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調笑令·春水》賞析
- 釋弘農詩詞集2
- 葉筋
- 1857字
- 2025-08-17 12:00:00
調笑令·春水·中華新韻·王建體
春水。春水。
流入溝渠田尾。
安以動之徐生。
苗稼百疏綠蔥。
蔥綠。蔥綠。
美好鄉村大地。
2016
-----------------------------------
這首《調笑令·春水》(中華新韻·王建體)以明快的節奏、流動的意象與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春水潤澤鄉村、萬物勃發的生機圖景,在傳統詞牌中注入清新的田園氣息。以下逐句賞析:
1.“春水。春水。”
疊句破題,喚醒生機:開篇以詞牌疊句直呼“春水”,如清泉叮咚,瞬間喚醒全篇。重復強調凸顯春水作為生命之源的核心地位,奠定全詞欣悅明快的基調。“春”字點明時節,暗含希望與活力。
2.“流入溝渠田尾。”
流向精準,接地氣的灌溉圖:描繪春水的具體去向與功能。“溝渠”、“田尾”是鄉村最平凡的灌溉網絡末端,詞人精準捕捉春水深入田間地頭的軌跡。此句賦予抽象的“春水”以實在的路徑和目的——滋養土地,服務農事,充滿泥土氣息和生活實感。
3.“安以動之徐生。”
化用經典,哲思點睛:此句巧妙化用《道德經》“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之句,賦予自然現象以哲理深度。
“安”:形容春水平靜流淌的狀態。
“動”:指其蘊含的流動不息的生命力。
“徐生”:強調其滋養萬物是溫和、漸進、源源不斷的。
此句如神來之筆,將平凡的春水灌溉提升至“道法自然”的境界,贊頌其靜中有動、潤物無聲的偉大力量,是全詞意境的升華。
4.“苗稼百疏綠蔥。”
生機勃發,色彩盛宴:展現春水的豐碩成果。“苗稼”指莊稼幼苗,“百疏”即各種蔬菜(“疏”通“蔬”)。
“綠蔥”:核心意象!*以蔥的鮮翠形容作物生機盎然、綠意蓬勃的狀態。此詞色彩明亮飽和,極具視覺沖擊力,將抽象的“生機”具象化為一片鮮活的、望之可感的綠色海洋。
5.“蔥綠。蔥綠。”
疊句聚焦,強化生命色彩:依詞牌疊用核心意象“蔥綠”。效果絕妙:
視覺強化:反復吟詠,如同鏡頭推近那片濃得化不開的綠色,將其鋪滿整個視野,強化了春水滋養下萬物生長的繁茂景象。
情感迸發:疊句如同情不自禁的贊嘆,抒發了對這片盎然生機的無限欣喜與熱愛。
節奏躍動:短促的疊句帶來歡快的韻律感,如同春苗拔節生長的聲音。
6.“美好鄉村大地。”
全景收束,深情禮贊:結句視野拉遠,從蔥綠的田野擴展到整個“鄉村大地”。
“美好”:直接、樸素卻飽含深情的評價,是詞人對眼前這幅由春水、溝渠、綠苗構成的和諧鄉村圖景最真摯的禮贊。
“鄉村大地”:點明空間,升華主題。這“美好”不僅在于自然景色(蔥綠),更在于春水帶來的豐收希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安以動之徐生),是對充滿活力的新農村的深情謳歌。
整體賞析:
主題鮮明,時代氣息:以“春水潤田”這一傳統農耕意象為載體,通過“溝渠田尾”、“苗稼百疏”、“鄉村大地”等具體元素,生動展現了現代農業根基(水利)和田園風貌,呼應了“鄉村振興”的時代主題,充滿積極向上的氣息。
意象清新,生機盎然:核心意象“春水”(流動的生命源)與“蔥綠”(勃發的生命色)貫穿全篇,輔以“溝渠”、“田尾”、“苗稼”、“百疏”、“大地”等田園意象,共同構建了一幅清新、明亮、充滿動感與生機的春日鄉村畫卷。
哲思與詩意交融:“安以動之徐生”一句的化用是全詞亮點。它將道家哲學中關于動靜、生養的智慧,完美融入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使平凡的灌溉場景獲得了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高度,提升了全詞的格調。
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語言平實曉暢(流入、田尾、苗稼、綠蔥、美好),近乎口語,卻因意象的精準選擇(如“蔥綠”)和哲思的點睛(“安以動之徐生”)而顯得韻味悠長。字里行間洋溢著對鄉村、對自然、對生命力的由衷熱愛與贊美。
結構精巧,韻律明快:遵循《調笑令》詞牌格式,疊句(春水、蔥綠)運用得當,既強化主題意象,又形成歡快節奏。結構清晰:起于春水(源)→流向溝渠田尾(徑)→闡釋其精神(德)→展現其成果(象)→聚焦生機(色)→禮贊大地(境),層層遞進。
色彩與動感:“蔥綠”的鮮明色彩與“流入”、“動之徐生”所蘊含的流動感、生長感相互映襯,使畫面靜中有動,生機勃發。
總結:
這首《調笑令·春水》是一首清新明快、飽含哲思與深情的田園頌歌。它成功地將“春水”這一自然元素,通過其具體的灌溉路徑(溝渠田尾)、其蘊含的哲學精神(安以動之徐生)及其催生的壯麗成果(苗稼百疏綠蔥),編織成一幅生機盎然、充滿希望的鄉村春景圖。化用《道德經》句點睛,提升了詞境;疊句“蔥綠”的運用,將生命的色彩與喜悅推向高潮;結句“美好鄉村大地”的深情禮贊,則道出了對和諧共生、欣欣向榮的鄉村生活的由衷向往與贊美。全詞在傳統詞牌的框架內,以質樸的語言、鮮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奏響了一曲獻給春天、獻給土地、獻給鄉村大地的清新樂章。
林妖于蘊空齋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