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四方英雄齊聚會

  • 燕衡刀
  • 孤獨樓
  • 6021字
  • 2025-07-04 18:00:00

三人于驛館購置了三匹良駒,一路疾馳前往密云。行至半途,天降傾盆大雨,三人頓時被淋得透心涼,狼狽不堪。那朱瞻基身為皇家太孫,自幼錦衣玉食,何曾受過這等委屈,心中叫苦連連,隱約萌生了后悔出宮的念頭。然而,見劉銘和于謙神色如常,毫不在意此事,不由得暗想:“他們尚能忍受,我身為未來的皇帝,難道連這點苦楚都承受不了嗎?”隨即自我激勵,重振精神。

不多時,前方路邊隱約顯現出一座宅院。劉銘見狀,高聲說道:“咱們加快腳步,前方即可歇息!”三人隨即催馬疾馳,轉眼便抵達宅院門前。抬頭望去,只見院門早已坍塌,天井內塵土飛揚,顯然是一座廢棄已久的院落。

三人顧不得多想,迅速下馬,牽著馬步入天井,將馬匹拴好,隨即脫下濕透的衣裳。劉銘取出火折子,于謙則尋來枯枝敗葉堆成一小堆,劉銘將其點燃。于謙又從附近找來石塊將火堆圍住,并將濕透的衣衫用木棍架在火堆上烘烤,眾人這才得以坐下暖暖身子。

剛烘烤不久,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四名身材魁梧的漢子闖進門來。其中一人怒罵道:“他奶奶的,這鬼天氣說下就下,害得老子渾身濕透,真是晦氣!”另一人勸道:“別抱怨了。咱們在此暫避風雨,等雨勢稍減便迅速趕路,免得耽誤了正事。”四人回頭一看,瞥見朱瞻基三人,臉上頓時露出警惕的神情。

四人之中,身材最為高大的漢子緩緩上前,抱拳拱手,客氣地說道:“不知這荒宅中竟有人,多有叨擾。”劉銘起身回禮,微笑道:“大家都是行路至此,不必拘禮。四位若不嫌棄,不妨一同來烤火取暖。”那大漢表示感謝,四人隨即上前落座,彼此心中卻仍存戒備。

朱瞻基悄然觀察著這四人,發現他們均身著勁裝短打,顯然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他注意到那位身材最為高大的漢子,雙手布滿厚實的老繭,手掌也比常人寬闊許多。心中暗想:“記得師父在世時曾提及,江湖中有一門獨特的橫練硬功,以錘煉筋骨為基礎,練至巔峰時可斷木碎石。看此人手背上的老繭,想必他所修煉的正是這種硬功夫。”

他正沉思之際,一旁的一名漢子突然質問道:“臭小子,你在看什么?”被這人一喊,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朱瞻基。朱瞻基頓時感到尷尬,勉強一笑,答道:“沒什么。”心中卻頗為郁悶,暗想:“這漢子眼光真毒。”他深知江湖險惡,自認為剛才觀察時已足夠小心,卻沒想到還是被人察覺。

那漢子冷哼一聲,沉聲喝道:“小子,不該看的別亂看,小心廢了你一雙招子!”語氣中威脅之意溢于言表。朱瞻基聞言,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怒火。一旁的于謙見狀,暗中拉了拉他的胳膊,笑著附和道:“是,這位大哥提醒得對。”那漢子再次冷哼一聲,便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高個漢子急忙叫住了他,問道:“老三,你去哪里?”那漢子答道:“看著這小子不順眼,眼不見為凈!”隨即便站在門口,依靠著門框。高個漢子轉向朱瞻基三人,賠了個笑臉,說道:“三位莫要見怪,我三兄弟性子直,但確實是好人。”朱瞻基心中暗想:“若非需要隱瞞身份,定要將你抄家滅族!”心中不禁暗自咬牙。那高個漢子目光轉向劉銘,見他手中握著一把鐵扇,眉頭微微一挑,問道:“敢問閣下可是鐵扇劉銘?”

