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東方山之行

  • 和烏鴉一起飛翔
  • 南北王
  • 5842字
  • 2025-06-20 15:19:13

01

去年三月,我應源樂法師之邀,在東方山逗留了幾天,得以對這座“三楚第一山”有了些零距離的接觸和感受。那時源樂法師在東方山的弘化禪寺,主編一份佛教刊物《覺有情》。邀我去的因由,是東方山弘化禪寺的方丈正慈法師,受HUB省佛教協會委托,正籌辦一份佛教刊物,擬名《正信》。正慈法師在擔任弘化禪寺方丈的同時,還擔任湖北佛協的常務副會長。源樂法師是《正信》籌備組的成員,受正慈法師委托物色編輯人員。同時受邀的人,還有開封詩人孔令更先生。孔先生說他有些事一時走不開,要我先去看看。于是,有了我的東方山之行。

東方山位于湖北HS市境內,傳說漢代名士東方朔曾隱居于此并得道成仙,故得名。先從鄭州乘火車抵武漢,又自武漢乘去大冶的汽車,就到了東方山的山門前,一路還算順利。但那天我在武漢下火車時,天空已經淅淅瀝瀝的在下雨了,等汽車到了東方山下,雨已下得大了起來。依源樂法師的交代,我在山前租了一輛“轎的”上山,當然是“私的”。轎的沿著盤旋的山路,在雨幕中穿行了大約20來分鐘。問司機從山門到弘化禪寺有多遠?答說十多里。

也許是天近黃昏,也許是第一次在這樣寂靜的山雨中行進,我坐在車上,眼看著車窗外的朦朧山色,心中竟涌起一種“此時何時”的莫名感覺。

02

車在東方山風景區門前停下時,就看到了源樂法師和另一位年輕的法師一起,已經在雨中等候。源樂法師還和幾個月前我見到的那樣,身體看上去有些弱。但他看到我從車里下來時,還是興高采烈的走上前來,先是雙手合十的問詢,繼而與我緊緊握手。望著眼前的這位老僧,這位20多年前就與我相識相交的老詩友,不由感慨萬千。

與源樂法師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那時我和朋友一起編輯一份不定期的民間文學刊物,源樂法師是我們的重要作者之一。他的古詩詞寫得很有功力,內中許多慷慨激昂之處,令當時年輕的我們讀得熱血沸騰。聽說他寫得最多的是劇本,可惜我無緣讀到。后來刊物停辦,大家也就漸漸的斷了聯系。直到21世紀初的一天,我去開封的河南佛學社,看到編輯佛刊《晨鐘》的一位老僧人,十分的面熟,仿佛在什么地方見過,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后來一交談,才知道現在的源樂法師,就是當年的詩人黃銘勛。匆忙間,時光就過去了20年,他已由壯年進入老年,且出了家;而我也由那時的熱血青年,跨入了中年的行列。

歲月滄桑中,我們都經歷了自己的追求、夢想、幻滅和再生。想不到我們的相逢,竟是在佛門之中。這莫不是冥冥之中一種無法言說的約定或宿分。

03

和許多開辟成旅游區的地方一樣,一旦有了管理部門,所有想要進入的車輛和行人,就在此失去了自由,只有購票或經允許,才可以進入。但也和各地一樣,這些管理部門對那些非但沒有營運執照,甚至連車牌號都沒有的“私的”,卻是一概放行的,連車上載的人,也都不再要求購門票。這在以后的幾天里,我深有體會。這里面或者有一種交易,或者是所謂的強龍不壓地頭蛇吧。

天近黃昏,又是雨天,山路上早已沒了香客游人,風景區的大門也落了鎖。守門的人,見車停在門前,就開了鎖,想必是源樂法師他們事先打了招呼。源樂法師介紹說,那位年輕僧人是弘化禪寺的辦公室主任。我不禁有些好奇,在北方的寺院里,還沒聽過有這樣的設置。由此可見,寺院也在現代化的進程中現代化了,連辦事機構和人員的稱謂,也都采取了社會單位的樣子。

弘化禪寺座落在近山頂處,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一般的佛教寺院,都座落在山腳或山腰里;而只有道家的廟觀,才會建在山頂最高處。這據說是因為兩家不同的教旨所致。佛家追求的是涅槃解脫,而道家則追求成仙升天,當然是離天越近的地方就越好越方便些。考慮到東方山的佛道淵源,也就不難解釋了。

