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偶遇賈平凹
- 1979:這個文豪會預言
- 大明李公子
- 1885字
- 2025-08-10 00:40:19
這個記者還真是會問問題,這一年的知青下鄉絕對不是好解決的問題,1979年被稱為“知青返城的洪峰年,全國約有400萬知青通過各種渠道返城。
光是看這個還不是很恐怖。
1978-1980年兩年間,約600萬人同時回到城市,相當于在短時間里憑空增加了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
老弄堂、筒子樓出現一間房三代人的奇觀。
為爭兩平方米搭閣樓,兄弟姐妹對簿公薄。
兩地分居成為流行詞。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大危機,周敏有什么解決辦法?周明只看過小說,他又不是政治家。
真要想找解決的方法,只能依靠前人是怎么處理這個時代的難點!
周明在腦海里面瘋狂檢索資料,別人都這么問。
他不解答出來明顯不合理有可能會導致他的人設崩塌,現在在電視臺面前一言一行,嚴格意義上都受群眾監督。
1980年,中央提出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第一次為個體戶正名。
北平大碗茶、廣州街邊檔、魔都的馬路天使應運而生,華國第一批個體戶中知青比例高達60%,就結合這一個段落,這么說吧。
“說實話,作為一個寫小說的,我想不到太完美的解決方法,畢竟我不是做社會科學的,也沒有那么多的社會經驗。”
“我固然可以利用文學的力量來熏陶各位,但是那樣子除了給大家打雞湯來說并沒有什么作用,大家需要的不是雞湯,也不是什么別的,而是真正能夠解決方法的策略!”
“最好還是能夠響應國家號召的,改革開放以后,原本的集體經濟已經撕開了一個口子,但是還不夠我建議。”
“國家應該對個體戶的管轄管得更開放一點,讓更多的知青參加到個體戶的工作當中,同時我也提一個小小的建議,我覺得給作家的稿費數量還是太低。”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給作家的稿酬稍微上升一點,最高上限只要千字14塊錢,或者恢復印數稿酬制度,讓作家們也能夠更加努力的參加到國家的娛樂板塊建設當中去。”
周明說完這些話的時候,記者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非常感謝周明同志提供的建議,希望這個建議接下來會知青返城有所幫助,而且代表全國人民和我個人,祝你新年快樂!”
周明沒有繼續在美術展呆著,但是他留下的幾句話卻是一直環繞在幾人的耳邊,圍繞著這件事情,又引發了一場小的爭議。
到底應不應該放開個體戶管控?
周明的這一句話,無形之中將原先引起的這個爭議提前到了很多天,而且接下來的一整個春節圍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周明兩個字。
而在另一邊,周明走出美術展,跟宮雪同志碰上面,就在昨天晚上拍完照片的時候,宮雪同志就邀約他今天一起來吃飯,順便來取昨天晚上合影拍好的照片。
“宮雪同志這是和平飯店的方向啊,你打算帶我去吃和平飯店嗎?”
“我哪里有這么多錢,請你去吃這個,我能多請你吃幾道家常菜就行。”宮雪臉上帶著笑容,直接走進一家國營飯店。
周明一看招牌,這飯店也不普通,直接上面寫著三個字功德林,1922年開業的素菜祖師爺,素蟹粉、素雞、素面是招牌,魯迅、巴金當年都是座上客!
“這頓我請客,下次會有機會你請客,你喜歡什么口味的?”
“我更喜歡吃辣的,額們秦省那邊的人都這樣,過來了,魔都這邊入鄉隨俗嘛,甜的菜最好能多來點肉,別的菜我都能夠接受。”
一聽到秦省兩個字,坐在旁邊的男同志頓時激起精神,問道:“你是秦省的?我也是那邊的,是老鄉啊,聽說這一次的美術展周明同志會出現結果,沒想到來晚了一步,現在美術展都結束。”
周明微微一笑:“沒事,以后還有機會見面的嗎,周明這個人挺隨和的,我見過他,我還找他要個簽名,比起這些,我更想找他指點一下書。”
“我叫賈平凹,能不能認識一下。”賈平凹從口袋里面掏出了一支香煙,用火柴點亮在嘴里面吞云吐霧,緊接著又掏出一只遞到周明面前。
“我不抽煙,我呢,就是一個普通的作家,我跟周明同志一樣,我也姓周,平時愛寫點小文章,這一回來看美術展意外碰見人家的,你知道嗎?這一回周明同志在美術展上面宣布了他的新書。”
賈平凹這個人寫的文章有一點狂暴,他的《廢都》周明是看過的,跟起跟別的作家比起來有一點粗暴,多了一些情情愛愛的故事,這在他后續的作品當中也有體現。
當然這個時代的風格也有一點不一樣和余華他們不同,賈平凹早早就當上了作家,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文筆還比較青澀,有一點這個年代知青的迷茫。
賈平凹猛的拍了拍大腿,心里面喊了一句后悔,就因為晚了這么一段時間,把周明同志最新發布的小說都錯過。
“麻煩能問一下是什么小說。”
“聽他說就是發表的《軍文藝》上面,聽他說好像寫的是一個叫做什么《斗牛》,講的應該不是牛的故事,在這一次的美術展上,他還講了很多東西……”
周明把之前自己說過的話又涵蓋成幾個小段落,簡要說了一遍。
賈平凹聽完了以后,又看上了周明旁邊的宮雪該說不說的,這位同志選的這個女朋友是真漂亮,樂在人群當中,就好像雞里面出了一只孔雀一樣。
“這位是你的革命伴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