劉銘道:“不錯,正是在下。”那高個漢子眉梢一揚,笑道:“原來是鐵扇和尚的高徒,失敬!”劉銘回禮,問道:“原來閣下認得家師,不知尊姓大名?”那高個漢子答道:“在下穆遠。”隨即指了指旁邊的幾人,依次介紹道:“這位是二弟許康,那位是三弟張雄虎,這位則是我四弟田師名。”劉銘聽了四人的名號,不禁一愣,疑惑地問道:“四位莫非就是陜北四俠?”此時他才意識到,四人說話都帶著西北口音。

穆遠淡然道:“這不過是江湖上的朋友戲謔間贈予的名號罷了。”劉銘目光一凝,追問道:“四位現身北平,莫非是為了‘那件事’?”穆遠頷首,語氣堅定道:“正是。我等雖為江湖中人,但身為男兒,殺敵報國乃分內之事,豈能退縮?元人企圖再度侵犯中原,我等血性男兒,豈能坐視不理!”那名叫許康的漢子接口道:“大哥所言極是。雖我等忠于建文皇帝,不齒永樂逆賊,但面對元人威脅,理應暫釋前嫌,共同抗敵。”

朱瞻基聞言,心頭猛然一震,暗自心想:“原來這四人竟是建文余孽!”于是對四人愈發警惕。然而轉念一想,又覺事有蹊蹺,不禁心中疑惑:“聽皇爺爺所言,當年建文重用文臣,受益者多為南方士子。而這四人分明是武人,且皆為西北人氏,怎會對建文如此忠心?”雖說他年紀尚輕,但在朱棣多年的悉心培養下,心思之縝密遠超同齡人,故而迅速發現了問題所在。

于謙同樣一愣,疑惑地問道:“兩位所說,莫非元人又要南下?”他并不在意四人是否忠于當今皇帝,只關心元人是否會再次入主中原。穆遠嘆了口氣,道:“不錯。據可靠消息,元人欲集結二十萬大軍南下中原,領軍之人正是如今勢力最強的韃靼部太師阿魯臺。”劉銘緊鎖眉頭,道:“竟是阿魯臺!”朱瞻基也曾聽聞這個名字,深知此人乃韃靼太師,也是草原諸多部落中實際的統治者,是個極為厲害的人物。

明洪武元年,即元至正二十八年,元帝妥歡帖木兒眼見大勢已去,遂放棄元大都,北逃至上都,由此史稱“北元”,意在休養生息,以期重新奪回中原大地。然而,此時元廷早已腐敗不堪,上下官員不思德政,只顧斂財,朝廷維持尚且艱難。隨著一代名將擴廓帖木兒隕落,北元再無南下之力。

妥歡帖木兒駕崩后,史稱“元順帝”。其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史稱“元昭宗”。盡管他有心光復祖宗的榮耀,但因政治手段不足,難以挽救腐朽的元廷,北元已顯分崩離析的跡象。洪武二十一年,藍玉率軍北伐,一舉擊潰元廷,妥歡帖木兒的孫子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途中被部將所殺,元廷宣告覆滅。此戰徹底將元廷打回草原部落的形態,史稱“捕魚兒海之戰”,藍玉也因此戰成名,回朝后獲封涼國公。

自捕魚兒海之戰后,黃金家族的統治實則已名存實亡,各分散部落彼此征伐不斷,歷經一番重新整合。

隨后,草原上逐漸形成了兩大勢力,分別為韃靼和瓦剌。這兩個部落頻繁征伐,同時給明朝的北部邊境帶來了顯著的隱患。至永樂年間,韃靼勢力進一步壯大,已顯現出重新吞并草原的勢頭。盡管瓦剌仍具備與韃靼一較高下的實力,但總體上卻遠不及韃靼。韃靼的太師阿魯臺正是以雷霆手段整合草原的關鍵人物,其野心不僅局限于草原,更在于重新覬覦中原。

