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 秋已落
  • 壹味藥引
  • 3530字
  • 2025-06-20 16:30:28

雨下了整整三天。

阮秋坐在閣樓的窗前,望著院子里積水的洼地發呆。雨水順著瓦片滴落,在石板上敲出規律的聲響,像是某種古老的密碼。藝術節還有四天,而他的秋葉音樂盒還差最關鍵的發聲裝置沒有完成。

“秋兒!“外婆的聲音從樓下傳來,“去地窖拿些老竹料上來!“

阮秋應了一聲,披上母親的舊雨衣沖進雨幕。地窖入口在院子角落,被茂盛的雜草半掩著。他費力地拉開沉重的木門,一股混合著霉味和竹香的涼氣撲面而來。

地窖里光線昏暗,只有一盞掛在墻上的煤油燈投下搖曳的光影。阮秋借著微光在堆積如山的竹料中翻找,突然,角落里一個落滿灰塵的木箱吸引了他的注意。箱子沒有上鎖,他輕輕掀開蓋子,里面整齊地碼放著幾十個竹編小樣,每個都標著日期和名字。

“這是...“阮秋拿起一個小樣,翻到背面,上面用褪色的墨水寫著:“月華,十三歲,六角提籃底“。

母親的作品!阮秋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翻看每一個小樣。從最簡單的平面編織到復雜的立體結構,記錄著母親從孩童到成年的技藝成長。最底下壓著一個特別的樣本——一個精巧的六角形發聲裝置,旁邊標注:“音樂盒試驗品,加入銅片共振“。

阮秋的心跳加速,這正是他需要的!他捧著那個小樣正準備離開,突然聽見地窖外傳來“咚“的一聲悶響,接著是外婆痛苦的呻吟。

“外婆?“阮秋丟下小樣沖上臺階。

院子里,外婆倒在濕滑的石板地上,身邊散落著剛砍的竹子。她的臉色慘白,右手緊緊抓著左肩,雨點打在她單薄的衣服上,瞬間浸透了布料。

“外婆!“阮秋跪在她身邊,手足無措。

“沒事...“外婆咬著牙說,“扶我起來。“

阮秋攙扶著外婆回到屋里,這才發現她的身體燙得嚇人。外婆一向強硬,從不示弱,現在卻虛弱得幾乎站不穩,這讓阮秋心里發慌。

“我去叫醫生!“阮秋轉身就要往外跑。

“站住!“外婆厲聲喝住他,“不過是淋雨著了涼,煮碗姜湯就好。“她試圖站起來證明自己沒事,卻腿一軟又坐回了椅子上。

阮秋不由分說地翻出外婆常吃的藥瓶,卻發現里面已經空了。他在藥柜深處找到一個醫院的袋子,里面裝著幾張X光片和一份診斷書——“類風濕性關節炎晚期,建議立即手術治療“。

日期是三個月前,母親剛去世不久。

阮秋的手開始發抖。這三個月來,外婆每天教他竹編,處理訂單,做飯洗衣,從未提過一個“疼“字。而他居然天真地以為那些止痛藥只是對付普通關節痛的。

“外婆...“阮秋的聲音哽咽了,“我們得去醫院。“

“胡鬧!“外婆試圖搶回診斷書,“下周李阿姨的訂單要交貨,你的藝術節...“

“都什么時候了還管這些!“阮秋幾乎是吼了出來,眼淚奪眶而出,“您要是也...“他說不下去了,那個“走“字卡在喉嚨里,像根刺。

外婆愣住了,臉上的嚴厲漸漸融化。她伸手抹去阮秋臉上的淚水,粗糙的掌心刮得他皮膚生疼。“傻孩子,“她輕聲說,“我這把老骨頭沒那么容易散架。“

最終妥協的結果是請村里的赤腳醫生來看看。醫生診斷后說是重感冒加上關節炎急性發作,開了些藥,叮囑必須臥床休息。

“老太太身子骨虛,再這么操勞下去可不得了。“醫生臨走時對阮秋小聲說,“最好盡快安排那個關節手術。“

阮秋送走醫生,熬了粥端到外婆床前。老人已經睡著了,眉頭緊鎖,呼吸粗重。阮秋輕輕把粥放在床頭柜上,目光落在墻上母親的遺像上。照片里的母親溫柔地笑著,仿佛在說:“照顧好外婆。“

