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曾認為,當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會把頭鉆進沙子,以為看不見就是安全,這種心態被稱為“鴕鳥心理”。當痛苦像冰雹一樣突降,很多人就選擇了鴕鳥這種“掩耳盜鈴”或“視而不見”的應對方式,但這不僅不能減少傷痛的力度,反而會加深內心的痛苦。
通常情況下,痛苦并不是災難發生時的事件,痛苦的很大部分在于日后的我們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起那件事,每次記憶時,痛苦的情緒就會再次涌上來,周而復始。當我們在這...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前人曾認為,當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會把頭鉆進沙子,以為看不見就是安全,這種心態被稱為“鴕鳥心理”。當痛苦像冰雹一樣突降,很多人就選擇了鴕鳥這種“掩耳盜鈴”或“視而不見”的應對方式,但這不僅不能減少傷痛的力度,反而會加深內心的痛苦。
通常情況下,痛苦并不是災難發生時的事件,痛苦的很大部分在于日后的我們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記起那件事,每次記憶時,痛苦的情緒就會再次涌上來,周而復始。當我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