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暗流,長安與范陽
- 大唐:陛下,這個皇帝您當不明白
- 下雨啦收衣服啊
- 2217字
- 2025-08-01 04:32:12
龍椅之上,李隆基的笑聲依舊在含元殿中回蕩,帶著久違的酣暢與帝王獨有的快意。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高興了。
捷報中的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劑最烈的酒,讓他沉浸在盛世的余暉幻夢里,渾身舒泰。
“賞!”
李隆基大手一揮,聲音洪亮,充滿了威嚴。
“此戰,所有將士,按斬首之功,加倍封賞,由政事堂商議吧?!?
“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調度有方,慧眼識珠,賜錦緞千匹,金萬兩,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眾臣紛紛高呼:“陛下圣明。”
李隆基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越過眾人,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個遠在西南邊陲的年輕身影。
他的眼神中,浮現出一絲真正的好奇與欣賞。
“至于此戰首功,姚州都督府長史,黃忠嗣……”
他拖長了語調,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以弱冠之齡,行霹靂手段,決勝于千里之外。陣斬七萬,生擒敵國大將,取神川之地!此等功勛,堪比衛霍!”
李隆基站起身,踱了兩步,帝王的氣勢展露無遺。
“朕要見他。”
“傳朕旨意,詔黃忠嗣即刻返回長安,入京陛見!朕要親自看看,我大唐的麒麟兒,究竟是何等模樣!屆時朕要親自給他封賞?!?
“朕還要在曲江,為他,為我大唐的凱旋將士,大宴三日!”
旨意一下,滿朝文武無不震動,隨即山呼萬歲。
以天子之尊,為一介邊將設宴曲江,這是何等的殊榮!
楊國忠臉上的笑容幾乎要凝固成一朵花,心中狂喜。
黃忠嗣是屬于他這一黨的。
黃忠嗣越受皇帝待見,對他就越有利,這是變相增加他的權勢。
他仿佛已經看到,黃忠嗣,將成為他權勢棋盤上,最鋒利的一顆棋子。
......
七日之后,姚州。
戰爭的硝煙味早已散盡,取而代之的,是重建的秩序與生機。
在前幾日剛回到都督府的黃忠嗣平靜地接過了那份由天使帶來的,散發著龍涎香的明黃詔書。
“臣,黃忠嗣,接旨謝恩?!?
他躬身行禮,臉上沒有絲毫狂喜,平靜得讓那位遠道而來的天使都感到有些詫異。
待天使被好生安頓下去,黃忠嗣拿著那卷詔書,獨自站在堂前,目光望向北方,悠遠而深邃。
長安。
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穿越而來,短短不到一年,自己竟真的要踏入那座權力的漩渦中心,去面見那位既創造了盛世,又親手將其推入深淵的天寶皇帝了么?
他的心中,沒有激動,反而生出一絲淡淡的感慨,以及一種棋手即將落子的冷靜。
“大哥?!彼_口。
秦琮從門外大步走入,身上還帶著操練士卒的汗味。
“老二,朝廷的賞賜下來了?是不是要給咱們升官發財了?”他咧著嘴,一臉興奮。
“是詔我入京。你們的封賞過段時間才會下來?!?
黃忠嗣將詔書遞給他,“在我離開的這段時日,姚州都督府所有軍政要務,由你臨時節制?!?
“放心吧,這有我?!鼻冂闹馗WC。
黃忠嗣點了點頭:“姚州,是我們的大本營,是我們的根。這里,絕不能出任何亂子。注意吐蕃動向,小心他們耍什么陰招。”
他轉身,看向另一側。
“太白兄,子美兄?!?
早已等候在側的李白與杜甫立刻上前,躬身行禮。
“長史有何吩咐?”
“我走之后,政務方面,由二位先生全力輔佐秦琮將軍?!?
黃忠嗣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過,“特別是那些吐蕃降卒的安置與教化,萬萬不可松懈。我要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真正的大唐子民。”
李白撫須點頭,眼神明亮:“長史放心,此事有我與子美,必不負所托?!?
黃忠嗣看向旁邊:“老四。”
黃峒嘿嘿笑著湊了上來:“二哥,有啥好事輪到我了?”
“劍川交給你?!秉S忠嗣道,“神川有老五在,鷹愁澗有老三在,你現在也得學學怎么統領一方了,能搞得定么?”
“得嘞!瞧好吧您!”黃峒拍著胸脯,興奮領命。
將所有事情安排妥當,黃忠嗣才松了口氣。
他換上一身常服,只帶了二十名親衛,跨上戰馬。
“等我回來。”
他對著前來送行的秦琮等人點了點頭,再不遲疑,一夾馬腹,朝著通往長安的官道,絕塵而去。
馬蹄踏起的煙塵,遮住了他眼底那抹無人能懂的復雜。
李隆基……
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
范陽,節度使府。
“砰!”
一只名貴的波斯琉璃杯,被狠狠地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安祿山那肥碩的身軀在帥座上劇烈地顫抖著,滿臉的橫肉因為極致的憤怒而顯得有些猙獰,一雙小眼睛里迸射出毒蛇般的兇光。
他死死地攥著兩份情報,一份來自長安,一份來自吐蕃。
“黃忠嗣!又是忠嗣!”
他從牙縫里擠出這個名字,仿佛要將這三個字嚼碎了吞下去。
“直娘賊!一個王忠嗣,處處與我作對,死了還陰魂不散!現在又冒出來一個黃忠嗣!怎么天底下叫‘忠嗣’的,都他娘的是來克老子的嗎?”
吐蕃也是廢物!一群廢物!
安祿山在心中怒罵。
十萬大軍,被一個毛頭小子打得全軍覆沒,真是一點用都沒。
“大帥息怒。”
一旁的史思明躬身勸道,臉上也帶著一抹陰沉。
“吐蕃在西南大敗,朝野上下士氣必然大振。這對我們……確實不利。下一步,我們該當如何?”
安祿山粗重地喘息著,胸膛劇烈起伏,好半天才將那股暴怒壓了下去。
他緩緩靠在椅背上,眼中閃爍著陰冷的算計。
“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冷笑一聲。
“吐蕃敗了,圣人,現在怕是已經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他越是高興,就越是會放松警惕。這對我們來說,反而是好事!”
他伸出肥胖的手指,敲了敲桌案。
“傳令下去,各部加緊準備!等到十月,天氣轉涼,草料豐足,便是我們起事之日!”
史思明點了點頭:“那……長安那邊,黃忠嗣入京受賞之事,就任由其發展?”
“哼。”安祿山臉上擠出一絲猙獰的笑容,“想得美!”
“這個黃忠嗣,不是能打嗎?不是功高蓋世嗎?”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書案前。
“老子偏不讓他那么舒坦!”
“來人,筆墨伺候!”
安祿山提筆蘸墨,臉上肥肉擠出的笑容,比帳外的寒風還要陰冷。
“我親自修書一封,上送往長安。。”
“我倒要看看,是我安祿山的份量重,還是他一個黃口小兒的戰功重!”