雨還在下,敲打著屋頂的瓦片。阮秋回到閣樓,看著工作臺上未完成的音樂盒組件,突然覺得一切都那么荒謬。什么藝術節,什么傳承,如果連外婆都沒了,這些還有什么意義?

他抓起音樂盒底座想摔個粉碎,卻在最后一刻停住了。底座背面刻著一行小字——“給秋兒,愿你的未來如竹節節高。——媽媽“

阮秋跪在地上,無聲地哭了。不知過了多久,他抹干眼淚,拿起從地窖找到的母親的小樣,決定完成這個音樂盒,哪怕趕不上藝術節,哪怕沒人看得見。

雨聲中,閣樓的燈亮了一整夜。

第二天清晨,阮秋被一陣咳嗽聲驚醒。他發現自己趴在工作臺上睡著了,手里還握著半成品的發聲裝置。樓下傳來鍋碗的碰撞聲——外婆居然又起床做早飯了!

阮秋沖下樓,看見外婆站在灶臺前熬粥,動作比平時慢了十倍,卻固執地拒絕任何幫助。

“看什么看?“外婆頭也不回地說,“死不了。去洗臉吃飯,然后上學。“

“我不去學校,“阮秋堅決地說,“您需要人照顧。“

外婆轉過身,眼睛因為發燒而發亮,卻閃著不容反駁的光。“你媽媽當年為了比賽,發著高燒還堅持完成作品。“她頓了頓,“不是為了獎,而是因為承諾過的事就要做到。“

阮秋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最后他妥協了,答應去上學,但中午會回來檢查外婆的情況。

學校里,阮秋心不在焉。課間時,林老師叫住了他。

“阮秋,藝術節作品準備得怎么樣了?“林老師問,語氣比平時和藹。

阮秋簡短地說了音樂盒的構思,沒提外婆生病的事。出乎意料的是,林老師主動提出可以讓他使用美術教室的工具,甚至借給他一些專業材料。

“你媽媽...以前很擅長這個。“林老師說著,眼神飄向遠方,似乎在回憶什么。

阮秋突然鼓起勇氣問:“林老師,您當年為什么勸我媽媽放棄竹編?“

林老師明顯愣了一下,臉色變得復雜。“事情不是...“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詞句,“等你藝術節結束后,我們再談這個,好嗎?“

放學后,阮秋飛奔回家,發現外婆居然坐在院子里削竹子,身邊堆著完成了一半的訂單作品。

“外婆!“阮秋又驚又怒,“醫生說了要臥床休息!“

外婆擺擺手,示意他坐下。“秋兒,有些事得告訴你。“她的聲音沙啞但平靜,“我這病不是一天兩天了,手術遲早要做。但李阿姨的訂單答應了下周交貨,你的藝術節也快到了...“

“那些都不重要!“阮秋打斷她。

“聽我說完,“外婆罕見地沒有發火,“手藝人的承諾比命重要。你媽媽當年...“她突然咳嗽起來,好一會兒才繼續,“當年省里比賽,她高燒39度還堅持完成作品,雖然最后因為評委不公沒拿獎,但她說對得起自己的心。“

阮秋從沒聽過這個故事。“什么評委不公?“

外婆的眼中閃過一絲憤怒。“有人收了錢,把該給你媽媽的獎給了關系戶。“她冷笑一聲,“就是你那位林老師的朋友。“

阮秋震驚地瞪大眼睛。難怪林老師對竹編那種態度,難怪她聽說自己是林月華的兒子后態度大變!

