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5章 亂局落幕入己未,千古揚名蔡中郎

日升月落,斗轉星移,時至己未(六月)。

眾所矚目之下,有關太學一案終于落下帷幕。

原本的祭酒馬日磾因為疏于管理,而被貶官兩級,改任太常掾。

過往十年未曾入仕的名士蔡邕則從議郎平調為新一任的太學祭酒。

雖然不知蔡邕何時成了議郎,但蟄伏十載,再入朝堂就直接步入萬眾矚目的風暴之中,更是擔任了士人心目當中地位超然的太學祭酒。

蔡邕的這段經歷當真不可謂不傳奇,也讓他成為了過去幾日備受矚目的風云人物。

連帶著,甚至就連原本陣仗洶洶的潁川李氏(李膺)和汝南袁氏之間的罵戰都是被遮掩住了。

兩方當事人都鮮少提及,仿佛只是一場昨日幻夢。

對于這樣的情形,年長的雒陽士人自然也早已是見怪不怪。

口頭論戰而已,又不是雕碑刻簡、金石著言,如何能夠當真?

唯有一些未曾及冠,或是從外郡邊地前往雒陽求學的年輕士子,對于這種仿佛玩鬧一般的行徑頗為不喜。

但資歷不深的他們人微言輕,自然掀不起任何風浪。

不過,在這樣輿論場慣行的潛規則下,卻也不知何時流傳起了有關皇帝的幾件小事,并且兩相比較竟是顯得格格不入。

如實記錄剪除大將軍竇武的政變,改調三公九卿任職,免除受株連的太學生罪責以及任命名士蔡邕擔任新任太學祭酒。

從這幾件事來看,當今天子雖是年幼,可行事作風卻似乎是光明磊落,并且頗有些雷厲風行的味道。

這讓許多年輕士子頓時對于這位未曾謀面的陛下平添了不少好感,心中也更加期待能得天子青睞。

只是不知為何,有關皇帝言行的傳聞一直只在小范圍內傳播,并且越是邊遠士人的團體之中,流傳的就越廣。

當然,真正能夠影響輿論場的卻還是那些年長資深的士人,他們也更為關注更切實的局勢變化,而非單純為了分出誰善誰惡。

待蔡邕的風頭一過,輿論場中的焦點就只剩下太學之案的前因后果。

起因自然是相當明了,聶珍目無法紀,行事倨狂,宮門題字,罪不容赦。

尤其是在他的行為險些牽連了數百名太學生之后,哪怕有念舊情為其叫冤之人,也不敢于大庭廣眾下顯露心思。

連帶著,原本在士人當中口碑不錯的大將軍竇武也受到了牽連,鮮少有人再提竇武興兵入宮是為自保而非作亂。

然后是負責察辦此事的汝南袁氏,行事全無半點高門望族的氣度。

先是大興株連,然后更是對名滿天下的大儒陳寔不敬,更是在士人之中惹了眾怒,從原本拜會不絕變成了門庭冷落不說,朝堂之中也時有言官御使中傷言惡。

不過好在,單就結果而言,這場看似波及甚廣的太學之案最終在當朝天子的力挽狂瀾下,得以無風無浪,安穩落幕。

接任的蔡邕無論是名望還是才能,擔任太學祭酒皆是綽綽有余,因而也無人對此表示質疑。

雖然在京世家士人多與名滿關西的大將軍竇武有所牽連,心中會念及舊恩。

可在經歷太學一場風波之后,卻也對當今天子的印象改觀了許多。

至少證明了此人并非嗜殺之輩,而只是單純對竇武一脈斬草除根而已。

而這,也正是劉宏所想要的結果。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看似沒有影響大局,可實際上卻是對朝堂內外的又一次洗牌。

