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心血著成雜病論,布衣縣令擔重任
- 三國:穿越漢靈帝,開局先政變
- 吾漣仰
- 2015字
- 2025-08-26 19:00:00
有此明君,實乃蒼生黎民之幸!
依舊昏黑的趙莊街頭,張機望著周圍三兩成群說笑的官吏,心中卻是突然升起如此感慨,連日以來因為瘟疫病癥而積郁心中的憂愁也因而緩解了許多。
不過,對于另外一件事他還是有些困惑。
那便是,明明此次受到傳召議事的皆是官員、將領,而且最低也是黃綬一級,可為何自己這個布衣之身竟也在受邀之列?
只是,雖是心中不解,但畢竟是皇帝相邀,張機自然沒有拒絕的權力,更別提這還是位他剛剛才認定的明君。
跟隨著人群,張機進入到了一處庭院之中。
不知為何,這還算氣派的庭院顯得有些雜亂,竟像是才被人掘地三尺搜尋過一般。
‘莫非,趙延等人竟真是山匪?’
張機突然想到了昨日所聽到的皇帝與那名護衛將領的交談,心中對此有了猜測。
而等被傳召的所有人到齊,原本相當寬闊的庭院竟是顯得有些擁擠,眾人也方才明白了皇帝為何會將議事之所定在此處,而非更適宜的廳房之內。
傳召如此多官員、將領,此番所要議論之事顯然是尤為重要。
望著此行所帶出的一眾大小官員,身為皇帝的劉宏神情也是不由有些怪異,放棄了寒暄的打算,直接進入正題開始議事:
“朕已經查明,涅陽縣中疫情之所以如此嚴峻,乃是由于縣令韓忠與趙延等人勾結為禍所致。”
此話一出,倒是沒有在人群之中引起太大的波瀾。
從雒陽到此的一路上,莫說是區區一個縣令了,便是距離九卿只差一步之遙的國相、郡守,這位陛下都罷免、貶黜過不止一位了。
如今要將一個沒什么背景的韓忠定罪收監,在不少人眼中更是一件不值得如此興師動眾商議之事。
隨便任命個欽差領著一隊騎兵就能輕易完成,最終的審訊結果交由太常陳球或是太仆袁隗等人確認之后直接宣布便是。
故而,除了幾聲‘陛下圣明’的附和聲外,不時有清冷夜風席卷過的庭院之中便再沒了任何聲響,幾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皇帝宣布召見眾人來此的真正緣由。
劉宏視線平靜的掃過在場眾人,確認過一遍之后,也是再度開口道:
“如今涅陽災情遍地,大量百姓背井離鄉逃難他鄉,正是需要有為賢臣安撫百姓、療愈民苦之際,不可諸位以為何人能擔此大任?”
在場最低也是黃綬級別,也就是六百石起步,再加上皆為京官或是禁軍統領的緣故,無論地位、職級皆要高于一個尋常縣令。
而漢朝與明清兩代武官品級虛高不同,甚至都還沒有明確文武之分,出將入相乃是常事,并沒有所謂以文抑武的風氣,官秩也基本可以直接等同看待。
除非是持節特例,不然是不會出現正二品總兵反被四品道臺轄制的情況。
也因此,對于這一眾有著大好前途的官員、將領而言,任誰都不想放棄前程去擔任如今這個明顯是吃力不討好的涅陽縣令。
劉宏對此結果早有預料,或者應當說是正是因為如此,自己方才會將這些人召集來。
而他內心當中真正選定的人選,也同樣在受邀之列。
“張機,你如何看待此事?”
“啊?”
自覺站在人群末尾,甚至都以為皇帝看不到自己的張機聞言頓時不由一愣,未曾想到皇帝會突然叫道自己的名字。
位在前列的太常陳球、太仆袁隗、越騎校尉種弗、屯騎校尉王欣等人自然也已經覺察出了皇帝的意圖,帶頭側身為張機讓出了一條通路。
張機眼見如此情景,也是只得迷茫著走向前去,神態雖是難掩惶恐,可所言話語卻反倒顯得相當鎮定:
“事關官員任免,草民不敢妄加置喙,只是希望陛下能盡快選定人選,以安撫涅陽受災百姓。”
此話一出,陳球、袁隗、等人皆是不由齊齊回望了他一眼。
皇帝今日的意圖已經是再明顯不過,不過是與提拔夏侯淵、黃忠等人一般,繼續從民間直接提拔可用之才組建班底而已。
也因此,陳球、袁隗幾人從一開始便沒想著對此人發表意見,只是默默等待著皇帝唱完這出獨角戲而已。
只不過,令他們有些未曾想到的是,此番被選中的張機雖是同樣年輕,但卻與此前黃忠、夏侯淵幾人行事作風有所不同,倒像是頗知官場謙讓禮數。
為此,他們也不由多看了兩眼,看今后能夠有機會將其拉攏到自己麾下。
數年前便已和張機有過接觸的種弗則是信心十足,畢竟讓張機揚名郡中的那句何颙評議,正是出自在他的宴席之上。
也就是說,張機是受他提攜的后輩,今后關系自然不會疏遠。
劉宏站在庭院高處,對于張機這番圓滑的表態雖是有些意外,不過卻也僅僅只是一閃而過。
張機,或者說更為人所熟知的張仲景,雖是棄文從醫,但卻也曾得舉孝廉而踏足官場。
建安年間,更是曾做到了郡守這等要職。
并且在此期間,每月都會定期在府衙內坐堂問診,親自為百姓進行義診,成為了日后千百年的醫者典范。
若是對官場一竅不通,又無軍功在身,此人又是如何在亂世之中身居如此高位?
不過,在懂得官場規矩和與其他官員同流合污之間還是有相當大差別的。
歷史上張機還算是清廉,又心系百姓,再加上又有一手精妙的醫術。
所以對于如今涅陽這等情況,此人便是劉宏心中的不二人選。
不過,張機終歸是太過年輕,劉宏還是需要想方法增加任用此人的信服力。
“朕聽聞仲景你精于醫術,對于如今瘟疫可有良方?”
令眾人未曾想到的是,張機聞言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從懷中掏出了一卷竹簡,交由蹇碩遞交到了皇帝面前。
“卷中是草民從醫以來所整理出的藥理良方,還請陛下過目。”
聽聞此言,種弗卻是突然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