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寒門最好的時代!
- 阿斗掀桌:我劇透,丞相別北伐了
- 游子的鯨魚王
- 2414字
- 2025-08-24 23:21:45
一瞬間。
周圍所有休息的刑徒目光都聚焦了過來,有好奇,有同情,更多的是事不關己的麻木。
干瘦漢子也緊張的看著陳希,不知道這突如其來的傳喚是福是禍。
陳希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臉色微微發白,忐忑不安地應道:“是……是。”
但他還是大著膽子問道:“敢問上吏,找小的究竟是什么事?”
“啰嗦什么?去了就知道了!”那小吏眉頭一皺,顯得極不耐煩,直接揮手催促,“快點!”
陳希被呵斥得脖子一縮,再不敢多問,只能拖著仿佛灌了鉛的雙腿,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小吏身后。
他腦子里已亂成一團麻。
干瘦漢子他們大多是莊稼漢,可以說是被士族裹挾,罪責或許還能輕些。
自己呢?
雖是家道中落,但終究是寒門出身,讀過圣賢書,在高家做的也是些文書賬目的清客活兒。
若真要較真論罪,自己恐怕很難擺脫附逆、幫兇的嫌疑。
一想到這些,只覺悲從心來。
很快,他就從這驚惶不安的胡思亂想中被驚醒,目的地到了。
就是離他們勞作河灘不遠的涼亭。
亭子里坐著一位官員。
他身著略顯陳舊,但漿洗得干凈的皂服,留著兩撇打理得一絲不茍的八字胡,身形清瘦,面色嚴肅。
最令人心悸的是他那雙眼睛,銳利如鷹隼,仿佛能穿透皮囊,看到人心里去。
官員打量了陳希一番,目光在他那與周圍苦力格格不入、即便落魄也難掩幾分書卷氣的氣質上停留了片刻。
“嗯,倒是沒料到,在我轄下這群服苦役的人里,還藏著個識文斷字的。”
“呵呵,算是個‘人才’。”
聞言。
陳希心中猛地一慌,以為是反諷問罪,幾乎是本能的急聲辯解道:“官爺明鑒。”
“小人……小人認不得多少字,學問粗淺得很,在高家也只是混口飯吃,記賬糊口而已,絕不敢參與任何作亂反叛之事。”
“小人對朝廷忠心可鑒,對陛下更是絕無二心,請官爺明察。”
官員見狀,嗤笑一聲,語氣帶著幾分戲謔:“查?朝廷自然會查,你的底細,還能瞞得過上面?”
他話鋒突然一轉,眼中閃過一抹難以捉摸的光芒,“不過嘛……這次叫你來,倒不是來追究你舊罪的。”
“啊?……哦哦!”陳希猛地一愣,巨大的轉折讓他一時沒反應過來,待明白過來后,瞬間大喜過望。
他用臟兮兮的袖子擦去額頭和眼角不知何時冒出的冷汗和急出來的淚花,連聲道:“多謝官爺!多謝官爺!”
官員冷哼一聲,拿足了姿態,才慢條斯理地說道:“哼,算你小子運氣好,祖上積德。”
“陛下仁德浩蕩,特意下旨,要從你們這些戴罪之人中,清查有無身懷一技之長之輩。”
“朝廷欲另行安排,讓你們那點本事不至于白白浪費在這搬石運土上,能真正派上用場,也算爾等將功折罪。”
他頓了頓,看著陳希瞬間亮起來的眼神,繼續道:“前些時日,陛下頒布恩旨,在成都周邊試點‘蒙學’,要啟蒙八到十二歲的娃娃們讀書識字。”
“如今嘛……正缺夫子。”
“你若是愿意留在成都效力,不再惦念那漢嘉故土,本官這里便可給你出具批文,安排你到附近村莊的蒙學館里,做個啟蒙先生。”
說到這里,他語氣加重,帶著明確的警示:“不過,你別高興得太早。”
“你依舊是戴罪之身,朝廷給予的正式夫子的俸祿待遇,你是享受不到的。”
“但陛下開恩,允諾若是你們這些戴罪之人能教出通過蒙學考核的學子,朝廷便會酌情給予賞賜。”
“若是你運氣好,教出的學生多,立下的功勞大,將來未嘗沒有機會,徹底擺脫罪身,重新做個清白的百姓!”
