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王牌進場
- 文娛:我能看見情緒價值
- 臨淵照影
- 2023字
- 2025-07-01 22:47:15
時間,在山城黏膩濕熱的空氣里,過得飛快。
半個月后。
《瘋狂的石頭》劇組,這臺在寧躍的“高壓暴政”下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已經將所有關于工廠和本地笨賊的戲份,啃下了一大半。
整個劇組,從導演到場工,都熬出了黑眼圈。
但也磨合出了一種“同穿一條褲子”的默契感。
郭濤和黃渤,這兩塊被許諾挖出來的璞玉,在寧躍的瘋狂打磨下,已經綻放出了驚人的光芒。
郭濤的“穩”,和黃渤的“爆”,構成了整部電影最堅實的喜劇地基。
這天收工,寧躍用大聲公宣布了一個消息。
“明天,徐崢進組!所有人,把‘國際大盜’那條線要用到的景和道具,都他媽給我檢查最后一遍!”
“誰要是敢在徐老師面前掉鏈子,讓人家看我們劇組的笑話,別怪我……”
“把你從朝天門扔進長江里喂魚!”
沒等寧躍說完,全劇組的人,有氣無力但又默契十足地,替他把后半句話喊了出來,引來一片哄笑。
“都給我滾蛋!”寧躍笑罵了一句。
現在整個劇組都進入了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的階段,每個人都看上信心十足。
反正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為什么不再相信自己一次呢?
徐崢要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黃渤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翻來覆去地想,明天見到大明星,是先要簽名,還是先合影。
而劇組里其他的“刺頭”們,也收起了平日里的桀驁。
心中暗自憋著一股勁。
他們這群“失敗者聯盟”的成員,嘴上說著不在乎,但心里,卻比誰都想讓這位來自“正規軍”的大咖,瞧瞧他們的真本事。
……
第二天,徐崢悄無聲息地,來到了片場。
沒有助理成群,沒有保姆車開道。
他就一個人,背著一個雙肩包,戴著一頂棒球帽,像個來劇組探班的普通朋友。
如此低調的行為,別人想要注意到他都很難的。
他沒有先去找任何人,而是站在片場的角落里,饒有興致地,觀摩了一場黃渤的戲。
當他看到那個在鏡頭前瘋瘋癲癲,為了一個鏡頭可以毫不猶豫地往泥水里跳,渾身散發著一股野生能量的黃渤時,他眼中露出了贊賞之意。
當他看到那個坐在監視器后面,因為一個細節不滿意而暴跳如雷,對演員破口大罵的“暴君”寧躍時,他臉上的欣賞,變成了會心的微笑。
他懂了。
他徹底懂了許諾和陳凱口中那個“有意思”的劇組,是什么意思。
這里沒有花里胡哨的客套,沒有虛與委蛇的人情。
只有一群瘋子,在用最純粹的方式,追求著同一個目標——拍出一部好電影。
這種事情放在現在的娛樂圈,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許諾的眼前,金色的文字浮現。
【姓名:徐崢】
【情緒狀態:高度贊賞(60%),期待(30%),融入(10%)】
下午,就輪到了徐崢的第一場戲。
他所飾演的房地產老板馮董,在他那裝修得“金碧輝煌”的辦公室里,接見前來推銷安保方案的“國際大盜”麥克。
當徐崢換上那身略顯浮夸的名牌西裝,戴上金絲眼鏡,坐在老板椅上的那一刻,他整個人的氣質,瞬間就變了。
“Action!”
面對著滔滔不絕、滿嘴高科技名詞的“國際大盜”,徐崢所飾演的馮董,身體微微前傾。
臉上帶著一種“我雖然聽不懂,但我覺得很牛逼”的表情。
他努力想表現出運籌帷幄的“上等人”派頭,但眼神里那一絲心虛和急于求成的土味,卻怎么也藏不住。
他每一個點頭,每一個“嗯”,每一次故作深沉的停頓,都充滿了恰到好處的喜劇張力。
一場戲下來,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卡!好!過了!”
寧躍盯著監視器,第一次在演員一條過之后,喊出了一個“好”字。
他走到徐崢面前,這個平日里懟天懟地的片場暴君,此刻也收起了自己的爪牙,朝徐崢豎起了一個大拇指,言簡意賅。
“徐老師,穩?!?
“寧導,客氣?!毙鞃樞α诵?,“是你的本子和導演功力,給了演員最大的發揮空間。”
看得出來徐崢在來之前,是真的下功夫研究過劇本的。
……
當晚的收工飯,破天荒地加了兩個菜。
飯桌上,劇組的“三駕馬車”,終于勝利會師。
郭濤、黃渤、徐崢,三人坐在一起,一邊扒拉著盒飯,一邊聊著劇本。
黃渤像個小學生,滿眼崇拜地向徐崢請教著演喜劇的技巧。
郭濤則和徐崢更像是棋逢對手的同輩,探討著話劇舞臺和電影鏡頭前,表演分寸的拿捏。
一個演“倒霉的正直”,一個演“倒霉的貪婪”,還有一個演“倒霉的體面”。
三個全中國最會演“倒霉蛋”的男人,在這一刻奇跡般地,被許諾湊到了同一張飯桌上。
陳凱在一旁看著這幅景象,激動得眼眶發紅。
他捅了捅身邊的許諾,壓低聲音道:“我寫劇本的時候,做夢都不敢想這個畫面?!?
許諾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的眼前,只有他自己能看見的金色文字,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項目《瘋狂的地攤》,核心演員化學反應評估:完美!】
【“正直的軸”、“貪婪的蠢”、“體面的衰”三條核心喜劇線索,已成功交匯!】
【預計最終情緒價值:+115,000,000→+125,000,000!】
又漲了!
一千萬!
徐崢這個“王牌”的進場,和他與其他演員之間產生的超強化學反應,像一劑最猛的催化劑,讓整個項目的潛力,再次飆升!
許諾看著那群正在熱火朝天聊著戲的“瘋子們”,看著這群被他從各個角落里拼湊起來的從業者。
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強烈的感慨。
如果說,將自己劇組的故事就這么宣傳出去,外面的人只會當作一個設計好的劇本來看吧。
不過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些都是真的。
現在這個時代,能夠沉下心來拍電影的人,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