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買賣
- 巧妮的山野悠閑生活
- 雨過天晴萬物新
- 2153字
- 2025-07-12 23:29:10
進城的時候一人付了五文錢,當然了,車夫的錢也是他們付的。總不能干趟活,還得往里搭錢。
車夫駕駛著馬車帶著二人朝著城內最大的皮貨商行駛去。這也是他們顧了個車夫,而不是只租了輛車的緣故。
他們人生地不熟的,哪有這帶導航來的方便。這不,一說賣皮子,車夫立馬帶他們來到這最大的皮貨商行。這家皮貨店,幾代人都是干這行的,信譽有保證。
羊皮一張十五兩,狼皮一張三十兩,狐貍皮一張五十兩,熊皮一百五十兩,就連路上收來的獐子皮都賣了二十兩,這些皮子總共賣了五百兩。
他們知道,大的城市肯定能賣上價格,沒想到居然這么能賣錢。經過掌柜的解釋,他們知道了,之所以價格高,是因為他們硝制的好。一般人硝制不了這么柔軟,更何況這些皮子,一點兒異味都沒有。
這些錢可能對于那些高門大戶來說算不得什么,可這就算是對于普通的富戶來說,也不是什么小錢了。
接著又讓車夫帶他們去了酒樓,一壇酒賣了三兩銀子。這也不算少了,這原材料才多少錢啊。一壇十斤的酒,賣了三兩銀子,自己夠可以的了。
蚊香也推銷出去了,普通版的一兩銀子二十盤,豪華版的,一兩銀子五盤。
酒和蚊香到時候店鋪掌柜會在碼頭托人去山里取貨,他們只管制作就行。
都說錢是窮人膽,在找到了固定的收入來源后,二人便有心情在城里轉了起來。
幾個人首先到的就是書店,主要是這個最費錢了,他們生怕閑逛其他地方,一會兒錢不夠買書。
這個時候還沒有活字印刷,就算是雕版印刷,也不是所有的書籍都能用雕版。這時候的雕版印刷,成本也是很高的。大部分的書籍,都是人工手抄本。
那些字比較好的讀書人,會在書店接一些抄寫的活計。一本書,他們會抄上幾本,一本自己留下,其他的書籍用來教任務。
另外書籍也是一種容易變現的固定資產,要是有什么過不去的坎,把家里的書籍拿來書鋪賣,可比送去當鋪要核算的多。書店可是常年收購各種書籍的,當然了,一般情況下,那些讀書人也不會隨意的就將書籍賣掉的。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賣個副本。要是有什么不容易得見的孤本,抄寫上一本,送去書店,還是很能賣上價錢的。
兩人看著書店里各種書籍,那些科舉相關的書籍,第一時間就被他們忽略了。他們又不考科舉,這些看都不看。一些家里有的書籍,也不用買。只看這幾十年里出現的一些書籍就行,這么一來,他們需要購買的書籍立馬不多了。
挑來挑去,總共買了五本書,就這五本書,也花費了七八十兩呢。這也是因為這類的書籍沒有多少人抄寫,數量少了,自然價格就高。
這價格讓兩人松了一口氣,對于兩人來說,還能接受,畢竟那些皮子剛賣了五百兩。
買完書后,接著去了賣布料的地方,買了一些細葛布和細麻布。這時候棉花還沒有大面積種植,因此上,沒有棉花。
王巧妮又買了一些針線,還買了一些刺繡工具。準備打發時間用,在現在的時候就很喜歡刺繡,不過她只繡過十字繡。穿越來的時候,還有幾副十字繡沒有繡完呢。
王巧妮想著,要不干脆去花市碰碰運氣,要知道以前很多農作物都是當觀賞作物種植的。
還別說,真讓他們遇到好東西了。兩人買下了一盆棉花,一盆小辣椒。王巧妮感慨,怎么就這么幸運呢。沒有棉花還好,可以用蠶絲代替。沒有辣椒,可沒有替代品。
雖然張大山對于王巧妮花大價錢買了兩盆花有些不解,但覺得這肯定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不然王巧妮不會這么激動。
接下來的購物途中,王巧妮異常興奮,甚至哼起了小曲。
他們的好運不止如此,在一個胡人的攤位上,王巧妮發現甜菜。這時候還沒有人用甜菜熬糖,基本上都是和芥菜疙瘩一樣用來炒菜,或者腌咸菜。
要說王巧妮是怎么認出來的呢,還得從她上輩子說起。當時她有個閨蜜,跟風拍過一段時間短視頻。不過因為成績不理想,就放棄了?
可當初閨蜜拍視頻時,可能折騰了。幾乎把當時在一個城市的親朋都拉過去幫忙。
為了一個甜菜制糖的視頻,她們沒少折騰,又是看別人的視頻,又是一遍一遍的拍攝,到現在她還記憶猶新。
眼前的甜菜還是兩種,一種是白色的,看起來像是芥菜疙瘩,另一種是紅色的,看起來像紅心蘿卜。
因為甜菜很的味道不如芥菜疙瘩沖,所以也有不少人來買。
王巧妮也趕忙買了一些,又問這個胡人掌柜的,有沒有種子。這個胡人倒也實誠,告訴她,沒必要買種子,喝芥菜疙瘩一樣,可以在春天種下,讓它接種。
王巧妮說,自己頭一次買這種外來的芥菜,恐怕培育不好種子,要是有現成的種子就好了。接著又稱贊了這胡人幾句,胡人高興的胡子直翹,連忙將種子找了出來。
沒想到這真定城居然還有海貨鋪子,想想也是,天津滄州離這里才多遠啊,有些海貨也正常。
在海貨鋪子里,買了許多的魚干,蝦皮也買了很多。當王巧妮看到鋪子角落里擺放的海帶和紫菜后,一樣買了十斤。
海帶和紫菜可是好東西,現如今的鹽里邊,了沒有典,剛好吃些海帶補一補典。夏天了,用海帶調一盤涼菜,還是很不錯的。
紫菜也可以在做湯的時候往里放一些,提升鮮味。不論是糊湯也好,疙瘩湯也好,甚至是面片湯,都可以放些紫菜。
張大山買到了鐵匠用的全套工具,以后缺少什么工具,就可以自己打造了。山里面可是有鐵礦石的,雖然不多,可光他們自己用的話,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最后又去買了一些鹽和糧食。在小鎮子里,買鹽也不方便,先不說限不限量,就是走山路也是麻煩。
船倉里邊的空間還不少呢,完全可以買些糧食回去,就當是壓倉了。
總共買了十包小麥,五包稻谷,還有一大包鹽。
至于等到家中糧食收獲,這些吃不完?那不是還可以釀酒嘛,王巧妮早就想著試試釀糧食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