永樂一朝,始終采取“扶持瓦剌”的策略以制約韃靼的發展。然而,盡管如此,韃靼依然迅速崛起,如今已成為明朝北部的主要威脅。

朱瞻基作為朱棣最為器重并著力培養的皇孫,自幼便隨侍于朱棣左右。他早已從朱棣口中聽聞“阿魯臺”這一名號,深知此人城府極深、手段毒辣,堪稱一代梟雄。此刻驟然聽聞相關消息,心中不禁為之一震,暗道:“難道皇爺爺日前提議再度北伐,正是緣于此事?”

穆遠道:“如今密云已匯聚四方豪杰,我等唯恐延誤時機,這才冒雨前行。豈料雨勢洶涌,只得暫且歇息。”劉銘接言道:“我等也為此事欲赴密云。”穆遠聞言驚喜:“既然如此,我等不妨結伴同行!”張雄虎見雨勢漸歇,急切催促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幾人迅速整理行囊,顧不得衣衫未干,策馬疾馳而去。

眾人抵達密云地界時,已是深夜時分。朱瞻基環顧四周熟悉的地勢,忽然靈光一閃,心想:“此處距密云大營不過咫尺之遙。這些江湖人士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在密云大營附近聚集。”密云大營作為北平的重要防線,朱瞻基常在此地營中研習軍事,故而對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

不遠處驟然亮起一排火把,粗略一數,竟有十幾人之多。幾人勒緊韁繩,朱瞻基心中暗道:“莫非是驚動了密云大營的兵士?”只見那穆遠策馬上前,高聲喝道:“山前兩扇門,刀頭舔血滾馬鞍!”火把處隨即有人回應:“好漢往西去,那邊自有人接引!”穆遠道了聲謝,幾人隨即撥轉馬頭,向西疾馳。不多時,前方出現一條小河,河邊停靠著一只小船,船上之人問道:“天下英雄何處去?”穆遠朗聲答道:“愿為江山灑頭顱!”船上之人遂迎眾人上船。朱瞻基一路觀察,心中暗想:“這些人所言恐怕是江湖春典,可惜我卻難以領會。”

小船載著眾人穿過小河,抵達對岸。幾人下船后,船家說道:“往前走,自會有人前來接引。”于是,幾人便繼續前行。不久,路邊突然閃出一人,問道:“敢問幾位是何來歷?”眾人報上名姓后,那人回應道:“原來是貴客,快請隨我來。”隨即,他領著眾人穿過樹林,來到一處開闊地帶。

只見此處是一座破敗的土地廟,因年久失修,房屋早已坍塌。院落中支起一頂碩大的帳篷,正中央燃起熊熊篝火,一群人圍站在篝火四周。每當有人進入,眾人便循聲望去。朱瞻基逐一打量,只見這些人高矮不一、胖瘦各異,男女皆有,皆作江湖人士裝扮,心中暗想:“看來這些人皆是江湖草莽之輩。”在他印象中,但凡出身名門正派者,無不風度翩翩,而此處眾人看來皆非善類,故而有此揣測。

幾人圍在一處角落,朱瞻基注意到不遠處站著兩人。那是一男一女,年紀都在二十歲上下。青年身姿挺拔,面容英俊,手持一把烏黑長劍。姑娘則擁有一雙明眸,紅唇如櫻,雙頰透著紅潤,臉龐宛如鵝蛋。她皮膚白皙,十指修長。乍一看,這女子竟如同仙界女子一般,透著一股冷峻與威嚴。

篝火前佇立著一位老者,臉上布滿皺紋,年約六十左右。他躬身駝背,手中握著一根鹿頭拐杖,須發皆白,但雙眸卻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那老者見來者已為數眾多,輕咳幾聲,開口道:“各位朋友,老朽深謝諸位應邀前來。如今元人企圖南下侵犯中原,我等身為漢家兒女,豈能坐視不理?縱使我等與那逆賊朱棣勢不兩立,但大義當前,老朽懇請諸位暫且放下舊怨,攜手共抗外敵。待將元人徹底擊潰之后,我等與朱棣逆賊之間的恩怨再作計較。”言畢,向眾人一拱手。