“何去何從,給你片刻,自己考慮清楚。”
陳希此刻腦子完全是懵的。
前一刻他還以為天塌地陷,下一刻竟是柳暗花明,絕處逢生。
朝廷篩選竟不是問罪,而是……任用?還是去做教書先生?
這有什么可考慮的?!
比起日日在這河灘上挑著沉重的石礫,忍受風吹日曬、監工鞭笞,去做教書先生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他甚至還擔心對方反悔,立刻將頭點得像小雞啄米,連聲應道:“答應!官爺,不用考慮了!”
“小人答應!”
“小人萬分愿意響應朝廷號召,愿為陛下效力,愿為蒙學盡心,謝官爺再造之恩,謝朝廷天恩!”
河渠令顏駿見狀,滿意地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哼,你小子倒還算有點眼力見,識時務。”
“放心吧,當今天子圣明,對讀書人向來尊重,也愿意廣納人才。”
“朝堂這次法外開恩,是不愿讓你們這些肚子里有點墨水的人白白受苦,但你給本官聽好了!”
他語氣驟然轉厲,目光如刀:“若是你日后還敢有絲毫作亂之心,或是身在學館卻胡作非為、誤人子弟。”
“到時……數罪并罰,朝廷可就不會像今日這般輕易饒過你了,等待你的,可就不止是回來挑石頭這么簡單了!明白嗎?!”
陳希被這凌厲的目光看得心頭一凜,連忙收起狂喜,肅然拱手,鄭重道:“小人明白!絕不敢忘!”
“小人定當洗心革面,恪盡職守,盡心教書,絕不辜負朝廷給的這次天大的機會,也多謝大人提攜之恩!”
顏駿站起身,撣了撣官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塵,淡淡道:“老夫顏駿,現為此地河渠令。”
“你既讀過書,也算是個寒門,理應比那些渾噩村夫更清楚,似你這般出身,能有今日這般改過自新、甚至可能重拾書本的機會,是何等不易!”
他望著遠處忙碌的河工,語氣中不禁帶上一絲感慨:“如今的大漢,在陛下的治理下,已非舊時氣象。”
“求賢若渴,海納百川,更推行新政,欲掃除積弊,你若能把握住這次機遇,腳踏實地,未必不能……在日后一展胸中所學,搏出個前程來。”
他頓了頓,聲音不高,卻清晰的傳入陳希耳中:“或許……眼下這光景,正是寒門子弟,最好的時代。”
說罷,顏駿不再多言,背著手,邁步離開了涼亭。
他今日對陳希的話確實多了幾句。
倒并非全是惜才。
更多是看到陳希,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同樣掙扎求存、蹉跎歲月的自己。
他當年為生計委身于劉璋麾下,后又轉投先帝劉備,一路坎坷,年過五旬才熬到這河渠令的位置。
近來朝廷改制的風聲甚緊,據說像他這樣的技術官員,似要被劃入新設的重部‘工部’。
而他也看到了再度升遷的曙光……一時百感交集,不由得多說了兩句。
陳希恭敬地躬身拱手,直到顏駿的背影遠去,才緩緩直起身。
他的心潮卻如同身旁的岷江水,澎湃洶涌,久久難以平靜。
他站在涼亭邊,望著腳下奔流不息的江水,又回頭看了看那片塵土飛揚的勞役河灘,再想想那條突然展現在眼前的、通往蒙學學堂的道路……
他感覺。
自己的運道似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