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專利局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當
- 擺爛11
- 2287字
- 2025-07-12 04:56:54
李可提出了想要印刷紙幣的構想,他老師李善長跟楊憲,自然也不可能反對。
只是這原因,還是要過問一下的。
李善長便道:“你說你要印刷紙幣?元朝的時候,就印了很多的紙幣,結果最后弄得是民不聊生。你那么想印刷紙幣的理由是什么?”
李可便道:“國家經濟要想恢復活力,少不了交易的媒介,而不管是銅錢,還是金銀,都太重了,若能發行紙幣,則可以便利商旅,何況,來年,李以應該就從南洋帶回來大量的香料。”
“商人購買香料,帶著銅錢跟金銀極不便利,至于元朝發行紙幣弄得民不聊生,主要是由于他們一直在濫發,什么東西濫發了,肯定都壞事,只要我們可以控制紙幣發行量,就不會對百姓有任何壞的影響,只會有積極的作用。”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孝宗時期,由于宋孝宗采取了‘限發、回收、兌現、減稅’等政策,使得紙幣在民間一度比銅錢還要受歡迎。”
李可嘴里忽然蹦出來一個宋孝宗。
以至于李善長都不禁是愣了一愣。
主要是李可那么多的皇帝都不說,偏偏說一個宋孝宗,就是他這個當老師的,都不一定能說是全才,說自己知道這些。
不過……李善長畢竟是管錢糧的,他當然清楚如何控制紙幣。問題是,到時候,你怎么控制陛下,不讓陛下亂發紙幣,這才是關鍵。
是的!
問題的根源從來都不在紙幣身上,而是在陛下身上,在大明的財政身上。
李善長便又問道:“你是真覺得,這紙幣非發行不可?”
李可便回道:“為了大明的經濟可以盡快地復蘇,弟子以為,越早發行越好。”
李善長的頭便轉到楊憲那邊去,“右丞怎么看?”
楊憲其實是朱元璋的人,專門留下來盯著李善長的,聞言,也是一臉回過神來的表情道:“本丞對這個不熟,反正,左丞相跟李參政說好,那就好。”
楊憲已經把李可視為對手,沒道理為對方完善政策。
畢竟這政策推行得再好也不關他事,他又得不到任何的好處。
李善長便轉過頭對李可道:“你再回去認真好好地想想,把各個細節,都想好了。”
見自己老師都這么說了,李可也只好回去慢慢地深化一下。
比如說:
到時候,這管理銀行的人從哪里招?
大明如今六部的官員都湊不齊,你覺得銀行的人就能夠湊齊?
不過銀行的人倒是不需要有多么高的四書五經的學識就是了。
只需要會寫字,然后會算數、會記賬即可。
很快,李可便回到了張尚賢身邊,從招人開始琢磨。
感覺……
應該弄一個考試。
至于紙幣發行是否有必要,那是毫無疑問的,肯定有必要,不然誰來買他的香料?
他賣起來也不方便。
直到這天下值,他老師李善長這才把對方憂慮的,給李可說了說。
李可聽了他老師的擔憂,實話實說,這就全憑皇帝自覺了。
他盡可能地去勸勸吧!畢竟想不想千秋萬代,想的話,就別亂搞。
忙完了一天。
回到公主府。
李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朱鏡靜雖說年紀不大,但是,卻是頗有賢妻的風范。
他剛回來,就看到了朱鏡靜在正堂等著他。
李可看到后,也是問道:“怎么坐這?”
“等駙馬你回來。”朱鏡靜的聲音低而軟。
“有事?”
“無事。”
“那等我干什么?”
這時一旁的奴婢也是多嘴道:“公主說,等駙馬回來一起用膳。”
李可聞言,只好走了上去,湊到人家面前:“公主這么賢惠的嗎?”
朱鏡靜抬眼看他,唇角微彎,卻不答話。
難道要她回答,我就是這么賢惠。
她可沒有李可這么厚的臉皮。
本來李可可以在宮里吃完再回來的,可在宮里吃,哪有在家里吃好啊!
“春容,給我打一盆水來,我先洗洗手。”
“是。”
接下來兩人便默默地用晚膳。
同時簡單地跟對方提了一嘴道:“你父皇已經提拔我為中書省的參知政事,你知道參知政事?”
朱鏡靜肯定不懂。
果然,朱鏡靜隨后便問道:“參知政事是做什么的?”
李可回道:“做什么不重要,而且看名字就知道是做什么的,關鍵是,從二品!”
朱鏡靜問道:“從二品很高嗎?”
李可想了想,便道:“不算武官,就只算如今中書省的文官,如今大明我算是排第三、第四吧。”
四周的宮女聽了已經在心中倒吸了一口涼氣。
她們可能有想過駙馬很厲害。
但卻沒想到這么厲害!
朱鏡靜倒是不關心這個,只是道:“那以后你可要好好地當值。”
李可看著對方那么幼小,還如此鎮定,也是不禁一樂。
……
接下來的接連數日。
李可成為參知政事的事也是傳得人盡皆知。
太可怕了!
這就參知政事了?
別的人一輩子都爬不上的位置,而李可僅僅只花了一年。
以至于當初在禮賢館的那位老哥聽說了此消息后都驚了,一拍大腿,大叫道:“嗨呀!沒想到那顆居然是金蛋!當初怎么不套多點近乎!”
而這數日以來,李可也是認認真真地籌謀建立銀行之事,另外……李可還提前做了一件事。
“《專利法》?”
朱元璋真的是,每次都能從李可這聽到新的東西。
李可答道:“對!我打算弄一部這樣的律法。”
朱元璋便道:“那律法呢?”
李可:“我還沒寫呢。”
朱元璋:“……”
李可:“在編了,現在不是跟陛下您提前說說事嘛,我的想法是這樣,光吃香料這生意,肯定做不長久,而且香料嘛,也就富人能夠用得起。”
“那天下富人一年的香料用量,又是基本恒定的,就導致香料當賣到了一定的臨界點后,就可能會賣不出去。”
“所以臣以為,接下來應該要開發更多的可以供富人消遣的東西,才能繼續進一步地促使他們花錢。”
“而《專利法》,就是誕生于這樣的背景之下,是一項可以保護百姓的創作成果不受侵犯,從而刺激他們更進一步地去進行創作、進行發明的律法。”
朱元璋搖了搖頭:“朕聽不懂。”
李可便道:“那你幫我下一道旨意就好。就下……接下來一年時間內,征集天下各類能工巧匠所制作的帶有一定巧思的新穎作品,以及文學小說作品參加工匠類比賽,以及文學小說作品類比賽,第一名,獎勵銀二十兩,第二名,獎勵銀十五兩,第三名,獎勵銀十兩。地方遠的,可交由當地府衙轉送應天府,地方近的,也可以自己送來。當地府衙不得推諉。”
“對了!陛下,我要一個專屬于我的府衙,就叫它……專利局吧!把所有東西都送專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