“但是,“外婆話鋒一轉,“你媽媽后來跟我說,她一點也不后悔參賽。因為真正的好作品自己會說話,不在乎有沒有人聽見。“

外婆拿起一片竹篾,手指因關節炎而扭曲,卻依然靈活地將其分成細絲。“秋兒,竹子被劈開時會痛,所以它會用最美的姿態回報懂它的人。“她將劈好的竹絲遞給阮秋,“去做你的音樂盒吧,別管我這把老骨頭。“

阮秋接過竹絲,感覺有什么東西在胸腔里膨脹,既溫暖又刺痛。那天晚上,他一邊照顧發燒的外婆,一邊繼續完善音樂盒。凌晨時分,當他終于將母親的發聲小樣改良后裝入音樂盒底座,轉動鑰匙的那一刻,一段清脆悠揚的旋律流淌而出——是母親常哼的那首搖籃曲!

阮秋淚流滿面,沖下樓想叫醒外婆聽,卻發現老人呼吸急促,額頭燙得嚇人。他二話不說撥打了急救電話。

縣醫院的急診室里,醫生嚴肅地告訴阮秋,外婆的關節炎已經引發全身性感染,必須立即手術,但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

“手術什么時候做?“阮秋干澀地問。

“最好明天上午,“醫生說,“越拖越危險。“

明天上午——正是藝術節開始的時間。阮秋看著病床上昏睡的外婆,做出了決定。

“請盡快安排手術,“他說,“我會在這里陪她。“

那一夜,阮秋坐在醫院走廊的硬椅上,懷里抱著即將完成的音樂盒。清晨時分,護士來通知準備手術,他最后檢查了一遍作品,將一片小小的秋葉組件粘在頂蓋上——那是外婆教他編的第一片完整竹葉。

當陽光透過走廊窗戶照進來時,音樂盒在阮秋手中折射出溫暖的光澤。他輕輕轉動鑰匙,搖籃曲的旋律靜靜流淌,仿佛母親和外婆所有的愛與堅持都凝聚在這一刻。

護工來推外婆去手術室時,老人短暫地清醒了一會兒。她虛弱地握住阮秋的手,看了眼音樂盒,微微點頭。“像你媽媽,“她氣若游絲地說,“但更有主見...這才是傳承...“

手術室的門關上后,阮秋才想起查看手機——十幾個未接來電,全是林老師的。還有一條短信:“藝術節評委對你的作品很感興趣,愿意特別安排下午評審,請速回復。“

阮秋望向手術室門上的紅燈,又看看懷中的音樂盒,回復道:“謝謝老師,但我要等外婆手術結束。作品可以以后再看。“

發完這條信息,他感覺肩上的重擔突然輕了許多。窗外,雨停了,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照在醫院走廊的地板上,形成一個明亮的光斑。阮秋突然明白,無論藝術節與否,這個音樂盒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它讓他聽到了竹子想要訴說的語言,那是跨越三代人的愛與堅持。

就在這時,手術室的門突然打開,一位護士匆匆走出來。“阮秋?“她環顧四周,“有位自稱你老師的女士在前臺,說可以等你外婆手術結束,帶你和你作品直接去藝術節現場。她說...評委中有省工藝美術協會的專家,非常想見見林月華的兒子。“

阮秋愣住了,低頭看著手中的音樂盒。秋葉形狀的蓋子在陽光下泛著金色的光澤,仿佛在對他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节县| 建阳市| 洛川县| 望奎县| 长兴县| 嵊泗县| 樟树市| 通道| 贵南县| 伊吾县| 洱源县| 轮台县| 昌乐县| 闽清县| 同仁县| 旌德县| 炎陵县| 丹巴县| 灯塔市| 印江| 白水县| 长葛市| 本溪市| 平远县| 墨江| 开化县| 安西县| 西安市| 滨海县| 辰溪县| 临城县| 宜州市| 台中市| 浙江省| 建阳市| 金山区| 沂水县| 小金县| 祁东县| 东乡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