從風景區大門到弘化禪寺,還有一大段的山路,源樂法師就讓我重新上車,他和年輕法師也一起上了車,迎著黃昏的山雨向山上開去。途中看到幾個建在路邊的小寺院,源樂法師介紹說,那些小寺院,基本上都是弘化禪寺的下院。

04

到達弘化禪寺時,雨下得更大了,天也完全的黑了下來。山中的夜,是真正的黑夜,沒有燈火就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源樂法師說,正慈方丈下山還沒回來,剛才來電話,讓我們先吃飯,一會他回來再一起晤談。源樂法師將我領到一座三層摟前,說方丈和寺里的多數僧人,都住這樓上。源樂法師也住這里,是底層的一套二室一廳,廚房衛生間樣樣齊備。他住一間,寢辦合一。另一間是方丈的師兄清遠法師居住的。引人注目的是,他們這套房的門口,掛了一塊很大的牌子,上書:東方山詩社。

我們在他的房間談了一些各自的近況,辦公室主任來請我們去小餐廳用餐。出了屋門,只聽漆黑里一片的雨聲,我幾乎什么也看不見,只好緊隨了源樂法師摸索著向前走。

源樂法師曾經向我介紹過,正慈方丈年富力強,是中國佛學院畢業的研究生,被東方山的前方丈,也就是他的師父召回山接任方丈的。正慈法師還是國內“第一個帶著電腦上山的僧人”,這在佛教界曾一時傳為佳話。這些介紹和傳說令我興奮。可以想見,這位年輕方丈的與眾不同,是一位極具現代意識的僧人。源樂法師還說,年輕的方丈立志佛教文化的研究弘揚,求賢若渴。

我想馬上見到這位大善知識。

約21:00多,源樂法師說方丈回來了。于是我們上到二樓,進入最里面的一個套房,那便是方丈室。

正慈方丈看上去30多歲,戴副眼鏡,一看就是個知識分子僧人。在整潔明亮的小客廳里,他請我們坐下來。但他的事務很忙,屋里人來人去的不斷,電話也不斷。有找他在什么票據上簽字的,有匯報工程情況的,還有請示明天工作安排的。源樂法師陪我坐在那里,卻插不上什么話。后來辦事的人總算沒有了,但正慈法師已經面露倦容。源樂法師見此,便起身帶我告辭,說明天再說吧。

是夜,我被安排在二樓的一間招待室里,同住的是一位姓周的小伙子,他在當地的政府部門供職,是因為心煩了特意到寺里來靜心的。

05

第二天天不亮,就被一片人聲腳步聲驚醒。原來這天是農歷十五,是香客信眾燒香拜佛的日子。

這天沒有見到正慈方丈,據說他一早就坐車下山去了。

源樂法師帶我去HS市區游看。那里有個磁湖,據說當年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這里做黃州團練副使時,曾于此湖中和黃庭堅等文朋詩友泛舟玩月,飲酒賦詩,故而此后的文人墨客至此,也大都要在這磁湖留連一番,或駕舟湖上,或飲酒亭榭,做一番風月無邊的追憶與表演。我和源樂法師,也算是恭添文人之列吧,所以也就在湖邊散淡游走,撿拾些風流往事談論。但磁湖真的很有韻味,也很大,在雨霧之中,看上去頗有些浩瀚。那天我們去時,剛開始是陰天,后來下起蒙蒙細雨來,所以在磁湖之畔漫游,便見湖面上煙霧繚繞。湖的遠岸,是青山石影。山光水色中,一片的寂靜,令人心曠神怡。

這確是一個好地方。我當時就想,假若真的來東方山編輯刊物,就提個建議,不住寺里,而在這磁湖之濱租間房子,居辦合一,公私一處,當是一件美妙的事。

有此想法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發現,這HS市,不知為何,市場經濟的商業意識似乎還很淡薄,沒有其他地方那樣,到處都是做生意的店鋪攤販,一片的喧囂市聲。這個城市很安靜,街上人也沒有那么的稠密,且干凈整潔。特別是這離市區有一段路的磁湖,長長的湖濱大道上,不要說游客,連行人都很少。這對當地的經濟可能不算一件好事,但卻頗合我的心境。我將這個想法告訴源樂法師,他和我一樣興奮,這可能就是文人的一種幻想或者說浪漫蒂克吧。

