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掃除也是團建活動
- 重回1998老街雜貨鋪
- 零天丶冷秋
- 2235字
- 2025-07-17 08:00:00
四月的天,像個被哄開心的姑娘,一天比一天明媚。
高三的弦繃得再緊,也擋不住春光從窗戶縫里溜進來,撩撥著少年們躁動的心。
五一勞動節,成了懸在所有人頭頂上,那個最甜蜜的盼頭。
三天的假期,對高三學生來說,是奢侈的恩賜。
文化角落里,人來人往,比李家雜貨鋪的正門還要熱鬧。
書架上的書被翻得起了毛邊,桌子上留著鉛筆屑和橡皮擦的碎末,墻角甚至堆了幾個喝空了的汽水瓶。
這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李墨看著這片被孩子們折騰得充滿生活痕跡的院子,沒有皺眉。他只是覺得,是時候給這個“家”洗個澡了。
周五放學,他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扎進題海,而是把張小胖和吳莉幾個學習小組的組長叫到了一起。
“明天五一放假第一天,咱們搞個活動。”李墨靠在書架上,慢悠悠地開口。
“又有故事會嗎?”張小胖眼睛一亮,“這次講什么?三國還是水滸?”
“不講故事。”李墨搖了搖頭,“明天,咱們大掃除。”
“啊?”張小胖的臉瞬間垮了下來,五官皺成一團,“放假還要搞衛生啊?墨哥,饒了我吧,我媽在家已經讓我把地板擦三遍了。”
其他幾個孩子也面露難色。放假不就是為了逃離這些瑣事的嗎?
“誰說搞衛生就沒意思了?”李墨看了一圈他們蔫下去的表情,換上一種神秘的口吻,“這次大掃除,是咱們文化角落的第一次‘團建活動’。”
“團建?”這個新潮的詞,讓孩子們面面相覷,完全摸不著頭腦。
“對。”李墨解釋起來,“就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出汗,干完了,一起吃大餐。”
“而且,這次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咱們分成三個組,清潔組,規整組,美化組。每個組自己想辦法,看哪個組干得最快最好,晚上加雞腿。”
他這么一說,事情的性質就變了。從枯燥的勞動,變成了一場帶有競爭性質的游戲。
吳莉第一個反應過來,她推了推眼鏡:“我選規整組,我要把書架上所有的書,按照借閱登記本上的編號重新排列一遍,再把那些破了角的書頁用膠水粘好。”
“那我選清潔組!”張小胖立刻來了精神,拍著胸脯,“保證把地掃得比我的臉還干凈!”
孩子們被調動起來,嘰嘰喳喳地分好了組,摩拳擦掌,仿佛第二天不是要面對灰塵和雜物,而是要去參加一場有趣的尋寶游戲。
第二天一早,李家后院就熱鬧非凡。
李秀琴早就準備好了水桶、抹布和掃帚。李衛國則從他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些許久不用的寶貝。
“嘿喲!嘿喲!”張小胖領著清潔組的幾個男生,拿著水管子,對著水泥地一通猛沖,水花四濺,笑鬧聲和沖水聲混在一起。
吳莉帶著她的規整組,幾個心思細膩的女生,正小心翼翼地把書架上的書一本本搬下來,用干抹布仔細地擦去上面的灰塵。
李墨沒怎么動手,他更像一個總指揮,穿梭在院子里,時不時地指點一下。
“小胖,水別沖到墻上那塊白布,那可是咱們的銀幕。”
“那邊的輪胎花壇,土有點干了,記得澆點水。”
就在這時,院門口探進來一個身影。是王晴。
她今天穿了一件淺藍色的運動服,頭發扎成一個利落的馬尾,手里還提著一個袋子。
“我……我聽吳莉說你們在搞大掃除,過來看看需不需要幫忙。”王晴的聲音在喧鬧的院子里顯得很清細。
“來得正好!”李墨沖她一笑,從她手里接過袋子,“正好美化組還缺個總設計師。”
袋子里是幾塊嶄新的,帶著卡通圖案的抹布,還有一瓶檸檬味的洗潔精。顯然是周雅準備的。
王晴的臉頰微微泛紅,她很快就融入了這個熱火朝天的集體。她沒有去干那些臟活累活,而是和美化組的兩個小女生一起,研究著怎么布置這個煥然一新的院子。
她們把那兩盆綠蘿的葉子擦得油亮,又從街邊的花圃里,找了一些掉落的鵝卵石,洗干凈了,在輪胎花壇的邊緣擺出好看的形狀。
李衛國話不多,但他一出手,就鎮住了全場。
那個松木書架,因為孩子們經常倚靠,有了一點輕微的晃動。
李衛國拿來錘子、釘子和木條,在書架的背面,三下五除二地加固了兩根斜向的支撐。他還找來一張細砂紙,把書架那些被磕碰到,有些粗糙的邊角,重新打磨了一遍,變得圓潤光滑。
他干活的時候,表情專注,動作利落,有一種老工匠特有的沉穩和美感。
張小胖他們看得都忘了沖水,圍在旁邊,滿臉崇拜。
“叔叔,您太厲害了!這手藝,比木匠還專業!”
李衛國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擺擺手,拿起一塊木板,又開始琢磨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簡易但很實用的小架子就成型了,剛好可以把那臺老幻燈機和裝幻燈片的盒子,穩穩當當地放在上面,防潮又整潔。
一整個上午,汗水和笑聲充滿了整個院子。
臨近中午,大掃除進入尾聲。
院子,像是脫胎換骨了一樣。地面干凈清爽,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書架上的書按大小和類別,排列成賞心悅目的隊列。那幾盆綠植,在角落里舒展著身姿,給這個小小的空間增添了無限生機。
李秀琴端著一大鍋綠豆湯從廚房里走出來,招呼著:“孩子們,都別忙了,快來喝點綠豆湯解解暑!”
一群孩子呼啦一下圍了過去,一人一碗,咕咚咕咚喝下肚,發出一聲滿足的嘆息。
李墨和王晴站在一起看著這群孩子,看著這個被大家親手打理出來的,嶄新的文化角落,都沒有說話。
“那個……”王晴先開了口,“我爸說,書店新進了一批彩色的記事貼和好看的筆,讓我拿一些過來,可以用來給書做分類標記。”
“好啊。”李墨點頭,“替我謝謝叔叔。這個院子,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王晴抿著嘴笑了。
傍晚,李家的院子里支起了一張大桌子。
李秀琴的廚藝得到了最盛大的展示。紅燒肉,可樂雞翅,糖醋排骨,還有一大盆鮮美的魚頭豆腐湯。隔壁面館的王叔聞著味兒就過來了,還端來了一大盤自己店里拿手的鹵牛肉。
孩子們圍著桌子狼吞虎咽,一天的勞累在美食面前全都煙消云散。
李衛國開了瓶啤酒,和王叔碰了一下杯。
他看著院子里這群孩子,看著那個在燈下正和王晴低聲說著話的兒子,臉上的皺紋里都盛滿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