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朔望之朝群臣至,九品中正非良策

翌日天明,司馬門下,百官趨行而入,朝會即將開始。

朝會也分檔次,最常見的是常朝,參與官員有限,基本只限于三公九卿、侍中、御史以及尚書臺官員,地點也多選在尚書臺閣之中。

再有便是朔望朝,每月初一和十五,也就是朔、望日舉行,在京官員基本都要參與,并且常常會商議軍國大事。

最高規格的則是每年歲首的大朝會,地方各州、郡國、屬國無一例外都要遣使入京,奉禮朝賀的同時,也要接受朝廷考核,被稱為歲計。

按照日期來說,今日只是常朝,可按照官員人數、規模而言,卻又和朔望朝相當,但若是論重要程度,卻是絲毫不亞于每年一次的大朝會。

原因自然也很簡單,大將軍竇武倒臺身亡、太后竇妙被軟禁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滿雒陽,所遺留的隱患以及巨大的權力真空正等待填補。

更關鍵的是,這是當今天子第一次自己上朝理政,朝野上下都在好奇這位以鐵血手段鎮壓了大將軍竇武的少年天子究竟會是何做派,又將在天下掀起什么風浪。

德陽殿外,布置森嚴,儀仗齊備,負責戒嚴的羽林騎更是更換了不少面孔,令得一眾官員絲毫不敢松懈。

經過典儀御使維持秩序,殿門緩緩開啟,官員方才在謁者的帶領下緩緩進入殿中落座。

而在萬眾矚目之中,象征無上皇權的御輦在鐘鼓聲中駕臨正殿,隨后落于御座之上。

在九卿之首太常的帶領下,群臣起身,山呼萬歲,恭敬朝賀拜禮。

“免禮,諸位愛卿落座。”

面對如此陣仗,劉宏雖然表面上依舊不動聲色,但內心卻也極為受用,明白了為何就連劉邦這樣豁達之人也會不免感慨‘吾乃知為皇帝之貴也’。

這種凌駕于所有人之上的體驗是其他任何事都無法比擬的。

不過,群臣拜禮并不意味著就對自己真正心悅誠服,說不得其中就有些人正在密謀打算暗害自己。

劉宏對此依舊有著清楚的認知。

此外,還有張角和鮮卑、羌人、烏桓這些今后五胡亂華的麻煩還要等著自己處理。

更何況,世界遠非華夏而已,并且皆非善徒,稍有機會便會顯露猙獰爪牙,圖謀自己的江山。

劉宏討厭被動的感覺,遲早要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征服萬邦,盡歸華夏。

算算時間,如今張角似乎還在寒窗苦讀,努力想要得舉孝廉、茂才。

當然,察舉制施行四百年,早已被世家把持,才華和品行變得無關緊要,出身是否高貴才是真正決定性因素。

張角即便真是天縱奇才,大賢良師,也絕無半點出人頭地的可能。

眼前這朝堂看似恢宏華麗、秩序井然、人才濟濟,可世間真正的人才十有八九都被隔絕在外,哪怕是劉備這樣的漢室宗親,也得靠著討伐黃巾軍的軍功和同窗的提拔才能夠出人頭地。

至于提拔劉備的那位同窗公孫瓚,都還是靠著出賣色相,傍上了一位好岳丈方才有機會顯露頭角。

漢室這顆大樹下,吸血吮汁的蟲豸實在太多了些。

宦人、宮女看不到希望,尚且都會放手一搏,更何況是真正有才之人。

也因此,但凡在這個時代想要施展拳腳,都免不了要對這些沉疴動刀,嘗試做出些改變。

漢靈帝復行黨錮,創立鴻都門學,盡管有了幾分科舉的意味,但收效卻也有限,更被天下士人所嫉恨,剛一駕崩,鴻都門學立刻便被關閉。

江東孫氏重用本地士族,并行部曲制度,兵馬成了將領的私產,固守割據有余,卻難以圖謀天下。

劉備則是漢末三國時期相對最保守的一位,以漢室正統自居,但也恢復了早在劉秀時期就廢除的丞相制度,舉國之力去北伐興復漢室。

至于勢力最大的曹操,則是在漢朝基礎上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二十等爵位改成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又在軍中施行九品制度,改革官秩品級。