當然,我的這個小心愿,是沒有實現的。兩天后我離開東方山時,這一切就都成了往事。

在人的一生中,許多的地方,許多的人,許多的事情,往往都在不經意的一揮手間,成為永別。我想我因為源樂法師的緣由,相識的東方山和磁湖,若無另一段因緣的發生,今生重逢的可能性是很小了的。

06

我和源樂法師下午回到東方山時,天已變晴。在山前我倆分乘兩輛摩的上山,收費和兩人乘轎的差不多。在弘化禪寺山門前的停車場下車后,源樂法師說,我們繞小道回寺吧。弘化禪寺依山而建,從停車場到寺院,還有幾百米的石階坡道。坡道兩邊,則是一家接一家賣香燭、紀念品或小百貨的店鋪,其間也夾雜著幾家小飯店。令我新奇的是,在山門的一側,還建有一間土地廟,里面供奉著的是土地神夫婦,也就是通常說的土地爺土地奶奶老兩口兒,并且香火還挺不錯。可見此地鄉民,對中國這位離他們生活最近的小神,還是滿有感情的。而在我生活的北方地區,土地、城隍、山神之類的舊日神明,是早已沒了影子的。后來我和源樂法師在山中游轉時,看到其他的一些小寺院,也大都如此,在寺門外建有山神廟或土地廟。也有的就干脆佛道不分,佛祖與玉帝供在一個臺子上。這大概可以佐證此山“仙佛一家”的特色。源樂法師還引了一句宋人的詩為證:

“白蓮智印蟠桃朔,仙佛同歸一道場。”

“白蓮智印”是指東方山佛教開山祖師智印和尚,他的墓塔就在弘化禪寺里面;“蟠桃朔”當然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東方朔這位老先生了。關于他們,都有很多的神奇傳說。這也是幾乎每一座名山勝景都有的常例。

就像幾乎所有的名山都會總結出“八景”之類的名勝古跡一樣,許多地方的傳說也都極為相似,不同的只是張三換了李四,北山換了南山。不過,沒有了傳說和典故,一個再好的地方,也會顯得沒有歷史沒有淵源沒有文化,因此也就顯得無趣。這當然也要算是中國特色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吧。特別對于吸引游客這一條,有無傳說古跡,會是大不一樣的。而游客的多少關乎經濟,關乎錢,甚至還關乎當地官員的位置升遷之類的東西在里面,所以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隨源樂法師從山門一邊的石階山道慢慢向山上走,兩邊是各種的野生雜木。途中又看到幾座小寺院。有的很小,只有幾間房子,遠看像普通的山居人家,到跟前方知是一個道場。源樂法師說,別看這些道場小,卻是各有各的傳承來歷,各有各的香火供奉,誰也取代不了誰,誰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和根據。不一時,我們到了山頂。山頂倒是相對的平坦,在林木之間的空地上,不知是山民還是寺僧,種著一片一片的油菜,這時正是花開季節,金黃金黃的花兒,在夕陽的輝照中,透出一種高貴和神秘。

站在山上向四周眺望,只見左右遠近都是山,峰峰相連,綿延不斷。其實,這東方山實在算不得高,海拔不到千米。但既然可以號稱“三楚第一山”,那就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想必是在這山的獨特人文資源之外,還一定有著豐富的礦藏資源在里邊。問了源樂法師,我的猜想得到了證實。在離這里不遠的地方,有一地名叫做鐵山,是HS市的一個區。又有一地名叫大冶,是一個縣級市。這些地名顯然都與礦藏和冶煉相關。

我隨源樂法師在山頂的小路上轉了會兒,突然聽到一陣誦經聲從腳下傳出。尋聲望去,看到在山林的綠蔭之中,有一片殿宇樓房,隨山勢次第而筑,若隱若現。源樂法師用手指著說,這就是弘化寺,我們現在在它上面,從那邊繞下去,就是它的后門。果然,我們向前走了不遠,見有一道石階通向下面,我們沿階而下,恰好就到了弘化禪寺的后門處。

回到寺里,正好還趕得上吃晚飯。

07

在東方山的第三天,是和源樂法師一起去鐵山。鐵山原是一個縣,現在改成HS市的一個區。源樂法師帶我去鐵山,主要是想與我找個小酒館坐下聊聊天,找找在北方那個老城市中的某些感覺。當然,他對邀我前來共同辦刊已基本不可能的事實,也有一份遺憾在里面。其實,我理解他的孤獨,在這座南方的山上,他可以說是一個另類人物。文人骨子里的某些東西,并不會因為穿上了一襲僧衣而徹底改變。

