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信任的考驗
- 春秋踏歌行:楚歌傳奇
- 陳平安不安
- 1838字
- 2025-06-17 13:18:23
自打悟了那“慈悲與共鳴”的真諦之后,楚歌有好幾天,都表現得神神叨叨。
他時而對著一塊石頭發呆,時而學著靈曦的樣子,跟一朵蘑菇“聊天”。他甚至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用最笨拙的葉哨,對著那只曾用果核砸過他的長臂猿,吹奏了一首他自創的《賠罪進行曲》。據說,那猴子聽完,多給了他一顆果子。
靈曦看著他這副癡癡傻傻的模樣,只是笑,那雙明亮的眼睛里,盛滿了溫柔的理解。
但楚歌心里清楚,自己,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和諧音”,沒有被化解。
夜深人靜時,他會悄悄回到“樹心”樹屋,看著那個被他塞在角落里的行囊。那里,藏著他的江湖,他的過往,藏著那兩卷足以讓天下血流成河的《九天韶樂》。
他如今領悟到,樂曲的靈魂在于“給予”,在于真誠。可他自己,卻對這片收留了他的凈土,隱瞞著一個足以招來滅頂之災的秘密。
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索取”。他在索取這里的寧靜,來安放自己的危險。
“這不成。”楚歌躺在草地上,嘴里叼著的狗尾巴草,都被他嚼爛了,“這叫又當又立,忒不地道。跟那幫一邊滿口仁義道德,一邊男盜女娼的偽君子,有何區別?”
一個江湖浪子,可以無賴,可以戲謔,但骨子里,得有自己的規矩。楚歌的規矩就是,要么不說,要說,就得說真話。
他下了個決心。一個,很“楚歌”的決心。
與其等著哪天東窗事發,被人當成騙子一樣審判,不如自己,把這桌牌,大大方方地亮出來。輸贏,聽天由命。
這一日,他背上了那個沉寂已久的行囊,第一次,主動走到了正在瀑布下閉目養神的阿公面前。靈曦正在一旁,用藤蔓編織著什么,看到他這副鄭重其事的模樣,也好奇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計。
楚歌解下行囊,將里面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擺在了阿公面前的巨石上。
那支溫潤的“鳳求凰”。那兩卷古老而華貴的《九天韶樂》。甚至還有他那身早已不穿的、沾染著中原塵土的楚國布衣。
“阿公,”楚歌盤腿坐下,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坦然,“小子楚歌,有些舊賬,想跟您,跟這片山谷,清算一下。”
他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刻意賣慘。他只是用最平實的語言,像說一個別人的故事一樣,將自己如何得到樂譜,如何在臨淄周旋,如何被秦國追殺,一路逃亡至此的經歷,緩緩道來。
阿公一直靜靜地聽著,那張布滿皺紋的臉,古井無波。靈曦的臉色,卻隨著楚歌的講述,一點點地,變得凝重起來。她終于明白,這個平日里總是笑嘻嘻的男人,身上,竟背負著如此沉重而危險的秘密。
當楚歌說完,他對著阿公,深深一揖。
“小子身上的麻煩,比這南疆的毒蟲,還要厲害百倍。我若留下,遲早會給這片山谷,帶來災禍。”他頓了頓,抬起頭,眼中,閃爍著一種浪子獨有的光芒,“但小子,又實在舍不得走。所以,想請阿公,和這山谷里的山水草木,替我拿個主意。是讓我滾蛋,還是……收留我這個天大的麻煩。”
他將選擇權,完全地,交了出去。
阿公沉默了許久。他沒有去看那些樂譜,而是看著楚歌的眼睛。
“你的故事里,有刀光劍影,有陰謀詭計。這些,我們聽不懂。”阿公緩緩開口,聲音,如同山谷里最古老的回響,“但我們,能聽懂歌聲里的故事。楚歌,你愿意,為我們,唱一唱你來時的路嗎?”
楚歌笑了。他知道,這才是“聽風者”的規矩。
他拿起那支“鳳求凰”,橫于唇邊。
笛音響起。
開篇的旋律,急促、激昂,充滿了金鐵交鳴之聲。那是他與夜琉璃的數次死斗,是他亡命天涯的驚心動魄。緊接著,曲風一轉,變得華麗而詭譎,那是臨淄城里的算計與周旋,是宮廷夜宴上的浮華與機鋒。
這些聲音,充滿了“人世”的紛擾,讓周圍的族人,都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然而,就在這些紛亂的音符,即將攀上頂峰時,一段溫柔而純凈的旋律,如同山間清泉,悄然注入。那是靈曦的呢喃,是山谷的風,是瀑布的歌唱。
兩種截然不同的旋律,開始交織、碰撞、纏繞。起初,它們相互排斥,相互斗爭,仿佛水火不能相容。但漸漸地,那代表著江湖與紛爭的旋律,不再掙扎,而是被那來自山谷的,寬厚而溫柔的旋律,一點點地,包裹,容納,最終,化解。
曲子的結尾,不再是任何一種單一的調式。
那是一片廣闊的,和諧的交響。有江湖的豪情,有山谷的寧靜,有浪子的不羈,也有了歸人的安然。
一曲終了,楚歌睜開眼。
他看到,靈曦正看著他,那雙清澈的眸子里,沒有絲毫的恐懼與排斥,只有滿滿的,溫柔的懂得。
阿公緩緩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真正的寧靜,不是聽不到紛擾,”他說道,“而是,能為所有的紛擾,找到一個可以安歇的地方。楚歌,你的歌,我們聽懂了。”
“你的麻煩,就是山谷的麻煩。”阿公看著他,一字一句,鄭重地說道,“從今往后,安心住下。這里,就是你的家。”
信任,無需言語。
它在這一曲終了時,便已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