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賺夠三千萬就收手
- 說好民用火箭,殲星艦什么鬼
- 獵鷹九號
- 2059字
- 2025-06-28 19:23:38
陳鼎拍了拍腦門,差點忘記這一茬。
自己手底下這幫工程師也并非全才,讓聶小茜寫代碼可以,但讓她研究天氣就強人所難了。
那就必須雇個氣象專家了。
畢竟決定引雷成敗的,除了火箭自身的設計,另一個就是發射時機的把握!
一枚火箭攜帶金屬絲、制造導電通道的滯空時間,最多不超過三四十秒。
所謂雷滿則溢——
如果點火早了,火箭升空后,雷暴云的電荷密度不夠大,很難直接釋放雷電;
點火晚了,火箭還沒起飛呢,天空已經雷霆乍激、閃電飛光,便錯過最佳時機了。
因此必須有人精確把控點火時間,確保在電荷溢出之前,引雷成功!
不過陳鼎的想法更超前一些,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將引雷火箭的銷售市場拓展到全國、乃至全世界。
但你不能賣給人家火箭,還讓人家再招個氣象專家吧?
陳鼎背著手一邊踱步一邊點頭道:
“雷電的釋放具有很強的瞬時性,其能量往往會在積攢完成后、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釋放。”
“為了實現傻瓜式發射,航電部要設計一個AI閃電預警模型,該模型會自動收集氣象云圖、電場傳感器、雷電流波形參數等數據,實時鎖定云層中的電荷密集區。”
“并根據這些數據,自動給出‘倒計時讀秒’,同時該模型還要與慣性導航平臺聯動,動態規劃航線,使引雷火箭始終瞄準雷暴電荷最強烈的區域……”
“不過聶小茜說的對,在大模型做出來之前,確實需要氣象專家指導一番,這個我想應該不難找吧,又不是找導彈維修專家?”
孟星海提議道:“像氣象局、航空公司、電網公司、農業部門、環保部門……都有氣象專家或者氣象業務顧問的,外聘一個就行嘛。
再不濟的話,去豫南大學招個氣象專業的學生,只要說開實習證明,大把高材生隨便挑!”
聶小茜晃晃腦袋,興奮的說:“也對哦,那我明天去找找。”
“今下午就出發,引雷火箭的研制刻不容緩。”
陳鼎一臉嚴肅的看著仨人,“這款火箭是太空先鋒的一場翻身仗,你們要重視起來,有任何問題直接找我咨詢,我知無不言。”
最后交代幾句后,孟星海、聶小茜、魯翔收起嘻嘻哈哈的表情,認真點了點頭,便分頭去忙了。
陳鼎端起桌上的茶水,正要一飲而盡時,才注意到辦公室被打掃得煥然一新了。
杯中一旗一槍碧綠的芽尖悠悠浮在水面上,全部規整的、豎著浮在那里。
魏助理又來送文件簽字,便被陳鼎問道:
“這間屋子是你打掃的?”
魏助理嘿嘿一笑,“舉手之勞而已啦,陳總千萬別跟我見外,我這人禁不起夸噠……”
“這茶杯里的茶垢,你用鋼絲球搓的啊,這么干凈?不知道茶垢不能洗?”
陳鼎兩條眉毛聳起來,一臉無語的看著小助理。
魏助理一聽,忙點頭哈腰的道歉:“不好意思陳總,我剛知道……”
“算了,下不為例。茶葉倒是不錯,挺香的。”
陳鼎懶得跟小姑娘計較。
“是吧,這可是今年第一茬的獅峰龍井,人家說是趕在清明之前、夜里剛露芽時候摘的呢。”
陳鼎點頭,輕輕的啜了口,在文件簽好字,便要打發她走。
魏助理欲言又止道:“陳總,你打算把公司的希望,都押注在引雷火箭上嗎?”
陳鼎嗯了聲,“沒錯。”
“這種火箭好賣嘛,氣象用途的火箭,恐怕只有氣象局肯買單吧?”
陳鼎自信笑道:
“氣象局當然會買,而且會大手筆的買。畢竟暴雨洪澇、臺風和雷電,可是大夏境內,最活躍的三大氣象災害。”
“暴雨洪澇和臺風,目前氣象局束手無策。但雷電就不一樣了,它是可以通過一定手段控制的。”
“從前都是安裝避雷針,被動的防御雷電。而有了引雷火箭,主動權就在氣象局手中了,從此便攻守易形了!”
魏助理贊同的說:“聽起來是蠻有吸引力的呀。”
“還有電網公司,目前絕大部分的變電站、輸電線路、高壓電塔等,都是暴露在野外的,一到雷雨季節它們就是活靶子。”
“一旦雷擊跳閘、供電中斷,輕則大面積停電、重則造成人身傷亡……每年光是雷擊故障搶修的成本,就高達數十億!”
“像各種化工廠、森林消防,也是雷電災害的重災區。因此只要引雷火箭研制出來,是絕對不愁賣的……”
陳鼎對于這款火箭充滿信心,也有把握用它力挽狂瀾。
“我打算賺夠三千萬就收手。咱們公司的重心,還是要搞大推力火箭,不能在這種小本買賣分神太多!”
魏助理小雞啄米一樣點頭,“嗯嗯,賺夠三千萬就收手!”
接下來一陣子,陳鼎便在公司進入了閉關模式。
每天吃飯去食堂、睡覺回公寓,車庫那輛輝騰更是倆星期沒挪過窩。
整個人蓬頭垢面、胡子拉碴,看起來像街邊要飯的叫花子。
陳鼎更喜歡在辦公室打個地鋪休息,守著滿黑板的方程式和桌上的設計稿,連夢都是甜的。
他以前并未研發過引雷火箭,接觸的都是大噸位的液體火箭,如今要不是為了從藍石基金贖回債券,他對這種小火箭壓根沒興趣。
不過火箭原理都是一通百通的,陳鼎對引雷火箭稍加鉆研后,便繪出了一份結構設計圖紙。
“火箭長度2米、直徑10厘米、總重15公斤,裝藥量五公斤……”
陳鼎從地鋪爬起來,就迫不及待的繼續完善引雷火箭的方案。
他抱著胳膊打量黑板上的小火箭,越看越喜歡。
“按照五公斤的裝藥量計算,理論射高應該能超過一千米,極限射高應該是……誒我工具書呢?”
陳鼎四處尋找,發現那本厚厚的《數學函數手冊》被自己當枕頭了。
他寶貝兮兮的撿回來,撫平了書封的褶皺,開始翻閱極限射高的函數公式。
“需要結合空氣指數衰減方程、重力加速度修正以及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應該在一百多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