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朝在田舍暮登堂,天子欽點為哪端
- 三國:穿越漢靈帝,開局先政變
- 吾漣仰
- 2062字
- 2025-07-06 12:00:00
“我也是漢室宗親,我也可以為天子效力,為何卻不曾被天子欽點為郎?”
忙完公事,雒陽令劉焉回到自己的住處,但卻是愁眉苦臉,即便是面對平日愛吃的飯菜也提不起什么胃口。
原因正是經(jīng)過和剛才年輕輩四人的交談,他得知四人皆為宗親子弟,并且還都是被皇帝欽點補位為郎。
雖然劉焉自己也曾擔任過郎官,如今更是擔任千石的雒陽令,官秩地位皆在六百石的郎官之上。
可問題是,劉焉如今年卻是近四十,為郎之時也早已過了三十。
入仕的第一份官職更只是郡中書吏而已,摸爬滾打、削尖了腦袋經(jīng)營多年,方才在幾年前打通關(guān)系選為郎官,仕途終于有了些起色。
可名為劉虞、劉表、劉祥和劉普的四人,如今年歲皆不過二十出頭,剛剛及冠而已,要么還未入仕,要么不過是縣中小吏,如今卻都一步登天,直接跨越了自己十幾年的努力。
再加上好不容易才得到機會攀上的太尉府也徹底斷了關(guān)系,可謂是讓此刻的劉焉心態(tài)不平衡到了極點。
憑什么?
到底是憑什么!
對于劉焉心中的疑問,自然是無人解答,他也不敢向他人提及此話。
最終,只得是自顧痛飲幾杯,隨后無奈泄氣。
“唉~”
人比人,氣死人。
不得已,他也只得無奈安慰自己:
也就是如今天子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不然這些個愣頭青哪會有出頭的機會。
就在此時,他的三兒子劉瑁走了過來,順手為劉焉添上一杯酒,似是關(guān)心道:
“父親今日為何如此悶悶不樂?”
就在上個月,劉瑁已經(jīng)正式及冠,這也正是劉焉才就任雒陽令不久卻還是耗費重金打點關(guān)系的原因。
正是為了替自己的這位三兒子求個好仕途。
劉瑁此刻如此殷勤,明顯也是更為關(guān)心自己的仕途,而非單純是對劉焉這個父親的關(guān)切。
不過,劉焉卻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妥。
為人機靈、心思活泛,方才是能有所成就之人,若是過于單純、善良,反倒只會一事無成。
也正因此,在如今自己的四個兒子當中,劉焉反倒最喜歡心思最深的三兒子劉瑁。
此子類我!
這是他不止一次提及的原話,哪怕當著同僚朋友時也不例外。
至于堪稱是老來得子的第四子劉璋,劉焉卻反倒最是不待見。
抬眼看了看依舊在慢條斯理吃著飯菜的小兒子,臉上更是露出了鄙夷之色。
在劉璋如今這個年紀的時候,劉瑁早就學(xué)會了察言觀色,哪像劉璋如今還是一副傻小子的做派。
也正因此,哪怕前兩個兒子已經(jīng)順利出仕,但劉焉卻還是將繼承家業(yè),乃至興盛家族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三兒子劉瑁身上。
只是,此刻面對劉瑁眼中的期待之色,劉焉卻是不免犯了難。
為了維持自己在兒子面前的高大形象,好不容易打通的門路莫名斷絕這回事自然是無法說出口。
可及冠之后哪怕多耽誤一天沒有出仕,劉焉也覺得對自己這位天資聰穎的兒子也是莫大的浪費和損失。
無論如何,都必須要盡快重新搭上關(guān)系,錢財打點打通門路。
可身為雒陽令,雖沒有資格參與到事關(guān)重大的朝堂斗爭之中,但對于朝堂之中的明爭暗斗,卻還是有所耳聞。
知道現(xiàn)在除了倍受重用的車騎將軍張奐,以及一向中庸不參與朝堂斗爭的太尉胡廣之外,其余公卿皆是身處漩渦之中,怕是自身難保也說不定,自己貿(mào)然打點搭線反倒容易引火燒身。
但眼下太尉胡廣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告吹,車騎將軍張奐短時間也沒拜會的門路,這讓劉焉一時不由有些苦惱。
見他久不答話,滿心期待著能夠入仕為官的劉瑁內(nèi)心自然也不免有些焦急,卻還是佯裝關(guān)切道:
“父親不語,可是招待今日奉詔入京的那些人時遇到了什么糟心事?”
劉焉原本正苦思要如何解釋,并從何處入手重新打點,好讓自己的這位寶貝兒子有個更好的仕途起點。
此刻聽到劉瑁所言,先是一愣,可隨后就像是被提醒一般,不由想到了今日最后接見的劉虞等人。
年紀也沒比劉瑁大幾歲,身份也同樣都是宗府在冊的宗親子弟,憑什么他們卻能夠被皇帝看重欽點?
并非是他們優(yōu)秀,而是單純的運氣好罷了。
原本這不過是劉焉安慰自己的氣話罷了,可仔細想想,卻感覺自己似乎猜到了真相。
畢竟,四個人除了同為宗室子弟這個共同點之外,似乎就再也找不見任何共通之處。
地域?
徐州東海、兗州山陽、荊州零陵、揚州淮南……莫說是郡縣了,就連州都是各不相同。
經(jīng)歷?
劉表是曾經(jīng)被黨錮牽連的太學(xué)生,劉普是郡中書佐,劉虞在縣中為吏,劉祥更是還未真正入仕。
名聲?
四人當中也唯有劉普被察舉為孝廉,明顯也并非如此。
難不成還能是能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越是細想,劉焉就越發(fā)堅定自己的猜想。
肯定是運氣沒錯!
既然如此,為什么靠運氣成為皇帝親信之人不能是我呢?
哪怕是我已經(jīng)過了年紀,可瑁兒他剛剛及冠,心機聰穎皆在那四人之上,只要有一個展示的機會,定能夠搏出個大好前程!
看了看一臉精明的劉瑁,劉焉對此越發(fā)篤定。
至于如何才能有展示的機會……
劉焉沉思片刻,發(fā)現(xiàn)以往并不感冒的太學(xué),此刻卻反倒是絕佳的舞臺。
如今太學(xué)正是朝堂斗爭的中心,等宮門題字一案最終落定之時,更是免不了會受到舉朝非議。
若是在這種局面,有人肯站在皇帝一邊,自然能夠被皇帝看重。
屆時發(fā)現(xiàn)還是宗室子弟,自然更是欣喜重用。
當然,無論是溜須拍馬本身,還是如何把握合適的度免得得罪世家太狠,都是一門難度頗高的藝術(shù)。
但劉焉對于自己的這位兒子卻是信心十足。
“瑁兒,如今正有一條通天坦途擺在你面前……”
搖曳的燈火之中,劉焉父子二人的影子也是不斷扭曲變形,唯有一旁剛剛填飽肚子的劉璋仍是一臉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