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妮和張大山在碼頭休息了一晚,將買來的東西分類放好,能固定的,盡量固定好,以免航行的時候顛簸。
一大早,兩人從船艙里出來,先是看了看天,嗯,今天的天氣看起來不錯,很適合航行。
往碼頭上看,天還沒有大亮,就已經有許多賣吃食的小攤販出攤子了。
王巧妮他們并沒有自己做早餐,而是從碼頭上買了幾個肉夾饃。當然這時候,并不叫肉夾饃。而是叫“肉合兒”,攤主據說是到年從秦川一帶過來的。
可惜了,這時候沒有青尖椒,肉夾饃吃起來總感覺差一點味道。王巧妮的眼睛余光掃過一邊的小辣椒盆栽。
有些可惜現在不能直接從上邊摘下來吃。沒辦法,誰讓人家賣家說了,這東西有毒,吃了嘴巴腫,嗓子腫,讓千萬不要誤食。
王巧妮心說,嘴巴腫,嗓子腫,那還不是你吃多了,而且還是干吃辣椒。
既然人家都告訴了有毒,短期內還是不要吃了。等著以后慢慢研究,就說是研究藥性,等研究明白了,再當調味料用。
回去的路上倒是挺順隨的,雖然是逆水而行,可沒有大雨,又沒有頂頭風。雖然撐船比順水的時候困難,可這也能增長經驗不是。下次兩人還想著去一趟上游的秀容呢,秀容也是個大的城市,說不定能看到一些真定沒有的東西呢。
真定這一段的水路是沒有山的,就算是逆水而行,也不算困難。等著進入房山地界后,水流就開始湍急起來。還好,張大山現在已經不是剛開始撐船的小白了,再加上因為練武的緣故,下盤比較穩固,這點兒的急流難不倒他。
因為逆水行舟的緣故,兩人到達房山碼頭的時候,天已經擦黑了,趕忙將船停靠在房山碼頭這里。
有人要問為什么要停靠在碼頭呢,還得出停船費。要知道這里可是附近最適合停船的地方了,再加上天已經黑了,夜里行船太危險了。
這個碼頭也是當年仔細挑選出來的,這里距離真定城不遠不近。順水的時候,半天就能到達真定城。可是逆水的話,就像他們這樣,大清早就出發了,到了這里天已經黑了,你說休息不休息。
要知道房山縣城距離碼頭這里可是有很大一段距離,并不像真定城和秀容城那樣挨著虖池河,有個大碼頭。可碼頭帶來的紅利,他們也想要,就在這個距離真定城不遠不近的地方建了一個碼頭,方便過往的船只修整。
他們中午的時候,午餐是最后幾個包子,外加早晨多買的肉夾饃。晚上就吃碎肉面,把剩下的這幾塊獐子肉也消耗了。
在回家前,這些熟食,能消耗完,還是盡量消耗完。嗯,撐船是個力氣活,得多吃些肉。
行路的途中,也有一些自建的小碼頭來的時候,因為順風順水的,就給忽略過去了。除非是有人打招呼,就像是賣給他們獐子的米獵戶一樣。
回去的時候,因為是逆水而行,所以,兩岸的情況看的很清楚。從房山碼頭出來,快到正午的時候,就遇到了這么一個附近村民自己建的小碼頭。
碼頭上倒是挺熱鬧的,有個小茶棚,還有些賣菜蔬的。碼頭后邊不遠處就是一個山村,因為這里的地形適合,村里就在這里建了個小碼頭。倒是不為了掙錢,單是為了出行與外界聯絡方便,這個碼頭就很值得建了。
在這個碼頭建起來之前,為了去鎮子上,村里人得走很長一段時間山路。外界時局穩定了之后,因為經常有商船客船從這里經過,他們也是經常乘坐小客船出行的。便有心思活絡的村民,慫恿著村子里建了這個小碼頭。
雖然因為碼頭太小,只能停靠小型船只,可因為有這小碼頭的存在,這里也成了附近村落的一個小集市。當初張大山經常去賣獵物的小碼頭,也是一個和這個差不多的碼頭。
不過,今天不趕巧,不是趕集的日子,碼頭上只有一些附近的村民,在這里擺攤賣菜嘮嗑。
都是一些上歲數的,還有一些半大孩子。菜蔬都是自家地里長得,賣的柴火,也都是自己砍得。賣不出去,再拿回去就行。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碼頭這里有棚子,河邊小風吹著也不熱,在哪里閑聊不是閑聊。
到了集市那天,這里更熱鬧了,不光十里八鄉貨郎會過來,就連一些小商船,都會過來售賣貨物。
這樣的小商船,相當于一個移動的雜貨鋪,雖然要時刻注意虖池河上邊的風浪,弄不好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可干什么沒有風險,就連吃飯都有風險呢。
能出來跑船的,基本上都是膽子大的,天氣不好,找個地方停靠就是了。這條河上大大小小的碼頭不在少數,大碼頭收費,可這些小碼頭可不收費啊。
人家這些山里人建立這小碼頭可不是為了收費的,是想著吸引一些人來,他們買賣東西方便,出行也方便。
別的不說,自從有了這小碼頭,村里年輕人的婚嫁都容易了許多。當初那幾個讓村里人建碼頭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成了四五十歲的小老頭兒了,每次說起這事來,還是非常得意。
王巧妮他們因為船上的柴火不多了,剛巧看到小碼頭上有幾個半大孩子在賣柴火,就把船停靠在碼頭上。
通過閑聊,兩人沒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經傳到了這里。這里距離老虎崖可是有段距離了,沒想到,這里的村民居然知道他們。
雖然只是知道他們給村民用葛根山藥換酒的的事情,以后遲早會有其他的名聲傳出去的。
閑聊間,得知這村子附近的山上,有著很大一片板栗林子,還有特別多的橡子樹。板栗還好一些,煮熟了能當糧食吃,可橡子樹,雖然木材可以打家具,葉子可以養蠶。可每年那么多的橡子果,不能吃,在野外這么放著也不安全,經常會有調皮的孩子把橡子當成了榛子吃。
王巧妮覺得這簡直就是浪費啊,就告訴了他們,橡子果實,用水煮,換水多煮幾遍,就能脫毒。
另外把果仁取出搗碎,放入布口袋,再把布口袋放入流水里,多用水沖洗幾天,也就脫毒了。南邊的人都是這么給木薯脫毒的,給橡子脫毒,也是一樣的理兒。
另外這橡子仁磨粉多沉淀過濾幾次,也能脫毒。到時候,用這橡子粉做橡子涼粉也挺好的。和綠豆涼粉的做法差不多,很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