篡位登基的曹丕更是在此基礎上正式推行出了九品中正制度,徹底取代了察舉選官,并在后世延續千年,直到被科舉所取代。

曹操父子推行九品中正,本質上還是為了限制士人,將選拔官吏的權力收回朝廷管理。

畢竟,即便是在被黨錮牽連罷黜時期,陳蕃、李膺雖然是布衣之身,但卻依然是天下士人領袖,彼此互捧臭腳、互相推崇,評選出了所謂的三君、八俊、八廚、八顧……

無論是州郡察舉,還是公卿征辟,都只能從這些所謂士人清議推崇的人選中挑選。

甚至像是被尊為天下楷模的李膺,罷黜下野時影響力反倒比在朝為官時還要大。

天下士人爭相拜訪,以至于有所謂登龍門之說。

當然,在如今這個時代,龍只是一種象征祥瑞的異獸而已,并沒有成為皇權的象征。

而在曹操父子所規劃的九品中正制度下,下野士人就不能再隨便干預朝廷選官,唯有朝廷任命的中正官才能夠評議人才。

只是,設想很美好,但實際效果卻是截然相反。

九品中正制施行不久,就因為政權動蕩而讓世家大族再度掌控,反倒讓世家大族從此有了名正言順操弄政治、把持做官渠道的正當性,進而發展出了門閥這等畸形產物,一家一姓,權勢甚至可以凌駕于皇權之上。

劉宏對此心知肚明,自然不會再重蹈覆轍。

想要施展自己胸中抱負,廢察舉,開科舉,勢在必行!

但在一切準備妥當前,自己還得耐心陪眼前這些朝堂上的衣冠禽獸好好演一場君臣相和的戲碼。

今日這自己加元親政后的首詔,無疑就是絕佳的舞臺。

象征性的禮節儀式過后,群臣落座。

除了三公九卿地位超然獨列一席之外,尚書令、御史中丞以及司隸校尉三個職位由于身處要職,政務繁多,亦是專席而坐,不必和他人席位相接,故而也被稱為三獨坐。

只是,尚書令本就是內朝官,竇武提拔的尹勛更是率先死于政變之中,司隸校尉朱?見勢不妙更是直接棄官逃亡。

這就使得此次朝會,專席而坐的三獨坐只剩下了御史中丞陳翔一人,剛好席位還就在三獨坐之中,兩旁席位空缺,顯得異常有排面。

只是陳翔的臉色卻是苦澀不已,顯然并不想要這份殊榮。

若是往常,朝會并無大事商議的情況下,陳翔自然難免成為群臣的焦點,罷朝散會之后私下更是免不了被調笑幾句。

但眼下,群臣卻是完全無暇顧及此事,甚至就連陳翔自己很快就將此事拋之腦后,視線緊緊望向前方。

順著他們的視線望去,高臺御座臺階下,曹節、王甫、侯覽三位中常侍躬身而立。

而在他們三人的手中,正分別捧著一份詔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辉南县| 藁城市| 扶风县| 华容县| 华亭县| 岳阳市| 泰兴市| 土默特右旗| 邵东县| 准格尔旗| 丰都县| 钟祥市| 长岛县| 通化市| 临澧县| 无极县| 绥德县| 新龙县| 南京市| 格尔木市| 竹溪县| 兴隆县| 嘉义县| 武平县| 宽城| 隆林| 罗源县| 安乡县| 镇远县| 新绛县| 柘城县| 加查县| 侯马市| 卢湾区| 蒙城县| 南昌市| 北海市| 阳江市| 云浮市|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