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婚事
- 犬子蘭陵王,我不靠臉吃飯
- 少天人
- 2392字
- 2025-07-06 21:22:46
骨咄祿洪亮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尊貴的渤海王殿下!外臣奉我柔然至高無上的敕連頭兵豆伐大可汗之命,特來向殿下傳達(dá)可汗最深切的愿望!”
他微微一頓,目光灼灼,直視著高歡:“可汗威臨大漠,統(tǒng)御諸部,仰慕中原禮儀之盛,更敬仰殿下匡扶魏室之偉業(yè)!為永固兩國兄弟之盟,共享太平,大可汗再次懇請殿下恩準(zhǔn),求娶大魏宗室公主為可敦!”
高歡端坐主位,手指無意識地在紫檀椅扶手上輕輕敲打。
幾個月前阿那瓌就提過此事,那時局勢尚穩(wěn),不過是草原梟雄的試探,敷衍過去便罷。
可如今……他眼神微凝。宇文黑獺在西邊虎視眈眈,柔然這頭北疆餓狼的立場,瞬間變得舉足輕重。
看來此次得給這頭餓狼點(diǎn)‘骨頭’吃了,絕不能讓它倒向宇文泰!
至于公主?高歡嘴角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封一個不就是了?
他今日特意召來元騭,正是為此。常山王之妹,身份足夠體面,分量也拿得出手。即便阿那瓌事后知曉內(nèi)情,也挑不出禮法上的錯處,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此乃天神指引之良緣!”骨咄祿見高歡沉吟,聲音更添了幾分激昂,“大可汗承諾,若得公主,柔然即為東魏最忠實(shí)的北藩!十萬鐵騎,永為殿下守御北疆,共御西寇!邊境烽燧,自此可熄!”
臺下的高澄聽得真切,心中暗贊:好手段!要不然說外交是一門藝術(shù)呢。
這柔然使臣半句不提宇文泰的名字,可字字句句都在明晃晃地暗示:“公主若不來,柔然的鐵騎,可就要掉頭向西了!”
高歡心中明朗,面上卻不動聲色。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wěn)有力:“大可汗欲與我大魏結(jié)為秦晉之好,此誠美事,亦見可汗睦鄰之誠。然……”他刻意停頓,目光掃過骨咄祿的臉,觀察著對方的表情。
“公主出嫁,事關(guān)國體,非同小可。我大魏公主,金枝玉葉,禮儀所系。可汗既求娶公主,當(dāng)知須以國母之禮相待,永保兩國盟好,約束部眾,使北疆再無烽煙。”高歡的聲音陡然加重,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
“此諾,可汗可能堅(jiān)守?”這絕非商議,而是居高臨下的條件,他要柔然人當(dāng)眾給出承諾。
高澄暗笑:高王果然不是好糊弄的。,不管柔然人將來如何行事,今日這承諾必須得給出了。
骨咄祿喉結(jié)滾動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掙扎。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他深吸一口氣,單膝觸地,右手撫胸,朗聲道:“殿下明鑒!天神在上,大可汗金口玉言!外臣以性命與部族榮耀起誓:公主殿下入主汗庭之日,即為柔然與東魏永世盟好之始!”
“大可汗必以最隆重的草原之禮奉公主為可敦,尊崇無上!柔然勇士之刀箭,永為公主殿下與東魏之盾!凡有犯東魏北境者,皆為我柔然死敵!此誓,天地可鑒,國書為憑!”骨咄祿的聲音鏗鏘有力,回蕩在殿宇中。
高澄眼神幽深,指尖在袖中輕輕捻動。看這使臣賭咒發(fā)誓的模樣,倒像是真要押上他的部落前程了……
不過,即便這誓言日后成了廢紙一張,他高澄也自有辦法讓這“誓言”靈驗(yàn)起來。
連柔然蠕蠕都收拾不了,他豈不是白來這亂世一遭?元騭說得果然不錯,這就是一群蠕蠕,趁著北魏分裂就趁火打劫。
高王慣著你們,我可不會慣著!