眾人之中,一人沉聲說道:“胡老英雄,我等既然齊聚于此,自然是希望攜手共抗強敵。然而,那朱棣賊子素來心高氣傲,豈會輕易看得起我等江湖中人?倘若他拒不接納,反趁機對我等下手,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那老者緩緩說道:“諸位,據老朽所知,那朱棣逆賊雖素來心高氣傲,卻絕非不明輕重之人。此次韃靼率兵二十萬侵犯我大明邊境,實乃韃靼傾國之舉。面對如此戰事,即便朱棣逆賊有意退敵,但要短時間內集結大軍與糧草,恐怕并非易事。我等若在此刻施以援手,朱棣即便不屑與我等為伍,卻也難以拒絕。如此一來,我等只需聽從他的調遣即可,又有何懼之有?”

另有一人高聲喝道:“胡老英雄此言差矣!”眾人循聲望去,只見發言者乃是一位年約四十的中年男子,面容方正,絡腮胡須,頭頂微禿,肩扛一把九環大刀,氣宇軒昂。只聽他繼續說道:“眾所周知,我等與那逆賊朱棣宿怨已久,此仇豈能輕易釋懷?即便我等豪杰愿暫且放下恩怨,那逆賊心胸狹隘,又豈會真心不計前嫌?一旦他對我等發難,我等若無機應對,豈非白白葬送性命?”

老者目光轉向那人,緩緩說道:“原來是泰山刀王魯明魯大俠。魯大俠所言極是,然而依老朽之見,朱棣若真無半點容人之量,又怎能容許眾多建文舊臣安然存活至今?我等雖與他有宿怨,但他如今已貴為九五之尊,料想斷不會因小節而失大義。”

魯明放聲大笑,說道:“朱棣老兒虛情假意,早已眾人皆知!胡老英雄,我們敬重您的為人,這才特意前來參加此次聚會。然而,您話語間處處為朱棣老兒辯護,難道昔日堅定支持建文皇帝的胡老英雄,如今竟已淪為朱棣老兒的爪牙了嗎?”此言一出,四座皆驚。

朱瞻基聆聽眾人所言,察覺到包括穆遠四兄弟在內的所有人,皆對自己皇爺爺朱棣心懷仇怨。此刻,他聯想到劉銘竟與這些人有所牽扯,不禁懷疑劉銘是否也如他們一般,對自己皇爺爺懷有敵意且支持建文。想到此處,朱瞻基不禁冷汗涔涔。先前三人曾在酒肆中結拜,而朱棣就在一旁。若朱棣有意調查劉銘的背景,實乃輕而易舉。一旦發現劉銘竟是支持建文的逆賊,他又將如何看待自己這位皇太孫?

一旁,于謙低聲說道:“方才我還在納悶這些人為何對當今皇帝懷有如此強烈的敵意,現在終于明白了。”劉銘同樣壓低聲音問道:“三弟,莫非你已經發現了什么端倪?”于謙輕輕點頭,答道:“若我的猜測無誤,這些人恐怕正是當年暗中勾結白蓮教,企圖在徐州發動叛亂的建文舊臣。”劉銘點頭道:“三弟的猜測著實不錯。”

朱瞻基聽后,面露疑惑,問道:“但他們分明都是武人,若是建文舊臣,理應不受建文重用,為何卻對他如此忠心?”劉銘嘆了口氣,道:“這其中的緣由頗為復雜,回頭我再詳細解釋給二弟聽。”朱瞻基心中疑慮難消,追問道:“大哥,那你也是其中一員嗎?”劉銘微微一愣,隨即微笑著搖了搖頭。朱瞻基見狀,雖心中仍有幾分疑惑,但也稍稍松了口氣。

老者沉聲道:“列位,老朽今年已六十有四。論及壽命,可謂長壽。此生歷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雖不敢自稱通達古今,卻也積累了不少心得體會。我等皆為建文皇帝的忠臣,矢志不渝地欲為建文皇帝奪回江山,此乃老朽至死不渝的夙愿。若有人質疑老朽已淪為逆賊朱棣的爪牙……”言至此處,他將手中的鹿頭拐杖猛然擲地,張開雙臂,凜然道:“大可一刀將老朽斬殺!”

