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魏忠賢的推斷
- 權傾天下,從雜役太監到西廠督公
- 月光刺耳
- 2053字
- 2025-07-19 10:00:00
望著汪瑾手中的畫卷,跪在地上的汪直抬起了頭,注視幾息后沉聲回道:
“這個女人……奴婢見過。”
果然如此,汪直的話并不讓汪瑾意外,于是繼續面無表情的問道:
“在哪里見的?”
“回干爹的話,有日天黑了,奴婢正忙著找大學士,恰巧見到這女人從太皇太后的寢宮出來,因為是生面孔,所以略微留了心。”
“好,你且回去吧,騰驤左衛的事,由你多看著些,咱家近些日子,沒空管這些事。”
面對汪瑾的囑咐。
跪在地上的汪直只是深深的將身子伏在青石磚上,誠惶誠恐的回道:
“騰驤左衛有魏公公跟劉公公勞神便足夠了,奴婢剛入宮不久,還要多學。”
“哼,學有什么用,圣人說知行合一,劉瑾手里還握著直殿監的事,魏忠賢也有自個的事要忙,你作為咱家的干兒,若是不能替咱家分憂,要你何用。”
被汪瑾臭罵一通后,汪直有些委屈,不過還是磕了幾個頭道:
“奴婢知曉了。”
“下去吧,將魏忠賢叫進來。”
趁著汪直出門的功夫,汪瑾收起那副畫軸,臉色無比陰沉。
其實這副畫軸上的,正是萬貞兒的畫像,是他花重金請人臨摹的。
目的就是為了確定,萬貞兒究竟是不是慈寧宮的人,如今看來,并不是他多想。
看來打一開始。
太皇太后就控制著李嗣棠的一切,按李嗣棠自個說的,萬姐姐可是自幼便跟著他相依為命。
“自幼……哎。”
無情最是帝王家,若是有朝一日,讓李嗣棠知道,跟他相依為命的萬貞兒。
實際上也是抱著目的接近于他的,不知會作何感想。
正感慨的時候,門被從外邊推開了,滿臉忠厚的魏忠賢走了進來。
“小忠子,給干爹請安了。”
“站著吧,日后便不要跪了,你與他們二人不同,咱家有許多要仰仗你的地方。”
望著老實跪在地上的魏忠賢,汪瑾故意讓他起來,只是為了再次試探下罷了。
可惜魏忠賢比狐貍還賊,自然不會上這個當,趕緊出聲解釋道:
“男兒的膝蓋,上拜天地,下拜父母,小忠子這雙腿,生來便是拜干爹的。”
“哈哈,好個下拜父母,罷了,閑話咱家也不跟你敘了,今日招你過來,是想讓你調查兩件事情。”
“請干爹吩咐。”
魏忠賢垂著腦袋,滿臉恭順,見狀汪瑾也沒浪費口舌,開口直接說道:
“東夷國,你可有了解?”
聞言魏忠賢抬起頭,聲音平緩的開始替汪瑾解釋了起來。
“回干爹的話,東夷國乃是圣朝四大藩屬國之一,承蒙圣朝歷代天子威德,自太祖開國時起便奉表稱臣歲歲來朝。”
說到此處魏忠賢微微停頓。
抬頭瞥了眼汪瑾的臉色,而汪瑾則是面無表情,張口對他詢問道:
“說的不錯,接著往下說,今日趁此機會,干脆給咱家詳細說說這四大藩屬國的事情。”
“奴婢知道的也粗淺,便先從東夷國說起吧,此國盤踞在遼東之外,地處苦寒的半島之上……”
兩個時辰之后。
伴隨著屋內香灰漸漸落下,汪瑾也算弄清了這四大藩屬國是個什么德行。
首先便是東夷國,夷者,善射者也,東夷國的百姓皆十分善射,弓馬嫻熟。
在四大藩屬國之中,表面上屬他們最為恭順,朝貢使團年年不落,風雨無阻。
貢品中的人參、貂皮、海東青也頗得宮中貴人喜愛,其國王更是世代請求圣朝賜予封號,以郡王自居。
不過據魏忠賢所說,如今的東夷國內尚武之風日盛,常有入圣朝劫掠之事。
而且更有傳聞,東夷國王似乎與海外倭寇不清不楚,暗通款曲多年。
北狄國是雄踞于長城之外廣袤草原與的游牧民族,狄者,善騎者也。
作為草原的霸主,北狄控弦之士數十萬,來去如風勢若雷霆。
乃我圣朝頭號心腹大患,歷代天子無不深以為憂,北狄雖然名義上臣服圣朝。
可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草原諸部向來以強者為尊,內部攻伐不斷。
一旦出現雄主,便立刻露出獠牙,飲馬黃河,入主中原,掀起滔天兵禍!
而西戎國盤踞在隴西、河西走廊以西的廣袤高原與沙漠綠洲之間。
戎者,善武者也,西戎民風剽悍,其內部落林立各據險要。
名義上西戎的首領接受圣朝冊封,貢些玉石、駿馬與西域奇珍。
只不過西戎之地,距離京師萬里之遙,朝廷鞭長莫及,時常禍亂商道。
最后便是南蠻國,散居于云貴崇山峻嶺之地,部落眾多,語言風俗各異,多行土司之制。
圣朝羈縻之,冊封土司為宣慰使、宣撫使等職,令其自治,歲貢些藥材山貨。
表面上看,南蠻威脅最小,因其內部爭斗不休,難以形成合力。
汪瑾靜靜地聽完之后。
細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木椅的扶手,目光深邃的望著屋頂。
“看來這所謂的和親,來者不善吶。”
“和親?什么和親?”
聽到和親兩個字。
魏忠賢表情明顯愣了下,顯然東夷國公主來圣朝和親之事,還未傳開。
當然也可能是魏忠賢的耳目只在深宮中,對宮外的事情消息有些滯澀。
東夷國和親的事,汪瑾并不想對幾個干兒隱瞞,畢竟他入宮時間短。
手下無人可用,唯一能信任的,只有這幾個干兒,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有些事汪瑾必須依仗幾人。
想到這里,汪瑾并不隱瞞,將李嗣棠跟他說的話全盤告訴了魏忠賢。
“今日殿下召我過去,說是陛下有意讓他與東夷國的公主成親。”
“什么?與東夷國公主成親?”
“不錯,對此事,你有何見解?”
魏忠賢表現的十分詫異。
顯然跟汪瑾一樣,對此事并不看好,面對干爹的詢問,魏忠賢沉思片刻后,才悠悠說道:
“奴婢以為,此番和親,又是陛下的試探,只不過奴婢想不通,和親之事,必定遭到滿朝文武反對,陛下為何要強行推動。”
“想不通?哪里想不通?”
“奴婢懷疑,咱們這位陛下,在借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