主位上,高歡終于緩緩頷首,露出滿意的神色:“善!使臣既代可汗如此立誓,本王亦非不通情理之人。為兩國蒼生計(jì),為萬世和平計(jì),本王……”他目光掃過殿內(nèi)眾人,最終落在元騭身上,“允準(zhǔn)此婚!”
“本王已在我大魏宗室之中,擇選了一位德容兼?zhèn)洹⒖芭淇啥刈鹞恢缗备邭g的聲音帶著一絲莊重,“封以公主之號,將備厚奩,擇吉日,遣重臣護(hù)送,遠(yuǎn)嫁柔然,與敕連頭兵豆伐大可汗成就此百年好合!”
高澄聞言,差點(diǎn)沒繃住表情,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淑女?德容兼?zhèn)洌吭谒∠笾校@好像和元騭的妹妹不搭邊吧。
高歡沒看見兒子的異樣,含笑將手引向一旁:“此乃常山王元騭,大魏公主正是其妹,國色天香,溫婉賢淑,鄴城無人不知。”
突然被點(diǎn)名的元騭身體一僵,面上掠過一絲緊張。高澄適時地在他身側(cè),借著衣袖的遮掩,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以示安撫。
元騭感受到那力道,心頭稍定,連忙躬身應(yīng)和:“正是!舍妹……呃,本王對大可汗英名,亦心向往之。”話雖如此,語氣卻難免有些干澀。
骨咄祿卻是大喜過望,深深拜伏下去:“外臣代大可汗及柔然萬千部眾,叩謝渤海王殿下天恩!殿下英明決斷,必為天神所佑,澤被蒼生!柔然永世銘記殿下恩德!”
成了!“魏室公主”的名分,東魏的聯(lián)盟,總算到手了!
“使臣請起。”高歡抬手虛扶,語氣轉(zhuǎn)為事務(wù)性的沉穩(wěn),“婚儀細(xì)節(jié)、聘禮、送迎之期,本王自會命使臣與貴方詳議。望兩國自此親如一家,共御外侮,邊境永寧!”
骨咄祿依言起身,隨即清脆地拍了兩下手掌。身后副使立刻上前,從懷中取出一份用上等雪白羊羔皮精心包裹著的國書,雙手高舉過頭,由侍從小心翼翼地轉(zhuǎn)呈到高歡案前。
“此乃我大可汗致渤海王殿下的親筆國書,字字句句皆表達(dá)我柔然與東魏永世修好之赤誠!”
緊接著,又有隨從恭敬地獻(xiàn)上數(shù)個裝飾華麗的禮盒:“些許草原薄禮,不成敬意,聊表可汗心意:天山白鷹一對,可供殿下狩獵;上等貂裘十領(lǐng),可御北地風(fēng)寒;鹽湖青鹽百斛,乃我柔然特產(chǎn)。”
高歡示意侍從接過國書和禮物,臉上終于展露出真誠些的笑容:“可汗厚意,本王心領(lǐng)了。本王亦備有回禮:江南貢品云錦百匹,官窯精制青瓷五十件,明前龍井百斤,稍后奉上。愿可汗喜歡這中原風(fēng)物。”
殿內(nèi)氣氛一時顯得頗為融洽,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雙方又就后續(xù)派遣使臣、敲定婚期等細(xì)節(jié)推敲一番,約定不日后東魏使團(tuán)即啟程北上柔然王庭。
禮畢之后,柔然使臣團(tuán)再次向高歡躬身告退:“渤海王,外臣告退!”隨即在侍從引領(lǐng)下,魚貫退出大殿。
元騭見此事塵埃落定,也連忙向高歡施禮告退,走的時候眼神與高澄碰撞在一起一瞬,但沒有多說什么就離開了這里。
待元騭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外,高歡的目光落在高澄身上,帶著考校的意味:“阿惠。”
“你如何看這幾個柔然使臣?他們今日之言,幾分可信?”
他既是在檢驗(yàn)高澄的見識,也想聽聽兒子有何獨(dú)到見解。
高澄早已收斂了表情,聞言只是淡然一笑,仿佛在談?wù)撘患⒉蛔愕赖男∈拢f出的話卻直指核心:“柔然?必不可信。”
他略一停頓,眼中寒芒微閃,語氣輕蔑:“至于那幾個使臣?跳梁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