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夜宴
- 大唐:陛下,這個皇帝您當不明白
- 下雨啦收衣服啊
- 1854字
- 2025-08-03 12:01:46
天寶十四載九月初六夜。
盛大的皇家宴席在風景如畫的曲江池畔舉行。
亭臺樓閣燈火輝煌,絲竹管弦之聲不絕于耳。
百官按品級落座,氣氛熱烈而奢華。
皇帝李隆基高坐主位,楊國忠等重臣陪侍左右。
黃忠嗣作為今日絕對的主角,位置極其靠前,就在楊國忠下首。
他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謙遜,對每一位前來道賀的官員都禮貌回應(yīng),眼神卻時刻留意著場中的暗流。
酒過三巡,氣氛愈加熱烈。
皇帝興致極高,不斷詢問黃忠嗣西南戰(zhàn)事的細節(jié)。
黃忠嗣應(yīng)答得體,既不夸大其詞,又充分展現(xiàn)了軍威與智慧,引得皇帝連連稱贊。
酒過三巡,氣氛愈加熱烈。
翰林學士承旨、駙馬都尉張垍端著酒杯,含笑起身。
他身份清貴,舉止優(yōu)雅:“陛下,今日曲江夜宴,君臣共樂,慶賀黃節(jié)度使立此擎天之功,實乃國朝盛事。
臣聞黃節(jié)度使不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文韜亦是不凡。
值此良辰,何不請黃節(jié)度使即席賦詩一首,一展雄才,二為陛下助興,三使此盛事留芳千古?此誠雅事也。”
張垍此言一出,以其身份和文名,立刻引來一片附議:
“張學士所言極是!黃節(jié)度使文武兼資,定有佳構(gòu)!”
“請黃節(jié)度使賦詩!”
“請陛下恩準!”
楊國忠捻須笑道:“懷疆,張駙馬都尉都開口了,可見眾望所歸。你就莫要藏拙了,也讓陛下和諸公品鑒一番你的文采風流。”
他樂于見到自己提拔的人在皇帝最看重的文采上也能露臉。
李隆基顯然對此提議很感興趣,含笑看向黃忠嗣:“懷疆,張垍說得有理。
今日不論戰(zhàn)陣,但論詩情。朕與諸卿,都等著欣賞你的大作呢。莫要推辭了。”
無數(shù)目光再次聚焦。
黃忠嗣心中了然,這已非簡單的助興。
在張垍這位皇帝身邊的首席文學侍從提議下,在皇帝親自開口后,作詩已成必然。
這既是展現(xiàn)才情融入文臣圈子的機會,更是對政治智慧和臨場反應(yīng)的考驗。
詩作必須完美貼合場景、頌圣得體、氣勢宏大,絕不能有任何疏漏或被解讀的空間。
他面上顯出無奈之色,起身恭敬向皇帝和張垍分別行禮:“陛下天恩,張學士抬愛,臣……臣惶恐萬分。
臣久在邊陲,弓刀是務(wù),筆墨生疏,唯恐拙作有污圣聽,貽笑大方……”
“誒!”李隆基大手一揮,興致更高,“朕說了,不論其他,但求盡興!懷疆只管作來!”
推脫無望,黃忠嗣深吸一口氣,仿佛在凝神聚意。
他目光掃過璀璨的燈火、倒映星河的曲江水、恢弘的皇家園林以及主位上含笑的君王,結(jié)合玄宗喜好和當前氛圍,瞬間成竹在胸。
他深知玄宗最愛將其功業(yè)比作太宗,詩中必須體現(xiàn)“盛世”、“武功”、“忠貞”。
黃忠嗣走到場中開闊處,向御座及四方微微一躬,朗聲吟誦:
《奉和圣制曲江宴》
圣主重開貞觀風,曲江夜宴樂融融。
旌旗映水星河動,簫鼓喧天云漢通。
劍掃南蠻烽燧熄,鞭笞吐蕃戰(zhàn)圖空。
微臣幸預(yù)升平頌,愿奉丹心向日紅。
詩成!
大殿內(nèi)瞬間寂靜,隨即爆發(fā)出震天的喝彩!
“妙!妙極!‘圣主重開貞觀風’,起句氣象萬千,頌揚圣德恰如其分!”
張垍率先擊節(jié)贊嘆,作為翰林之首,他的評價極具分量。
“對仗工整,意境雄闊!‘旌旗映水星河動,簫鼓喧天云漢通’,將眼前盛景與天象相連,磅礴大氣!”
“‘劍掃南蠻烽燧熄,鞭笞吐蕃戰(zhàn)圖空’!好氣魄!盡顯黃節(jié)度使虎賁之威,更托出陛下天威赫赫!”
“結(jié)句‘愿奉丹心向日紅’,赤誠之心,昭昭可鑒!忠臣良將之言也!”
“黃節(jié)度使真乃文武全才!當世奇杰!”
贊譽之聲如潮水般涌來。
李隆基聽得心花怒放,尤其是首句“重開貞觀風”深得其心,結(jié)句的忠貞表白更讓他滿意至極,開懷大笑:“好!好詩!
懷疆此詩,雄渾壯闊,忠心赤膽!當為此盛事增色!諸卿,與朕同飲,賀此佳篇!”說罷,親自舉杯。
楊國忠滿面紅光,頻頻頷首。張垍亦含笑舉杯致意。滿堂華彩,似乎盡匯于黃忠嗣一身。
然而,在這片頌揚聲中,吉溫等安祿山黨羽心中卻是另一番光景:
“哼!諂媚之詞,露骨至極!‘重開貞觀風’?當真是把陛下捧到天上去了!這黃忠嗣,不過是個慣會逢迎拍馬的小人!”
他們對其文采或許不得不承認,但對其“人品”更加鄙夷,將其視為楊國忠一類的佞臣。
而一些持身清正的官員,或是其他不喜過分頌揚的文臣,雖知此詩為應(yīng)制上品,格律、氣象無可挑剔,心中仍不免掠過一絲微妙的嘆息。
詩中那股精心雕琢、完美迎合帝王心意的氣息太過濃郁,尤其是“貞觀風”、“向日紅”這樣的意象,雖政治正確,卻失了幾分文人的風骨與含蓄。
他們沉默地飲著杯中酒,對這位新貴權(quán)臣的評價,添上了一筆“深諳媚上之道”的注腳。
只是在這滿堂頌圣的氣氛下,無人會,也無人敢表露半分。
黃忠嗣在如雷的贊譽和皇帝開懷的笑聲中,謙遜地躬身退回座位。
曲江池畔的夜宴在盛大的煙火中推向高潮,璀璨的光芒映照著每個人心思各異的臉龐。
麒麟入京,攪動了長安城深不可測的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