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月下之約
- 春秋踏歌行:楚歌傳奇
- 陳平安不安
- 1607字
- 2025-06-17 13:17:02
南疆的月亮,是潑辣的,不似中原的月,隔著一層禮教的薄紗,總是含羞帶怯。這里的月光,明晃晃、亮堂堂地,將整片山谷照得如同白晝,連葉片上滾動的水珠,都清晰可見。
今夜,是“聽風者”部族的“圓滿月”。
楚歌被靈曦從樹屋里硬拽了出來,塞了一嘴巴用野果和蜂蜜做成的、甜得發膩的“月光糕”。他靠在“樹心”最舒服的一根枝干上,看著底下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的族人,懶洋洋地,像一只被喂飽了的貓。
“我說,靈曦妹妹,”他嚼著嘴里的月光糕,含糊不清地說道,“你們這兒的月亮,是不是也比我們中原的,要更愛管閑事一些?亮得我連想偷偷睡個懶覺,都找不到一處陰涼地兒。”
“月亮才不管你睡不睡覺呢。”靈曦挨著他坐下,自己也小口地吃著糕點,一雙光潔的小腿在月光下晃悠著,“是風告訴月亮,說你今天又偷懶,沒去瀑布底下挑水,它在生氣呢。”
楚歌一口糕差點沒噎住,他指天畫地地喊冤:“我那是為了悟道!是體悟你們這兒‘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你懂什么,這叫‘靜’,叫‘無為’!”
靈曦白了他一眼,那眼神,清澈中帶著幾分狡黠,仿佛在說“你接著編”。
看著她被月光勾勒出的、純凈而生動的側臉,楚歌的心,沒來由地,漏跳了一拍。他忽然覺得,那些關于江湖的刀光劍影,關于廟堂的爾虞我詐,在眼前這片寧靜而真實的月色下,竟顯得那般虛假而無趣。
“我阿婆說,”靈曦忽然開口,聲音在靜夜里,顯得格外輕柔,“在‘圓滿月’的晚上,對著月亮許下的約定,會被月光記下來,一輩子都不能反悔。”
她轉過頭,看著楚歌,那雙明亮的眼睛里,仿佛盛著一整條銀河。“楚歌,你在中原,許下過約定嗎?”
“約定?”楚歌笑了,笑聲里,帶上了幾分江湖人特有的自嘲,“那可太多了。有今天請我喝酒,明天我幫你打架的;也有你給我情報,我幫你偷東西的。那些約定,就像我腳上這雙破草鞋,穿幾天,也就扔了。”
他想起了與姜月華的交易,那是一場關乎天下、步步為營的棋局。那不是約定,是契約。
“我們的約定,不扔的。”靈曦認真地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們的約定,是要唱給風聽,唱給樹聽的。”
楚歌沉默了。他看著靈曦那雙不染塵埃的眸子,忽然覺得,自己那些所謂的“約定”,是何等的輕浮。
他心中一動,翻身跳下樹枝,在靈曦驚訝的目光中,走回了“樹心”的屋里。片刻之后,他再次出現,手中,多了一支他已經許多天未曾碰過的,溫潤如玉的“鳳求凰”。
“言語,最會騙人。”他重新坐到靈曦身邊,將玉笛橫于唇邊,嘴角,勾起了一抹久違的、灑脫不羈的笑容,“中原人的話,你聽聽便好,別當真。不過,這笛子里的聲音,倒是可以信上一信。”
他閉上了眼睛。
笛音,如月下的清泉,在這靜謐的山谷中,緩緩流淌。
起初的旋律,帶著幾分初到此地時的狼狽與格格不入,甚至還有幾分被長臂猿用果核砸腦袋時的滑稽與懊惱。緊接著,曲調一轉,變得開闊而舒展,那是他放下所有驕傲,開始真正聆聽這片天地時的,豁然開朗。
最后,所有的音符,都匯聚成了一股溫柔而纏綿的溪流。那溪流,繞著一塊頑石,嬉戲著,盤桓著。那頑石,便是他那顆早已習慣了漂泊的,浪子的心。而那溪流,不言而喻,是身邊這個,教會了他如何去“聽”的少女。
靈曦聽得癡了。她仿佛從那笛聲里,看到了這個男人所有的過往:他的驕傲,他的挫敗,他的機智,和他此刻,那份再也掩藏不住的,笨拙的溫柔。
她沒有說話,只是在笛音最溫柔的段落,輕輕地,跟著哼唱了起來。
她的歌聲,沒有歌詞,卻像一條無形的藤蔓,纏繞上楚歌的笛音,引領著它,飛向更高的夜空。
笛聲與歌聲,在月光下,完美地交融。
一曲終了,萬籟俱寂。
楚歌放下玉笛,看著身邊,眼角帶著晶瑩淚光的靈曦。
“我這約定,不知風和樹,聽懂了沒有?”他低聲問道,聲音里,帶著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緊張。
靈曦沒有回答,卻忽然湊了過來,用她那柔軟的、帶著月光糕甜香的嘴唇,輕輕地,印在了他的嘴唇上。
一觸即分。
“風說,”她看著他,那雙清澈的眸子里,映著他的倒影,也映著漫天星辰,“它聽懂了。它說,它會幫你,看好這個浪子,不讓他再到處亂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