另一人緩緩開口:“胡老英雄言重了。眾所周知,您是忠義之士,一心只尊奉建文皇帝,斷然不會投靠逆賊。”話音未落,他彎腰拾起地上的鹿頭拐杖,恭敬地呈遞到老者手中。老者接過拐杖,目光中流露感激,望了那人兩眼,道:“白大俠果然明事理。”那姓白之人轉而看向魯明,語重心長地說道:“魯大俠,眾人都知你心直口快。但言語如同利刃,同樣能傷人,還望你謹言慎行。”魯明聽罷,冷哼一聲,扭頭撇過臉去。

這時,距離朱瞻基不遠處的那位貌美女子突然開口,說道:“列位英雄,小女子有話要說。”眾人聞聲,紛紛投去好奇的目光,顯然對這女子的身份一無所知。那女子步入場中,向眾人拱手施禮,道:“小女子姓戴,名雪凝,乃是西北槍術名家戴常公的孫女。”眾人一聽“西北槍術名家戴常公”這九個字,頓時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那老者更是按捺不住,開始細細打量起這位自稱戴雪凝的女子。

戴雪凝沉聲說道:“祖父在世時曾言,元人生性尚武,且輕視我等漢人。太祖憑借神威之姿,恢復漢家江山,實為千古偉業。如今元人企圖再度南下,侵犯我中原腹地,若我等不能團結一心,如何抵御外敵?即便各位英雄曾是建文舊臣,心中唯忠建文皇帝,但在大難臨頭之際,仍需將保家衛國視為首要之責!”

她話音剛落,與她并肩而立的青年隨即邁步向前,朗聲說道:“在下昆侖派少主安雁南。戴姑娘所言極是,如今國家正值危難之時,我等若不能與朱棣老兒摒棄前嫌、團結一心,又怎能將外敵抵御于國門之外?倘若因我等之間的嫌隙,導致元人再度入主中原,那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

老者投向兩人的目光中滿含贊許,他重重地點了點頭,贊道:“不錯,說得極好!未曾料想,戴老英雄的孫女與昆侖派的少主竟有如此見識,實令老朽欣慰!”隨即,他轉身面對眾人,沉聲道:“列位,相較于這兩位,我等均為江湖前輩,難道連小輩的覺悟都及不上嗎?”眾人紛紛點頭稱是,突然一人高聲喊道:“好!我等暫且放下恩怨,與那朱棣老兒和解便是!”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附和。

魯明冷哼一聲,肩上的九環大刀“哧”的一聲插入地面,厲聲喝道:“你們愿意與朱棣逆賊和解是你們的事,老子即便是死,也絕不聽從那朱棣逆賊的調遣!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各位盡管聽從逆賊的安排,咱們山水有相逢!”說罷,抽出大刀,轉身分開眾人,揚長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五寨县| 望奎县| 岳池县| 云梦县| 太白县| 泌阳县| 大悟县| 平安县| 延寿县| 丰都县| 广丰县| 和政县| 武安市| 嘉鱼县| 泽库县| 乐亭县| 本溪市| 揭阳市| 白山市| 和田市| 辽源市| 方正县| 敦化市| 新化县| 叶城县| 永德县| 三穗县| 武威市| 景洪市| 张家界市| 济宁市| 临泉县| 桐乡市| 克东县| 肥城市| 历史| 得荣县| 洛宁县| 深水埗区|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