只不過,相較政變前后的物理洗牌,此次太學卻是偏重于思想之上。

聽完了有關雒陽士人輿論方面的密報,劉宏伸了個懶腰,轉而開始確認朝堂之中具體的變化。

對于聶珍等在朱雀門下題字的狂徒,已然盡皆腰斬棄市,并且即便是李膺、陳蕃、杜密這些竇武舊友也未再表達抗議。

無論是誰,性情總是折中的。

單純判處聶珍七人腰斬,勢必會招致李膺等人的強烈抗議。

可當自己認真顯露出打算大興株連的意圖之后,單純腰斬被抓到現形的犯人就似乎變得仁慈了起來。

而隨著聶珍等七位門生死亡,竇武余黨這個隱患也被進一步清理。

并且隨著太學生們得寸進尺的行徑,太學之中的亂象也被暴露,既讓自己合理合法的更換了祭酒人選,也為接下來的改革增添了合理性。

至于新任祭酒的人選,自然也是自己早早就已經定下的。

甚至,頗為湊巧的是,蔡邕得詔入京,還是和劉虞、劉表等人同一天。

再加上另外一位,自己欽點的幾人竟都是在同一天入京,屬實有些機緣湊巧了。

不過,這反倒讓自己省去了不少麻煩。

畢竟為了防止消息提前走漏,當最先抵達的蔡邕行到河南尹時,劉宏便下令徹底封鎖消息。

甚至就連皇宮中的宮女、太監,劉宏都是異常防備,告病、見親一切不批,就連每天必要的出宮采辦,也都是派遣可信的張讓等人前去。

畢竟,雖然中常侍之中僅有袁赦一人出自高門望族,可像是山冰這樣暗中投靠世家朝臣的卻是難以勝數。

這皇宮看似防衛森嚴,可若是不加防備,和市井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當然,若是如此戒嚴維持的太久,難免令人生厭。

不過僅僅相隔了三日,太學一案就落下帷幕,皇宮當中一切事務也盡可以恢復原狀。

即便袁赦等人將消息送出,可事關太學早已成為定數,于事無補。

而之所以行事要如此小心謹慎,自然是因為足足數萬太學生,每個人背后最次也是一縣豪強,令太學事關重大。

哪怕要得罪,起碼也得隔一層手套去做,不能讓自己背負惡名。

而且最好是忠心耿耿,名望才氣具備之人。

這樣只要再制造出理所應當的理由,再對積弊多年的太學動刀,高門望族不好明面反對,寒門士子只會覺得是撥亂反正,拍手稱快。

而多年不仕的蔡邕無疑就是絕佳的人選。

作為名垂青史的名士,蔡邕此人身上有三點最是為人稱道。

其一自然就是此人卓絕的才學。

經學、史學、辭賦、碑刻、音律、書法、繪畫……絕對堪稱是博通大才。

也正因此,關于蔡邕流傳有眾多典故:熹平石經、焦尾琴、柯亭笛、琴辨殺心。

以至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有人專門以偽造蔡邕文墨營生。

其二則是蔡邕之女,蔡琰。

也就是俗稱的蔡文姬,同樣博學多才,同樣文采斐然,因而成了千古才女的代表。

其三便是蔡邕本人過于耿直的性格。

與竇武類似,歷史上的董卓在剛剛掌控朝堂之時,為了安撫、拉攏士人,不僅為被黨錮的名士平反,更是啟用、擢升了許多在野名士。

王允的司徒之位就是這樣所得,潁川荀氏八龍之中的六龍荀爽,也是受董卓征辟才得以入朝為官,并被接連升遷,短短旬日之間便從原本布衣之身位列三公之位。

當時因為再次得罪宦官而被流放的蔡邕亦在董卓復用名單之列。

換而言之,董卓掌權之后,對許多朝臣皆有知遇之恩,可唯有蔡邕真正感念于心。

當董卓身死,肥胖的身子被點天燈燃了三天三夜之后,唯有蔡邕一人選擇去為其收斂尸首。

也因此而得罪了彼時居功自傲的王允,并被其所殺,成了天下少有為董卓殉葬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崇文区| 芷江| 凌源市| 东源县| 永靖县| 东台市| 临安市| 十堰市| 田林县| 南溪县| 江北区| 沂南县| 古田县| 湖口县| 定远县| 濮阳市| 海安县| 霸州市| 甘孜县| 江津市| 西和县| 虞城县| 苏州市| 佛山市| 微博| 红安县| 阜新市| 揭东县| 崇礼县| 临邑县| 双柏县| 蚌埠市| 乌恰县| 浙江省| 鹤峰县| 罗源县| 贺州市| 陆川县| 会泽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