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黑山村和小湯山
- 這個紅樓大觀園過于硬核
- 陳皮味橙皮
- 2197字
- 2025-07-15 20:02:00
宋辭心中琢磨著事,轉眼已置身于一座金絲楠木打造的賬房。
四壁的檀木架上,擺滿了他從兩府中順來的古董玩物和字畫。
檀木紅案上面,全是田莊鋪面的地契。
“黑山村祭田,寧府隱產……”
“昌平小湯山溫湯山莊,賈珍從旁人手里強奪的產業。”
宋辭盯著這兩份田契,嘴角微微翹起。
黑山村有兩千畝良田,年收租可達五千兩,山中更有獵獲山貨之利。
小湯山萬畝山林,三面環山一面臨道,內在峽谷莊田,湖泊邊上還有六座別院掩映在溫泉霧氣之中。
這兩處地方位置極其隱蔽,正好能掩蓋大觀樓產糧的最佳幌子。
以后凡在大觀樓種植的糧食和藥材,宋辭從空間取出來便藏于此處。
目前,他已囑咐陳慶之挑選一百名傷殘老卒分別駐守。
這些從尸山血海里爬出來的漢子,最知道什么該看什么不該看。
他們的忠誠毋庸置疑,哪怕陳慶之命令他們以殘疾之身向大明宮沖鋒,他們也絕無怨言。
假以時日,黑山村和小湯山這兩處地方,將會是他的藏兵洞和軍械庫。
未來的教導隊也會陸續進駐,還可以在里面設立軍事院校。
至于那些錦衣衛查不到的鋪面產業。
神京這邊的,宋辭一概不要,只保留金陵烏衣巷十二間鋪面。
綢緞莊4間、米鋪2間、酒樓3間、倉庫3間。
根據宋西派來的賬房先生估值,約摸在六萬兩之間,年租可達一萬二千兩。
神京城的店鋪他分毫未取,主要原因,是為了躲避錦衣衛的耳目。
倒是馬嶂為平息天香樓神機弩一事,他悄悄給送來五百畝良田地契,正好用來賞賜慶之陳三等人。
在鎮陵關的時候,他便盤算著要將一千邊軍的利益和自己深度捆綁在一起。
造反哪能只憑滿腔熱血,時間一長肯定會出問題。
眼下打了磕睡,馬嶂便立馬給他送來了枕頭。
只是……
天香樓一事,也讓宋辭看透楚王偽裝的畫皮。
經此一事,宋辭深信,在不久的將來,漢王和楚王必有一戰。
那位看似閑云野鶴的四皇子,暗地里怕是早已磨刀霍霍。
漢楚之爭,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不是楚王以清君側之名發難,便是漢王借謀逆之罪先發制人。
宋辭唇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的目光眺望著龍首宮的方向。
老三和老四兩個人,極有可能是昏迷在龍首宮那位的棋子。
想通這一點,宋辭打定主意。
不管將來誰先動手,也不管誰輸誰贏,宋辭都會憑借國法和一千邊軍袖身旁觀。
“查抄賈府的功勞,不過是漢王給我在朝廷營造的一道護身符。漢楚大戰老三勝,我什么不干也是從龍之功。”
“如果漢王輸!”
宋辭喃喃自語,他的目光穿過夜色,仿佛看見未來的某一天,漢楚大戰時的情景。
他眼前浮現出未來戰局:若漢王勝,這份從龍之功自可保身。
若楚王勝……
省親別院里那些貴客,可是比十萬雄兵更重的籌碼。
無他,這些人出身賈家,而賈家又是開國勛貴的臉面。
退一步來說,楚王想要清君測,他的支持者只能來自開國元勛這一途徑。
只不過,楚王的兵力來源目前還猜不到,但宋辭已讓陳慶之做了萬全準備。
早在返京當日,陳慶之的斥候就已撒向三處要害。
宣府,盯死總兵府的換防路線和調兵情況。
大同,卡住西寧郡王秘密回京的私兵通道。
神京郊外每處關隘,都埋著能飛鴿傳書的死士。
真到了鐵騎圍城時,兩座國公府邸將成為最堅固的堡壘。
而甄家二房甄閏與賈家人,便是他手中最有分量的籌碼。
活著的人質,永遠比死去的忠臣更有價值。
“哼!待兩虎相爭奄奄一息,才是獵戶現身的最佳時刻!”
宋辭想透這一點,便把所有物品依次登記造冊,方從這處賬房出去,轉而漫游在月懸中天的大觀樓中。
宋辭負手走在大觀樓的曲幽通徑上,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
四十萬兩的數目在心頭反復盤算,該如何利用這筆錢去賺更多的錢,這才是頭等大事。
今夜犒賞抄家軍士的賞銀,已將他現實中的手頭現銀掏空。
這也讓宋辭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金陵和揚州那邊的商行收入不能挪用,需要專項供應教導隊。
“若是趕明兒,漢王再讓我去抄理國公府、鎮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繕國公……”
“甚至是北靜郡王府,我倒挺愿意當漢王這柄刀的。”
宋辭忽然駐足,眸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北靜王府的珍藏,六座國公府的田產,這些念頭在他腦中一閃而過,卻勾起一個更為精妙的算計。
他余光瞥見半畝薄地雜草叢生,與不遠處空寂的蹈花村相映成趣。
“且讓它們再荒些時日。待我把眼前的事忙完了,再把大臉寶搞進來種田。”
宋辭收回目光,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宋辭重新回到現實,從床上起身燃燈,然后開門大喊:
“麝月,替我準備紙筆!”
“馬上,爺!”
后院亮起燭光,襲人的聲音從寂靜的后罩房響起。
不多時,院外便響起凌亂的腳步聲。
鴛鴦、襲人、晴雯、麝月全都著急忙慌地披衣而入,
廊下風燈忽明忽暗,照得宋辭唇角那抹笑意愈發深邃。
一個能讓漢王心甘情愿入彀的局,已在他心中漸成雛形。
八成把握!
對慣于在刀尖上起舞的宋辭來說,只要寫一份策略,便是十拿九穩。
“磨墨。”宋辭坐在案幾前頭也不抬,指尖點了點硯臺。
四個丫鬟不敢怠慢,頭發也來不及梳便忙活起來。
晴雯輕手輕腳地研起墨來,襲人去把薰籠擺到書案前。
鴛鴦替國公爺鋪紙,麝月則去徹新茶。
可經歷了今日抄家、安置事務早已耗盡了她們的精神,四人眼皮不住地往下墜。
不多時,宋辭便伏案撰寫起來。
國公爺沒讓她們離開,四個大丫鬟便垂手立在案前。
一刻鐘過去了,半個時辰過去了,一個時辰過去了。
天亮了~
足足三個時辰,國公爺寫寫停停,最終又重新抄寫一遍方才擱筆。
但四個大丫鬟卻也站得腿腳酸麻。
宋辭將寫滿策略的奏折封入錦囊,抬頭時,卻見鴛鴦四人眼底一片青黑,身形搖搖欲墜。
“這是新院子的名字,你拿出去找人臨摹掛匾。”宋辭將一張紙遞給襲人,又淡淡道,“好了。都下去歇著吧。”
四人如蒙大赦,踉蹌著福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