雜句子、討論統計學顯著性的段落,更是如同天書。
他感覺自己像個在原始森林里迷路的孩子,周圍是遮天蔽日的陌生文字,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
【空間感知】在這里毫無用武之地,【解剖之眼】也照不亮文獻里的公式符號。
他引以為傲的臨床直覺和手術臺上的精準,在浩瀚的學術文獻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挫敗感像冰冷的藤蔓,纏繞住他。
手機屏幕亮起,是蘇晴發來的信息:“還在啃文獻?別太拼,注意手。”
張偉看著信息,再看看自己那只已經恢復靈活、此刻卻只能無意識敲擊桌面的左手,苦笑了一下。
這只手能穩穩地縫合血管、放置補片,卻無法讓他的閱讀速度快上分毫。
“嗯,在看。有點難。”他簡短回復。
“慢慢來,你學手術不也一點點磨出來的?科研也是磨。”蘇晴的回復帶著一如既往的溫暖和鼓勵。
第二天一早,張偉頂著黑眼圈來到普外科三病區辦公室。
林薇和小李已經在電腦前忙碌。
張偉鼓起勇氣,拿著自己圈滿疑問的文獻和筆記,走到林薇旁邊。
“林博士,打擾一下。這篇文獻里關于變異血管的Corlett分型,第三型的描述我有點不明白,它說‘anomalous branch traversing the pectineal ligament’,這個‘traversing’在解剖位置上具體是指……還有這個統計表格的P值,0.045代表什么?是顯著嗎?”張偉盡量讓自己的問題顯得不那么“小白”。
林薇從屏幕上移開目光,推了推眼鏡,看了一眼張偉指的地方,語速很快:“Corlett III型就是指異常分支穿過恥骨梳韌帶,通常是腹壁下動脈恥骨支的變異,位置深,術中風險高。P值小于0.05通常認為有統計學意義,0.045說明結果不太可能是偶然發生的。這些基礎概念文獻前面有介紹,你得系統看。”
她的解釋很專業,但語氣里那種“這都不懂”的潛臺詞讓張偉臉上有些發燙。
“好的,謝謝。”
張偉默默記下,回到自己位置。他感覺自己像個在高速公路上推著獨輪車的人,而林薇他們早已開著跑車絕塵而去。
學歷和學術訓練的鴻溝,清晰得刺眼。
他只能更加拼命。
白天,急診有班就上,珍惜每一次實戰機會,左手在清創縫合、簡單處置中越來越得心應手,那新生的力量感是支撐他的基石。
沒班或者急診間隙,他就一頭扎進辦公室,像螞蟻啃骨頭一樣,一點點“啃”文獻,查詞典,做筆記。
標注影像的工作也在繼續,速度雖然慢,但錯誤率明顯降低,對影像細節的捕捉也敏銳了一些。
遇到實在不懂的統計方法,他硬著頭皮去問小李,小李倒是耐心,但解釋起來也常常讓張偉聽得云里霧里。
【局部解剖學(腹股溝區)】的深厚功底在這里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當林薇他們討論某個變異血管在統計上的發生率時,張偉能結合自己的空間感知和真實解剖經驗,指出這種變異在術中可能卡在哪個尷尬位置、分離時最容易從哪個角度損傷。
他的視角更貼近實戰,提供的數據點雖然樸素,卻往往帶著手術刀般的犀利。
“張偉說的這個點很實際,”陳主任在一次小組會上肯定了張偉基于解剖位置提出的一個風險預測想法,“我們做科研,最終是為了指導臨床,降低風險。不能光看數據漂亮,要接地氣。張偉,你這個思路保持住。”
陳主任的話像一劑強心針。
張偉第一次感到,自己這個“門外漢”,似乎也找到了在這個課題組里的一小塊立足之地。
雖然看文獻依然痛苦,跑腿送標本、整理數據依然繁瑣,但他開始有意識地用自己的“臨床之眼”去審視那些冰冷的數字和圖表。
這天下午,張偉剛把一批標注好的影像資料交給林薇,正準備繼續跟一篇討論“影像組學特征提取”的文獻死磕。
突然,刺耳的警鈴聲撕裂了醫院的寧靜!不是火警,而是——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鈴!
辦公室里的電話幾乎同時炸響!陳主任一把抓起話筒,臉色瞬間凝重:“急診?……多少傷員?……明白!普外三組立刻待命!清空復蘇區!準備手術室!”
他放下電話,語速快得像子彈:“所有人注意!城郊高速發生重大連環車禍!預計十分鐘后第一批重傷員送達!急診中心請求全院外科支援!我們組負責腹部創傷待命!張偉!你急診經驗豐富,立刻去急診復蘇區幫忙初步分診和處置!林薇、小李,準備接收可能需要緊急手術的腹部創傷病人信息!”
“是!”
張偉瞬間從文獻的泥沼中掙脫出來,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沖向了大腦!車禍!群體傷!這是急診醫生最熟悉也最嚴峻的戰場!
左手仿佛感受到了主人心緒的變化,指尖傳來微微的麻意,那不是傷痛,而是應激的興奮!
他抓起聽診器塞進口袋,像離弦之箭般沖出辦公室。
走廊里已經一片忙亂,醫護推著平車、抱著器械狂奔向急診方向。
刺耳的警報聲和此起彼伏的呼叫廣播,匯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緊張洪流。
文獻的迷霧瞬間被沖散,冰冷的數字和公式被拋到九霄云外。
眼前只剩下一個最原始、最緊迫的目標:救人!
張偉逆著人流,奔向那即將被鮮血和呼號填滿的急診大廳。
那只剛剛在科研世界里顯得笨拙的手,此刻正緊緊握著聽診器,準備迎接真正的風暴。
新的戰場在召喚,而這一次,他感覺自己磨礪出的“刀”——無論是解剖的認知、空間的感知,還是那只重獲新生的手——都將迎來一場淬火的考驗。
求收藏,求推薦票!!!
拜托啦,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