當然,他可以用禪語公案來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解說,但在大家的眼里,你就是另類。比如喝酒,比如不去拜佛誦經做功課等等。語言的不通也是個問題,讓他無法簡單地融入到當地的人群中。我對湖北話就很頭疼。

在鐵山唯一的公園里轉了一圈后,我們就在一條背街找了個小酒館,將中午與下午的時光,都在這里消磨了去。這是很好的一個地方,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異鄉背街小酒館,

故人老僧一壺酒。

這一切讓我至今想起,還感慨系之,如在昨日。當我們回山之時,都已有些仙味在身了,路都是飄飄的。

那晚因為我決定次日要走,所以源樂法師又帶我去拜訪正慈方丈,想無論如何應該談一下來此應該談的事情才對。方丈依然的忙,還有另外的客人。那人是個“走山的”,也就是靠在各個山頭游說發財的人,一看就是老江湖。他先自我吹噓了一陣子,說認識國內什么什么山的什么什么大師,什么什么大師又是他的師父,繼而兩眼放光滿口白沫的說他白天已經在寺院和附近山上看過了,這地方確是塊風水寶地,一定會出大人物。說得正慈方丈笑容滿面時,他又不失時機的移坐到方丈身邊,臉貼臉的要給方丈看相。方丈笑著,只是稍微移了下身子,大概是有點畏懼那人橫飛的吐沫星子。我們本想等那人的表演結束,甚至想方丈也許會以有客人或有事要議為由,將那人打發掉。但方丈似乎對那人的看相看風水并不厭煩。我和源樂法師久坐無趣,只好再次起身告辭。

我突然覺得有點滑稽,有點可笑起來。

第二天源樂法師在送我下山的路上,告訴了我一些情況和正慈法師的為難之處。也就是說,辦刊的事情似乎還只是一個想法,一個計劃。刊物辦不辦,作為常務副會長的他,也還決定不了。這里面大概牽扯到人事、經費等一些問題。只是令我不解的是,這些情況是完全可以當面對我談的,畢竟我是專為此事被邀來的客人呀。

不過,可笑也罷,滑稽也罷,我還是要說聲謝謝的。畢竟假此緣由,我總算有了一個與老友相聚的機會。況且,還又認識了一座山,見到了一些不同于我家門口的人和樹。

08

由此想起令更老兄,在這方面就比我穩妥多了,一般不會犯我這類簡單的小錯誤。其實我也并非一個特別容易沖動的人,但我的“想到遠方去”,以及對江南水鄉的向往,使我不可能過多去考慮細節,也不會放棄實現心愿的任何可能。這在一個月后的天府之行中,又一次應驗。我依然是孔兄的先行,依然的不盡人意。但這次我是自斷歸路,在異鄉留了下來。

我覺得,我的終于走出那個古城,那塊故土,才是生命中最大的一個勝利,是戰勝自己根深蒂固的惰性的一個勝利。

不輕易行動,當然就不會輕易受傷或失敗。但是,行動畢竟也有行動的好處。你可以在失敗、挫折甚至受騙中,弄明白好多原本不明白的東西。如果說人生無非是一個過程的話,那么,無論怎樣的經歷,就都是一種收獲。失敗或成功,那只不過是人們一時一地的無聊標準而已。

況且,異鄉的云和雨呵,是真的與故鄉不同。

聽說源樂法師是在幾個月后離開東方山的。在離開之前,他曾發起組織了一次“黃石詩會”,邀請開封諸詩人參加,也邀了我。但我當時剛到四川,且經濟吃緊,只好忍痛沒有前往。再后來,就沒有了這位老友的消息,也許他又回到了那座古城吧,那里畢竟是他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或許,在經過了四處的漂泊之后,我也會去尋找一處真正屬于自己的家園。預感告訴我,我最后的家門,應該就是佛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蕉岭县| 仁化县| 东兰县| 灌阳县| 南汇区| 中江县| 霍林郭勒市| 郧西县| 尚义县| 麻城市| 左贡县| 湾仔区| 普格县| 松潘县| 沙雅县| 都兰县| 红桥区| 东港市| 顺平县| 临高县| 广水市| 徐州市| 施甸县| 长葛市| 东乌珠穆沁旗| 南靖县| 沅陵县| 鄯善县| 景德镇市| 伊金霍洛旗| 沾益县| 屏边| 西乌珠穆沁旗| 毕节市| 怀仁县| 衢州市| 绩溪县| 鄱阳县| 闸北区|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